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火者”号的漂流,从最初的亡命奔逃,逐渐变成了一种在绝望边缘的麻木航行。三个月,在资源匮乏、危机四伏的深空,漫长得足以消磨最坚韧的意志。能源配额被一减再减,生活区的灯光长期处于最低限度,合成营养膏的味道变得令人作呕,连维修机器人的动作都似乎慢了几分。
那个卡死的淋浴阀门,已经从调侃的象征,变成了某种残酷的现实隐喻——他们被隔绝在正常生活之外,在生存底线挣扎。
艾伦的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工程团队在优先修复了探测和隐匿系统后,终于抽调出人手,对生活区的水循环系统,尤其是那个顽固的淋浴单元,发起了总攻。这不仅仅是解决卫生问题,更像是一场维系最后一丝人性与尊严的战斗。
与此同时,“逐火者”号依照着秦雪衣根据银梭加密广播和周昊灵魂无意识回响解析出的、略微修正后的航线,驶入了一片异常空寂的星域。
这里被称为“星骸坟场”或许更为贴切。没有璀璨的星云,没有活跃的恒星,只有大片大片的星际尘埃和零星漂浮的、冰冷破碎的小行星碎片。探测器的反馈显示,这些碎片结构异常,蕴含着非自然的合金成分和高能量残留,仿佛某种巨大造物被彻底摧毁后留下的残骸。
“检测到背景辐射异常,存在多种非自然衰变同位素,能量读数……死寂,但带有某种……‘怨恨’的残留感。”雷达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这里死寂得可怕,连宇宙背景辐射都似乎被某种力量压抑了下去。只有“逐火者”号引擎低沉的轰鸣和舰体结构偶尔因应力变化发出的呻吟,打破这片坟墓般的宁静。
秦雪衣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周昊灵魂中复现的那些信息碎片进行逆向推导和模拟,她成功地在实验台上,稳定地制造出了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大的“规则真空”。虽然依旧微小,但足以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看这里,”她向艾伦展示着实验记录,“当‘规则真空’形成时,我们投入一块标准化的、蕴含微弱‘缔造者’秩序能量的测试单元。结果……单元内部的秩序结构在真空存在的零点三秒内,发生了百分之七十的崩解!不是能量对抗,是规则层面的直接‘失效’!”
她的眼中燃烧着兴奋的火焰:“这证明‘破序弹头’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不需要用更强的力量去摧毁‘缔造者’的防御,我们只需要在他们最依赖的‘秩序规则’上,短暂地‘挖一个洞’,他们的体系就会从内部开始崩溃!”
“载体问题呢?”艾伦更关心实际应用。
秦雪衣的表情严肃起来:“‘铀晶簇’依然是最佳选择,它的不稳定性是制造‘规则真空’的关键。但如何精准控制其引爆的时机、范围和强度,以及如何将周总的力量安全地‘预埋’,仍是巨大挑战。尤其是周总现在的状态……”
隔离舱室内,周昊的灵魂光核依旧布满裂痕,黯淡无光。强行爆发和后续无意识的信息复现,消耗了他太多的本源。共振器的效果微乎其微,仿佛他的灵魂陷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保护性的沉眠,拒绝一切外界的刺激。
林薇薇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静滞舱的淡金色光芒越发微弱,裂纹边缘的黑色能量丝线重新活跃起来,缓慢而坚定地侵蚀着那层薄薄的“膜”。她与周昊之间的共生循环虽然还在维持,但输送的能量流细若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他们像两盏即将耗尽灯油的古灯,在这片死寂的星骸坟场中,依靠着彼此最后一点微光取暖。
这一天,负责深空探测的队员再次发出了警报,但这次的语气充满了困惑:
“指挥官,接收到一段新的、极其微弱的信号!来源……就在我们正前方,那片最大的星骸残骸带内部!信号特征……无法识别,但似乎……与银梭和终末教派都不同,更……古老,更……破碎。”
信号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的噪音,仿佛一个垂死之人的最后呓语。
“……摇篮……已破……”
“……观察者……背誓……”
“……钥匙……归位……”
“……小心……光……”
信息残缺到了极点,含义模糊不清。但“钥匙”和“观察者”这两个词,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放大信号!分析来源!”艾伦立刻下令。
“信号源似乎在移动……不,是在……周期性闪现!就在那片最大的星骸内部结构里!”
秦雪衣也来到了舰桥,她盯着信号分析图,眉头紧锁:“这种信号模式……不像是主动广播,更像是某种……自动信标在特定条件下的残余响应。这片星骸……可能不仅仅是废墟。”
就在众人试图进一步解析这突如其来的古老信号时,没有人注意到,隔离舱室内,那一直沉寂的、布满裂痕的周昊灵魂光核,在接收到这段破碎信号的瞬间,其核心最深处,那一点最初源自“无敌反派系统”、后来演变为复杂干涉造物本质的、最本源的混沌核心,极其微弱地、同步性地闪烁了一下。
幅度小到连最精密的传感器都未能捕捉。
仿佛沉睡的巨兽,在无尽的噩梦中,听到了遥远故乡传来的、几乎被遗忘的……摇篮曲的第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