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华听出了曹妈妈话中的怀念,她想,要不要今年也在村里办个大席呢?
“咱们今年在村里办个大席吧!”
曹妈妈眼睛亮了一下,又暗了,摇了摇头,“不是喜事,不是生日的,让人笑话,有钱烧的!”
曹丽华倒是下定了决心,“那怕啥!现在的酒席跟过去的大席可差得远了!
就不兴咱们怀旧啦!咱们曹家人现在在村里的也没几家了,就办个三天的流水席,让孩子们也看看咱以前吃的细糠!”
曹妈妈笑她:“什么细糠粗糠的,你们就没吃过糠!你还真是有钱烧的呀!”
曹丽华给解释了一下网络上的哏,曹妈妈和秦李氏都说,有些东西确实不如以前了!
两个人的共同话题,让几个小孩也听的津津有味,哦~,啊~,原来是这样的吗?都没见过,真的吗?
曹丽华看着孩子们也像她小时候一样,蹲在老人膝边听讲古,听得入神和向往!
以前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活动,听老人讲故事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
上了年纪的人,好像都很喜欢讲故事,曹丽华觉得很多都是他们自己编的,还非要说是亲眼看见的!
曹丽华小时候还有个最喜欢吓唬小孩的二爷爷,他最喜欢讲的是鬼故事,女孩子胆小,但又被那种光怪陆离的世界所吸引,又怕又想听的,她会躲在哥哥的背后听,害怕了还会掐哥哥的肉!
现在想想,眼睛不看,只留耳朵听,那种恐惧好似成倍放大了!因为脑子会不由自主的出画面!
有一次听了一个血手印的故事,晚上回去做噩梦了!
二爷爷就被家里长辈骂了!以后给他们小孩说故事,就不会说那些太吓人的了!据说男孩子们听的就是最吓人的版本!
人老了,一回忆起往事,就会越想越多,越扯越远!
要办大席,要做得事还真多!首先要把厨子定下来!
现在要找做以前那种大席的厨师,还真挺不容易的。以前的老师傅早都不做了,现在的新师傅们,就会偷工减料,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成本低怎么来。
有些地方已经没有会做大席的师傅了,很多自己创业开饭店了,那种传统菜式已经不流行了。
刚好桂花来了,“咱乡里还有会做大席的师傅吗?”
桂花好奇她问这干啥,“有啊,人家那还是家族产业,女承父业了。你想干啥?”
“我过年想在村里办三天大席,你也知道我们家本来就人多,今年事情也特别多,我妈说起以前曹家人过年的时候,在祠堂办大席。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村里都是远亲了,很多孩子也不认识本家人,我就想出钱办一个。
老人那么大岁数了,想见见亲戚,只有在酒席上才能见到,有时候因为时间和工作的原因,礼到了人也没见到。
难得她有想要的东西,想吃个大席,我还不能满足吗?
况且我也想吃了!想起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吃席,都规规矩矩的,怕给家里丢了面子,怕人说那谁谁家的丫头没礼貌,不懂规矩,都装的特别好,但那些菜也是真香呀!”
桂花点头,“你还真别说,那时候去吃席,都能吃的饱饱的回来,现在去吃席,回来还得泡袋方便面吃,因为没吃饱!”
两人笑得合不拢嘴,区别有点儿大呀!
桂花说:“我知道一个范大厨,是个女的,去年还在乡里办席呢,现在好像也自己开店了。
不知道人家现在接不接活儿了?
你哪天办?”
曹丽华:“我想三十,初一,初二,办三天。”
桂花:“三十团圆,初一婆家,初二娘家,初三就各回各家了呗!”
曹丽华推她一把,“就你会说!怎么样?是不是不好找?”
桂花回推她一下,“那肯定呀!人家也要过年啦,不想挣这个钱!我先问问,咱再找找别人,多问几个,工钱肯定比平时高。”
曹丽华点头:“那肯定的,只要做得好,工钱不是问题。
我想要能做以前那种大席菜式的人。”
桂花比了个oK,“交给我吧,我去犄角旮旯给你翻人去!”
看着欢快离开的桂花,曹丽华也笑了!
她让林顺子去找村里谈,用一用村里戏台那块儿广场的事,看看需要多少租金。
曹丽华又想起来,还可以请个戏班子,要唱省剧的戏班,现在这个也不好找,以前村里会在秋天的时候请戏班子唱戏,有点求雨的意思,是农忙前的偷闲,看完戏,就开始收秋了。
现在地也不多,戏也好几年没唱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那种戏班子了?
也让林顺子去问问村里,看有没有以前的联系方式。
接下来的事情,只有把厨子先定下来,才能继续下去了!
曹家和秦家知道的人,都开始给找起厨师来,一传十 十传百的,村里人都知道曹丽华要在过年的时候办流水席了!
说啥话的都有,那些长舌妇都说到曹丽华家门口了!
冬日的阳光最暖和的时候,正是村里八卦团出动的时候,晒着暖暖的阳光,靠着大树和墙根,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个了!
哪家的老婆舌也缺不了斜眼乔婶,她说闲话的时候,那个斜眼更斜了。
“就不知道她一个女人家在瞎折腾什么?还要办大席!以什么名目办?家里连个主事的男人都没有了,还想办这种大事!
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是梁静如给她的吗?”
说完这话,别人没有笑,她自己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一个年轻媳妇犹豫着说:“也不能这么说吧!没听见人家说是孝顺老母亲的嘛,想吃大席,有钱就行了,还要什么名目吗?”
乔婶撇嘴又斜眼的,样子好难看,“那是说的好听,谁知道是因为什么呢?你们到时候可都别去呀!我看她大张旗鼓的弄了一场,没几个人去捧场,我看她怎么收场?”
一个跟乔婶差不多年龄的老太太说:“人家肯定不会请你的,你把心放肚子里吧!那是人曹家和秦家的事宴,你自己姓啥你不知道嘛?”
乔婶急了:“你站哪头的呀?她曹丽华现在都站到男人头上去了,这事要让她办成了,她还不得上天呀!”
那老太太拍拍屁股站起来,瞅她一眼,“有钱啥事办不成?何况这又是个啥难办的事吗?请上大厨,请上戏班子,到时候村里得多热闹呀!
你没资格去吃席,你还没资格去看大戏吗?我就不信,你到时候不去看戏!你可是咱村最喜欢看大戏的人。
想当年,你跑二里地,冒着大雨都得去隔壁的隔壁村去看戏,你能忍住不看家门口的戏吗?
那戏台子可真是在你家门口呢!”
八卦人群哄堂大笑!人们都用戏谑的眼神看着乔婶,七嘴八舌的笑话她!
她还真说不出自己就不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