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那决绝离去的背影,如同一道被强行烙在叶凡视网膜上的伤痕,清晰而刺痛。餐厅里那令人窒息的寂静,以及自己最终未能说出口的答案所带来的沉重负疚感,在随后几天里,如同幽灵般缠绕着他,无论他身处何地,从事何事,总会不经意间闪现,扰乱他的心神。
他试图去理解自己那刻的沉默。是害怕承诺?是无法接纳她的全部?还是……在苏雨墨和林晚晴已然构成的情感困局中,再也无力承载第三份如此炽烈而危险的深情?
没有答案。
或者说,他不敢去深究那个答案。
面对柳如烟给出的非黑即白的选择,他退缩了。他既无法狠心将她彻底推开,想到那可能意味着永诀,心脏便传来一阵莫名的抽紧;也无法鼓起勇气将她拉入自己已然混乱不堪的世界,那无异于引燃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于是,他选择了最懦弱,却也最符合他当下处境的方式——**逃避**。
不是逃避问题本身,而是逃避去做出那个注定会伤害某人,也可能彻底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终极抉择。他将内心深处因柳如烟离去而产生的空茫、负疚以及那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强行剥离出来,如同处理一份有毒的废料,将其深深掩埋,然后,将全部的、近乎过剩的精力,一股脑地投入到了另一个他可以掌控,也更为熟悉的战场——**商战**。
他几乎是不给自己任何喘息的机会。
原本就密集的工作日程,被他再次压缩。他亲自督战与星火科技的法律诉讼,过问每一个细节,要求律师团采取最激进的策略,不仅要赢得官司,更要让星火科技付出惨痛的代价,仿佛要将所有无法宣泄的情绪,都倾泻在这个给他带来无数麻烦的对手身上。
他频繁地召集“灵汐计算”的团队,不再是之前那种着眼于战略的讨论,而是深入到具体的技术难题,近乎苛刻地追问流片进度,督促他们克服每一个瓶颈,将沈岱渊和他的团队逼得叫苦不迭,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此刻展现出的、近乎偏执的专注和推动力。
他重新梳理“智能星座管家”的推广策略,要求市场部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加速布局,甚至亲自出面,去攻克那几个在危机期间动摇、如今又希望回归的巨头客户。他的谈判风格比以往更加犀利,条件更加苛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仿佛要通过商业上的绝对胜利,来证明什么,或者说,来填补什么。
他变得比以往更加沉默,也更加冷硬。在公司里,除了必要的指令和讨论,他几乎不再有多余的话语。那场席卷一切的信任危机似乎将他淬炼得更加冰冷,而情感上的重负,则让他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无形的铠甲。
苏雨墨将他的变化看在眼里。她能感受到他那份近乎自虐的投入背后,隐藏着的情感波澜。她没有点破,只是更加默契地配合着他的工作节奏,在他因为某个技术难题或商业谈判而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低气压时,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或是一句切中要害的专业建议。她遵守着她的“坦言”,做着那个“不可替代的伙伴”,用她的方式,安静地陪伴在他这片暂时封闭的情感风暴之外。
林晚晴也察觉到了叶凡的变化。他依旧会来看她,电话里的关心也未减少,但她能感觉到,他身上多了一层隔膜,一种心不在焉的疲惫。她不敢多问,只能将那份日益加深的恐惧更小心地藏起,用更加温柔的体贴和故作轻松的笑语来面对他,生怕自己任何一点情绪的波澜,都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连这份基于愧疚的温情都收回。
叶凡知道自己在逃避。
他知道这对苏雨墨和林晚晴并不公平,他像一只鸵鸟,将头埋在了名为“工作”的沙堆里,对身边复杂的情感信号视而不见。
但他别无他法。
柳如烟的决绝,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情感上的优柔寡断与自私。他无法像她那样爱憎分明,也无法像苏雨墨那样清醒地定位自己的需求,更无法给予林晚晴全然的安全感。
他唯一擅长的,似乎就是在商场上开疆拓土,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来堆积自己存在的价值,来暂时忘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于是,他让自己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商业机器,用无尽的会议、决策、谈判和出差,填满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时。身体的疲惫可以压制精神的纷扰,商业上的征服感可以暂时掩盖情感上的挫败感。
他站在擎天资本巨大的战略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要穿透纸张,锁定下一个需要征服的目标。星火科技的反扑?新的技术壁垒?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
这些都成了他最好的麻醉剂。
他选择了逃避情感的泥沼,跃入了商业的角斗场。
在这里,至少胜负分明,规则清晰。
在这里,他可以暂时不必去思考,那个关于去与留的,无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