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榕华县,热浪滚滚。祁国栋站在大山乡的崎岖山路上,望着眼前坑坑洼洼的道路,眉头紧锁。这条通往几个自然村的公路,因为连日暴雨冲刷,已经变得泥泞不堪,多处出现塌方。
“县长,这条路暂时不能通行了。”交通局局长擦着汗汇报,“我们已经设置了警示标志,绕道的话要多走二十多公里。”
祁国栋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这条路关系到三个村一千多人的出行,不能就这么断了。修复需要多久?”
“最快也要半个月。”局长为难地说,“现在施工队都在其他项目上,抽调人手需要时间。”
祁国栋站起身,目光坚定:“半个月太长了。老百姓等不了这么久。”
回到县政府,祁国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然而各部门都表示人手紧张,难以立即组织施工队伍。
晚上回到家,祁国栋辗转难眠。黄莉雅关切地问:“怎么了?遇到难题了?”
祁国栋把修路的事说了,叹气道:“明明是很急的事,却因为各种程序和人手问题拖着了。”
黄莉雅想了想:“既然找不到施工队,为什么不发动群众自己修呢?你带头,大家肯定会响应。”
这句话点醒了祁国栋。第二天一早,他再次来到大山乡,召集村民开会。
“乡亲们,这条路是我们共同的路。”祁国栋站在土堆上,声音洪亮,“政府一时派不出施工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尽快把路修通!”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怀疑:“县长,您是说让我们自己修?”
“对!”祁国栋斩钉截铁,“我带头!从今天起,我就是修路队的一员!”
说完,他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拿起一把铁锹就开始干活。村民们见状,纷纷回家取工具加入进来。
消息很快传开。孙陆雨听说后,立即带着县委机关的党员干部赶来支援。黄莉雅也关了一天书店,组织妇女们送来茶水和饭菜。
施工现场顿时热闹起来。祁国栋和村民们一起挖土、搬石、平整路面,完全看不出是一县之长。
“县长,您歇会儿吧。”一位老农递过水壶,“这些粗活让我们来干。”
祁国栋擦擦汗,笑道:“老伯,我也是农村出来的,这些活都会干。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把路修通。”
中午休息时,祁国栋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吃盒饭。大家起初有些拘谨,但看他吃得香,也就放松下来。
“这条路啊,坏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位老村民说,“每次下雨就这样,年年修年年坏。”
祁国栋认真听着:“老伯说得对,这次我们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饭后,他立即叫来交通局的技术人员,现场研究彻底改造方案。
“这里地基不稳,需要打桩加固。” “那边坡度太陡,要改缓一些。” “排水系统也得重新设计。”
祁国栋一边干活一边听取汇报,当场做出决策。这种一线办公的效率,让随行干部们都感到惊讶。
下午太阳最毒的时候,祁国栋依然在坚持干活。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手上也磨出了水泡。黄莉雅心疼地要给他戴手套,他却摆摆手:“大家都没戴,我也不能搞特殊。”
孙陆雨看在眼里,悄悄对黄莉雅说:“老祁这是要拼命啊。” 黄莉雅既心疼又骄傲:“他一直这样,认准的事就要做到底。”
傍晚时分,突然下起大雨。施工被迫中断,但大家发现新修的排水系统发挥了作用,路面没有像往常那样积水。
“看!有效果!”村民们兴奋地说。
祁国栋却皱起眉头:“雨这么大,刚修好的路段可能会被冲毁。得想办法保护。”
他立即组织大家用塑料布覆盖新修的路面,又调来几台抽水机排水。一直忙到深夜,雨势渐小,确保新修路段安全无损,他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清晨,祁国栋又早早来到工地。让他感动的是,村民们来得更早,已经开始干活了。
“县长,您昨天太辛苦了,今天多歇会儿。”村民们关切地说。
祁国栋笑道:“你们不也一样辛苦?来,咱们继续干!”
连续三天,祁国栋吃住在工地。白天和村民们一起劳动,晚上研究施工方案,处理县里其他工作。虽然疲惫,但看到道路一天天变好,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第四天,发生了一个意外。在清理一处塌方时,突然发生小规模滑坡。祁国栋眼疾手快,一把拉开身边的老农,自己却被落石砸伤了手臂。
“县长!”众人惊呼着围上来。
祁国栋忍着痛:“没事,擦破点皮。大家注意安全,先检查还有没有松动的地方。”
医护人员要送他去医院,他却坚持简单包扎后继续工作:“轻伤不下火线,这条路早一天修通,老百姓就早一天方便。”
这件事传开后,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连附近村的群众也自发赶来帮忙,施工队伍越来越壮大。
第七天,道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看着平坦宽阔的路面,村民们激动不已。
“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 “这条路比以前还好走!” “县长真是我们的好父母官!”
祁国栋却不敢松懈:“还要经过验收,确保质量过关。”
他组织技术人员对每个路段进行严格检测,亲自查看关键部位。发现有问题的地方,立即要求返工。
“县长,这里差不多就行了,不影响使用。”有个村干部说。 祁国栋严肃地摇头:“路是百年大计,质量马虎不得。今天图省事,明天就可能出大事。”
最终,经过十天的奋战,道路正式竣工通车。通车仪式上,村民们自发组织舞狮表演,热闹非凡。
老村民代表全体村民发言:“感谢县长带领我们修通了这条路!这条路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更连通了我们的心!”
祁国栋站在简易的主席台上,看着乡亲们朴实的笑脸,感慨万千:“这条路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告诉我们:只要干群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仪式结束后,祁国栋又要赶回县里开会。临走时,村民们送来一筐自家种的水果,他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回到车上,祁国栋疲惫地靠在座椅上,手臂上的伤还在隐隐作痛。秘书心疼地说:“县长,您这几天太辛苦了。”
祁国栋望着窗外新修的道路,微笑道:“值得。这条路修通了,我心里也通畅了。”
晚上回到家,黄莉雅一边为他换药,一边嗔怪:“都受伤了还不肯休息,要是感染了怎么办?”
祁国栋握住妻子的手:“莉雅,你知道吗?今天看到老百姓那么高兴,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也许就是父亲常说的为民服务的真谛。”
黄莉雅温柔地笑了:“是啊,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的公仆。”
第二天,祁国栋主持县政府会议时,手臂上还缠着绷带。但他精神饱满,以修路为例,要求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永远不知道实际情况。”他说,“只有深入一线,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会后,孙陆雨打趣道:“老祁,你现在可是网红县长了。网上都是你修路的照片和视频。”
祁国栋正色道:“这不是作秀,是责任。我希望每个干部都能有这样的责任感。”
一个月后,祁国栋再次来到大山乡回访。新修的道路经受住了几次降雨的考验,完好无损。更让他欣慰的是,沿途村民自发组织起了护路队,定期维护道路。
老村民拉着他的手说:“县长,这条路我们一定会爱护好,因为它不仅是路,更是您和我们一起奋斗的见证!”
回程路上,祁国栋望着车窗外连绵的群山,心中充满力量。他知道,这条路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路需要修,更多的事需要做。但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脚下就有无穷的力量。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新修的道路上,也洒在这个一心为民的县长身上。祁国栋知道,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因为路的尽头,是百姓的笑脸,是他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