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坊市的“研究区”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充满狂热气息的作坊。孙铭、王老实、赵小七等核心成员,加上后来加入的十几个对此道最痴迷的散修,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地上铺满了各种材质的残片,旁边堆着一摞摞临摹和标注的草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汗味、泥土味和极度专注的气息。
进展是缓慢而折磨人的。就像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寻找几颗特定形状的沙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徒劳地比对和失望中度过。拼合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大多只是将两三块残片勉强靠在一起,无法形成有意义的连续信息。赵小七那次“灵光一现”的体验,更像是一个难以复制的孤例,之后再无人能成功引动灵力,这让最初的狂热稍稍降温,但探索的劲头却没减,反而因为屡屡受挫而更显执拗。
转机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一个绰号“泥鳅”的年轻散修,因为擅长钻山洞、下泥潭寻找古怪东西而得名。他兴冲冲地跑来,手里攥着一块刚从一处崩塌的崖壁裂缝里抠出来的玉简残片,这残片颜色深紫,质地温润,与孙铭他们重点研究的那批灰白色玉简风格迥异,但上面刻画的符号,却有一种奇异的、神似的感觉。
“孙哥!快看这个!我觉得……这符号的拐角,跟你们那张大图上缺的那块有点像!”泥鳅气喘吁吁地把残片递过来。
孙铭起初没太在意,类似的“有点像”他们每天能听到几十次。他接过残片,习惯性地拿到他们最近拼合出的、相对最大的一块灰白色玉简组合旁比对。这块组合是由五块残片勉强衔接而成,上面有断断续续的几十个符号,中间有一处明显的缺口,像句子被拦腰斩断。
当他把那块深紫色残片靠近缺口时,周围几个一直盯着的人都愣住了。
材质不同,颜色不同,但……那残片上的符号走向、笔画间的韵味,竟然和缺口两端的符号隐隐呼应!就像是用不同墨水、在不同纸上写的同一句话的后半句!
“快!拿拓纸来!”孙铭声音发紧。
王老实赶紧拿来临摹的拓纸,将深紫色残片上的符号仔细拓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覆盖在图纸的缺口处。
严丝合缝谈不上,但那种语义上的连贯感,却强烈得让人心跳加速!缺口前的符号似乎是在描述一种灵力的凝聚状态,而这块新残片上的符号,则像是紧接着指引灵力如何进行一种独特的“震荡”与“淬炼”!
“这……这难道是一套的?只是记录在了不同的玉简上?”赵小七瞪大了眼睛。
这个发现让所有疲惫一扫而空!他们立刻调整方向,不再局限于拼合同一材质的残片,开始大胆地根据符号风格和语义的连贯性,进行跨“玉简”的拼接尝试!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惊喜的爆发期。不断有新的、材质各异但符号风格相近的残片被送来,在孙铭等人的精心比对下,竟然真的又找到了几块能够与现有“文本”衔接的碎片!就像散落的拼图被一块块找到,一幅模糊但依稀可辨的图画渐渐呈现。
最终,他们成功地将七块来自不同材质、不同发现地点的残片,通过符号的关联,“拼凑”出了一段相对完整的记述。这段记述大约有百余字,文辞古奥,但核心意思勉强可以解读:它描述的是一种独特的灵力运转法门,侧重于在特定经脉节点进行高频微震,以达到淬炼灵力、提纯杂质的效果。旁边还配有极其简略的脉络示意图。
“这……这像是一种‘淬灵诀’?”孙铭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光有理论不行,必须验证!这次,没人敢像赵小七那样贸然尝试残缺的路径了。大家推举出其中修为最扎实、对自身灵力控制最好的一位名叫铁山的散修来试验这段相对完整的法诀。
铁山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盘膝而坐,按照拼凑出的法诀指引,小心翼翼地调动灵力。起初有些滞涩,因为运行路线与现今通用法诀差异很大,但很快,随着法诀的运转,铁山周身的气息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一股精纯、凝练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周围的灵气被引动,形成细微的漩涡。铁山紧闭双眼,额头见汗,但脸上却充满了震惊和狂喜!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灵力在这奇异的震荡淬炼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和纯净,效率远超他平日修炼所用的基础功法!
整整一个时辰后,铁山才缓缓收功,睁开眼,眼中精光四射,激动得嘴唇哆嗦:“成了!真的成了!这法诀……这淬炼效果!比我用的‘厚土诀’至少快出三成!灵力也更精纯!”
静!
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如同火山喷发!
“三成?!!”
“老天爷!真的有用!”
“上古法诀!这是真正的上古淬灵法诀!”
研究区内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疯了似的欢呼、拥抱,有些人甚至激动得流下眼泪!他们这些底层散修,平日里修炼的都是最粗浅、效率最低的大路货色,一门能提升半成效率的功法都视若珍宝。而现在,他们竟然亲手从一堆“破烂”里,拼凑出了一门效果提升三成的上古法诀!
这已经不是“有用”,这是足以改变他们修炼命运的宝藏!
消息像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先是研究区的人狂喊着冲出去,紧接着,整个河滩坊市都听到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
“听说了吗?孙铭他们拼出上古功法了!”
“淬灵效果提升三成!千真万确!”
“快去看看!是真的!”
人群像潮水般涌向研究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询问声、惊叹声、质疑声、狂喜的叫喊声混杂在一起,将坊市的气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孙铭被人群簇拥着,不得不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反复讲述拼合的过程和铁山验证的结果。每说一遍,都引来一阵更大的轰动。那几张承载着法诀的拓纸,成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金光。
这一小段百余字的法诀,如同第一缕真正燃烧起来的火苗,瞬间点燃了沉积已久的干柴。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些散落的“古物”碎片,并非虚妄的传说,而是真真切切蕴含着远超当今水平的古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