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粮仓巷。
章为踹开粮仓大门时,霉味呛得他连打三个喷嚏。
第五营士卒从破洞泄入,瞧见堆积如山的麻袋,袋口漏出的分明是掺着砂石的陈米。
章为挥刀划开麻袋,黄澄澄的谷粒间突然滚出个崇祯十年税的木牌。
“不好,来人了。依托墙体,结阵据守。”
“结阵!结阵!”
巷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杨国柱带着亲兵冲来。
“来人,随本将杀!”
来人的腰刀还没出鞘,就被章为的鹤嘴锄勾住刀环。
章为顺势将人拖下马背:
杨大人,您的米仓养出好汉了!
来人正是亲自带队的杨国柱,只可惜还没用力,就被擒下。
广元,镇远门
郑春看着押来五花大绑的杨国柱。
守将的貂裘沾满泥浆,一看就是被章为好一顿招呼了。
各位好汉,饶命!
杨国柱突然跪地磕头。
下官愿献出私藏的三千两...
玄铁刀鞘重重拍在他嘴上,崩飞两颗金牙。
郑春用刀尖挑起守将的下巴:
你可知这广元城墙用的什么灰浆?
不待回答,他抓起把墙土撒向空中。
汉中流民的血,掺着蜀中饥民的泪。
陈平捧着新制的《均田册》挤过人群,册页被晨风吹开,露出首行朱批:
广元县无主之地,尽分之。
他被马岳派过来给郑春几人帮忙处理政务的。
朱批更是马岳在南郑提前写好的,要是没打下来自然废纸一张。
打下来了,那就是万两不换。
马岳独立崖边,脚下云海翻涌。
得到广元被攻克的消息,他就已经从南郑启程准备前往川北。
钱元来报五万大军已控制川北十二县时,他正用匕首在岩壁刻下第二笔。
大帅刻的什么字?
大牛斜瞅着眼也看不清刻字。
当年蓝玉刻,我要刻。
山风骤起,卷走最后一缕暮色。
马岳摩挲着岩壁上蓝玉当年刻的旧痕,突然将匕首深深扎进字:
二百年过去了,现在该我了。
马岳为何执意要取蜀中?
汉中米养的是大明的魂,而蜀中盐腌的才是乱世的肉。
王喜来信报的湖广重报是:
张献忠破襄阳,烹杀襄王。
乱世要来了。
广元。
“将军,现在川北十二县均已派驻正兵把守,刘申、李强、章为、郑春几人还在外收尾。”
钱元在朝着上座汇报最近的战况进展。
说话间,昂首挺胸,说到连克十二县,更是笑的胡子都歪了。
“你们啊,不错不错。我也没想到,你们能连克十二城,打下整个川北。”
马岳说实话是有些意外的,他进入四川,本来是打算拿下川北,没想到钱元等人动作这么快。
“都是将军功劳,他们也没想到广元能被拿下这么快,我们快速突击,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拿下了。”
“将军,这回这荔枝道真是走对了。”
听着钱元的称赞,马岳虽然明知道里面有彩虹屁,却还是忍不住得意。
毕竟被人吹捧的滋味,谁试谁知道啊。
就像读者个个赛彦祖,这是事实啊。
“哈哈哈,我也没想到四川的守卫意识这么差。不过,接下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马岳在钱元面前,也不用藏着掖着,这次战果这么大,接下来,可就没那么好打了。
钱元确实是真心实意赞叹马岳的,当初走荔枝道时候,大家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是都很担心。
结果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直接就给拿下整个川北了。
可以说他们五兄弟这次的功劳完全就是冲杀-占领反复循环,直接就成了。
听到马岳说接下来的事,钱元面色也开始凝重。
“将军,已经得到消息,这回四川巡抚陈士奇已经在备战了, 川南有了防备,就没这么好打了。听说,还征召了秦良玉和白杆兵。”
“秦良玉和白杆兵么?”
马岳既然要入四川,自然对这支明末与戚家军并称的土司部队很关注,也想到会与白杆兵对上。
“他白杆兵强,我大汉军也不差,这回,就让他试试我大汉军的厉害。”
“而且,杨盛那边有了突破,正在批量量产枪械。我有敌无,敌无我有,这就是大优。”
对上白杆兵,马岳还是有些自信的。
一是将为兵之胆,钱元、章为等人现在虽然不是什么猛将,但百死无畏,也是多次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可以称勇将。
二是大汉军正兵多为系统士卒,是扩大版的陷阵营,真正可以贯彻“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理念。
三是白杆兵说到底还是土司部队,就算是多次勤王救驾的秦良玉,明朝中依旧有很多人看不起,内部争斗不绝,白杆兵装备、后勤都有所影响。大汉军这边上次在除了宋准以后,所有人力往一处使,全心全意做事。
有此三项,马岳也有了打赢白杆兵的把握。
“将军,咱们要不要主动出击?”
钱元有些跃跃欲试,李强等人都领兵在外,他因为要迎接马岳,才被留了下来。
现在自然想带着智字营杀出去。
“不用,我们以逸待劳,争取毕其功于一役。”
四川多是险塞,马岳当然不想一步步去硬啃。
“将军,这怕是不行吧?明军就是依仗地利,我们就耗住了。”
钱元虽然相信马岳,但还是不怎么相信明军会放弃城墙,出门来野战。
“钱元啊,你是不知道大明朝的特色。”
马岳说到这里,也不禁笑出声来。、
然后解释起来。
“我们这群流寇入了四川,他秦良玉想守,其他人就让她守城么?一定会有人逼她出来收复川北的。”
“就算陈士奇支持她,也不行,说不定陈士奇都不用我们解决,他们京师的大老爷们就帮我们处理了。”
马岳一边说一边露出嘲讽的神色,毕竟大明的党争在后世流传的可太广了。
“将军,你是说明朝内斗?”
钱元也琢磨出点门道出来了,他这几年也听马岳分析过陕西三边总督的几次落幕,知道这是明朝权力内斗的结局。
得亏明军内斗的厉害,不然大汉军哪能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
“是啊,陈士奇就算上书固守也没用,他说一次二次,崇祯相信他。时间久了,崇祯就该怀疑他拥兵自重,听召不听宣了。”
马岳想到崇祯的性格,又是一笑。
虽然明朝的灭亡不是他的责任,但是这位大明勤劳君主啊,可真不是好相与的。
这位可是一个急性子,要是他在川北真驻扎一年半载的,别说,陈士奇还真有可能就被崇祯问罪给直接拿下了。
毕竟这样的事,崇祯做了不止一回,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