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苏州市纽扣厂的领导洽谈业务非常顺利。
这本就是人家的需求增长了,他们大厂也在加班加点。
多出来的订单,自然提供给兄弟单位。
厂里的领导很热情,“姜副厂长,你可是大忙人,现在见到你很难了。”
姜玉情绪高涨,“只要有需要,我还是会过来的,这一次谢谢老大哥单位的各位领导们了,咱们那个小厂又要扩充了。”
厂里已经再次购买机器,扩充车间,等这一次扩充完毕,他们就已经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乡镇大企业了。
未来有一天,或许这杨柳镇上的纽扣厂,会成为代表兴宜县的所有企业龙头。
自己一定会多方面努力,促成此事发展的。
厂长,“姜副厂长,我们几位领导商量了一下,可不可以由厂方出资,请您刺绣一副珍贵的绣样,悬挂在我们工会的办公室里!
这象征着我们合作双方的兄弟之情。”
姜玉,“不用出资,我个人送一幅给你们。”
厂长,“这肯定要给钱的,否则咱们厂里咋好意思挂出来,这刺绣可靠着一针一线,要漫长的时间等待,作品才能出世。”
姜玉,“行,我回去就放下手中的东西,专门绣这一幅珍品。”
亏得现在的徒弟多,自己往后的绣品可要交由他们完成了,只有特殊任务自己才会动手。
作为副厂长,她还得绣一幅珍品,悬挂在老家自己的厂办公室里,以感谢厂里对她的提拔,栽培之恩。
华芳崇拜的看着姜玉,甭管多大的订单,都会在姜副厂长不经意的笑谈之间完成。
商谈结束后,李龙特地接走了华芳,两个人异地而居,却没有影响彼此的关系。
反而因为距离产生了美感。
平时通过电话书信来往,互诉衷肠,谈论各自厂里的趣事。
每当华芳来到姑苏市的时候,两个人就好的跟一个似的,每天除去上班的时间,几乎形影不离。
即使晚上也要逛街压马路,但是李龙还是很有分寸的,总是在9:00之前将他送回到姜玉的住处。
原先两家大人不同意他们的亲事,等他们两个真的走到了一起,李家,华家还是着急了。
催促他们两个早一些结婚。
华芳到了李龙家,李母就开始游说,“小芳,我们家李龙年岁不小了,你们两个又处的不错,还是早一些登记去扯证吧。
李龙的爸爸岁数也大了,早想着抱孙子了,生怕他再被耽搁个两三年,华芳你再被别人抢走。”
华芳的脸被说得火辣辣的,其实自家老妈就已经催过了。
“伯母,不是我不同意结婚,即使咱们扯了证,我也会在两地生活,毕竟我的工作单位还在那边的镇上。”
李母,“无碍的,节假日让李龙去你那边陪着。我们家出钱,在那边小镇上也买个院子。”
李父,“不错,姑娘家结婚了,再住在娘家不方便,小镇上的房子又不贵,咱们出得起这钱。”
李龙看着华芳笑,好像在说,你现在无处可逃了。
华芳,“那等我这一次回去,跟我父母商议一下,不会耽搁太久的。”
听到未来儿媳妇明确的回复,李母很高兴,当即就让老头子拿钱,华芳想推辞,李龙帮她接了下来。
“到时候咱们两边住着,这钱不出,你妈你肯定不会放心。”
李父出了2000块钱,在镇上买一个不大的小院子,真的用不了这么多。
两个人回到房间里一嘀咕,李龙就帮着出主意,“到时候让你爸妈掌掌眼,买的房子尽量跟他们家靠近一点。
然后即使我们在姑苏市,他们也好帮着照应。”
华芳大眼睛眨了一下,她想说自己也攒了不少钱,不过想想姜玉的嘱咐,就没说出口。
自己还是要留一些私房钱的。
厂里的任务已经谈成功,姜玉给厂里去了电话后,华芳就留在绣阁的门面上,一边帮着姜玉接生意,一边挣着外快。
正巧,顾北辰开着车子,过来接姜玉了。
两个人坐在车子里,在姑苏市兜了一阵风,已经十指交握。
虽是人到中年,但是情意正浓!
临走之前,姜玉特地交代,“华芳,你多玩几天没关系,我这就回省城了。
等许玉兰一回来,你就可以回老家跟厂里面做书面汇报了,到时候把资料带上。”
华芳,“好的,姜姨,估计我也快结婚了,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喝杯喜酒啊!”
姜玉,“当然,不管哪一天,我肯定到场。到时候红美也去,咱们这个店铺可以放天假,做你在姑苏市的娘家人,给你一点底气。”
华芳,“谢谢。”
她觉得自己好有底气哦,自己的个人存款之上已经超过1000块钱了,对于一个姑娘家来说,十分的难得。
姜玉是跟着顾北辰的车子一起回到省城,在大院里歇了半天后,才又去了他们的门市。
省城的门市被他们搞得绘声绘色,几个徒弟撑出的场面也不错。
姜玉挑了一个日子,准备开张了。
将自己还有徒弟的一份份杰作,全部挂在特定的位置上,让人欣赏。
因为铺面宽大,这边的铺面搞得相当有意境。
刺绣协会的人特地前来捧场,门口全部都是炸的鞭炮屑。
“姜玉,这下好了,我们要有刺绣的任务交给你,就不用再跑去姑苏市了。”
姜玉对待上面的领导也十分敬重,还没到中午,就安排他们跟顾北辰去饭店吃。
已经玩了好几天的徐玉兰,已经收了心,跟李慧秀一起极力带徒。
只等他们忙了两日,花明美和郝小凤也学的差不多了,姜玉就开始放人。
“徐玉兰,李慧秀,你们明日放假,去街上好好的逛一天,看看还差什么没买的,准备回城吧,这里交给我就行。“
李慧秀在这里蹲的时间最长,她也不好意思再继续留下去。
“我早就准备好了,玉兰姐,明天我再跟你一起逛个街。”
许玉兰一脸的满足,“我也玩的差不多了。”
姜玉,“等你们回去,让红美过来。”
本来徐玉兰跟李慧秀两个就足以撑起铺面,红美不该被过分利用。
这一天开始,姜玉就从部队大院,到省城的门市两边跑,花明美和郝小凤两个绣艺不算太精通,但是谈生意倒是一块好料。
人家肯出力,姜玉也愿意尽心的教,师徒配合的十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