容秀兰的声音有些颤抖,“不会这么巧吧?或许是别人也绣了这一组图…”
她颤抖的声音连自己都不相信。
姜玉的脸漆黑,“我售卖绣品的那一条街上,是闹市区,马路相当宽阔!其中两家的绣品我都看过。
有许多人的手艺还不如我。”
她相信,这幅获奖的梅兰竹菊四君图就是自己绣出来的!
眼中又闪现那个女人妖艳的身影。
姥姥的,咋这么想骂人呢!
怪不得当初看到那个女人,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看到报纸上最后一行字——获奖者是姑苏市的姚某娟,姜玉更是冷笑连连。
她记得很清楚,隔壁那个胖老板叫这个女人阿娟!
你拿了这一幅图参赛也就罢了,最起码要尊重刺绣者。
姜玉决定元旦的时候去一趟姑苏市,质问一下老板娘,为何要冒领奖项?为何要冒领奖金!
“兰姐,这两天你记得收拾一下,元旦的时候,我带你去姑苏市见一下世面。”
容秀兰激动的一抖,“大玉儿,你肯带我去,我自己花钱。”
自从陆家走出来之后,容秀兰发觉自己的好运到来了,她不想拒绝这难得的机会。
红美,“妈,你也带我去,好不?”
自从听老妈说了,姑苏市如何发达,她做梦都想去一趟。
姜玉,“带你大伯母去是准备打架的,你跟去干啥?”
看到女儿有些担心,又缓和了一下语气,“下次再带你去,有的是机会。”
红美低头,“我在家里会照顾好弟妹,妈和大伯母放心的去。”
红秋挥舞着筷子,“叫那女人把钱吐出来!哼!还要报纸上出个更正声明,说作品是我妈的,要写获奖者是姜玉!”
派出所那边没有消息,姜玉也觉得自己联想力丰富。
毕竟这个女人的名字都上报纸了,她要是跟那个告示上有啥瓜葛,怎么敢拿着绣品去比赛?
元旦连着星期天一共休两天假。
一大早,表姐妹两个人就挎着包去了车站。
坐上车的姜玉,突然想起对方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人家要参赛,只得用自己的名字,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兰姐,我们也不是真的去打架,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只是吓唬吓唬对方,只要她有所表示,有所赔偿,咱们也就算了。毕竟以后还有比赛的机会。”
容秀兰,“我知道你不想出名,只要钱还给咱们就行!”
车子摇摇摆摆,快到姑苏市的时候,已经近中午了。
刚下车,姜玉就拉了表姐,在旁边的饭馆里吃饭。
容秀兰吃了一口,“呀,他们这里的菜偏甜耶。”
姜玉,“吃的甜,说话也甜!有些女人一开口,能叫男人的骨头都酥了!”
正巧旁边有小姑娘说话,那轻松酥脆的暖语,果然好听极了。
容秀兰盯着看,没想到小姑娘起身,说了一声港都,人就出门了。
容秀兰龇牙笑着,她认为那女孩子是在跟她打招呼。
姜玉咳嗽了一下,“她在骂你!”
容秀兰不信,“我不认识她,她还跟我笑呢。”
姜玉,“你盯着她瞧了,所以她骂你傻蛋,就是二百五的意思。”
容秀兰筷子一顿,“我没听过骂人也这么好听的,一个小姑娘哈,我不计较。”
等两人吃饱了,坐了一趟公交车,到了卖绣品的那一条街上。
容秀兰一路东张西望,“到底是大城市,这里的马路这么宽,街上的人这么多!”
姜玉,“等咱们办完事了,带你去旁边的街逛,那里还有小桥流水,景色很美。”
老远就看到锦绣阁的店门开着,姜玉立即冲了进去。
阿娟很警觉,见人冒冒失失的冲进来,一看是姜玉,立马起身,“你今天又带绣品来了?快拿来我看看!”
姜玉打开小挎包,拿出一张报纸拍在柜台上,“你给我解释一下!我绣的图怎么记在你的名下?”
阿娟并不在意,“你不能光凭这报纸上的几个字,就认为是你的刺绣得的奖吧?”
姜玉冷笑,“瞧瞧你这里挂的图,能比得过我的又有几件?怎么?欺负我是乡下来的,不承认,那我可就报警了。”
阿娟的心里一震,不过面上却没恼。“好吧,我承认那个图是你的,不过你已经卖给我了,咱们早就银货两讫了。
再说,不是我拿图去比赛,你又怎会得到这个消息?”
姜玉,“那我现在找来了,你跟我一起去更正刺绣者的信息!”
阿娟,“不可能,这么说吧,刺绣好比画作,哪怕是绘画者本人,都无法决定它流出去的画,能卖多少钱,谁拥有了那一幅画,谁就是既得利益者。
所以你那四幅画的所有者是我,那么得奖者也是我!这是不争的事实。”
容秀兰被唬得一愣一愣的,“那奖项归你,挣的奖金你总要给我们吧!”
阿娟嫌弃的看了一眼容秀兰,“都说了那幅图如今是我的,得的奖也是我的,听不懂吗?”
姜玉见对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恼火的上前,抓着对方的胳膊,结果被一甩,那女人就转身进了柜台。
容秀兰一看姜玉吃了亏,隔着柜台就薅着这女人的胳膊,那女人扭了一下胳膊,居然也挣脱开了,容秀兰看着自己的手,竟有些不可置信。
见他们有些难缠,这女人的目光有些阴沉,“我念在你们乡下来的,不懂规矩,就不去刺绣协会告发你们了。赶紧回去吧,以后有绣品咱们还可以合作,我可以给个高价弥补一下。”
姜玉拍着柜台,“你这什么破规矩?我根本就不相信!”
门口传来胖老板的声音,“你们也别闹了,这些都是刺绣界的潜规则,作品是谁送上去的?基本上奖金都归他所有。
除非她愿意带上刺绣者的名字,那分的钱也是极少一部分。”
姜玉,“我知道你俩的关系不寻常,你当然向着她说话了。”
胖老板苦笑,“可我说的也是事实,不信你去对街问。”
姜玉,“兰姐,你在这里等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