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沉银由西海龙族与法心禅师亲自护送,不灭薪火由陆雪琪成功带回,连同其他陆续到位的诸多辅材,轮回殿飞升阁的材料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充盈起来。沙盘之上,代表已获取材料的光点越来越多,如同夜空中渐次亮起的星辰,照亮了前路。
然而,王明深知,搜集材料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属性各异、能量磅礴甚至互相冲突的天地奇珍,完美地组合、构筑成那座逆天的“诸天星斗飞升大阵”,才是真正的考验。阵图的每一处细节,能量的每一条流转路径,都容不得半分差错。
这一日,他将所有核心成员,以及天机阁玄玑真人、丹霞谷青霖真人、天音寺法心禅师、西海龙王敖擎(以水镜分身)等主要盟友,再次召集于轮回殿主殿。巨大的殿中央,悬浮着由王明神识构建出的、无比复杂的飞升大阵三维立体阵图虚影。
阵图恢弘浩瀚,以星陨之核为能量核心与定位基准,以万载沉银构筑阵基脉络,以不灭薪火点燃阵法熔炉,以虚空晶钻稳定空间通道,以九天轻灵之气调和诸般能量,以乙木灵根维系生机循环……无数符文、节点、能量线路交织,构成了一幅仿佛能吞噬星空的巨大图案,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法则波动。
“诸位,”王明声音沉凝,指向阵图,“材料已备七七八八,然布阵非易事。此阵勾连诸天星斗,涉及空间、能量、造化之至高法则,需寻一处天地灵脉交汇、空间相对薄弱且足够隐蔽之地,方能承载其力,并减少布阵时可能引发的天地异动与外界干扰。”
玄玑真人抚须凝视阵图,眼中推演之光闪烁:“依此阵势,其对灵脉要求极高,非寻常洞天福地所能承受。且布阵之时,引动周天星力,撕裂界壁,必引天地变色,异象纷呈,难逃有心人窥探。”
青霖真人接口道:“确需慎选之地。我丹霞谷古籍中曾载有几处疑似上古遗留的秘境节点,或空间薄弱,或灵脉特殊,待我回去仔细核对。”
敖擎的水镜分身发出龙吟:“四海之内,亦有几处归墟之眼,连通地脉,吞噬万物,或可一用,但环境极端险恶。”
众人各抒己见,提出数个备选地点,但皆有明显缺陷,或灵脉强度不足,或位置暴露,或环境过于恶劣不利于长期布阵操作。
就在众人沉吟之际,王明目光投向殿外北方,缓缓道:“我有一地,或可满足所有要求。”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于他。
“万古葬土,天尊祭坛所在。”王明道出地点,“其一,祭坛本身便是轮回天尊所留,与飞升大阵同源,可作为阵眼核心,极大增强阵法威力与稳定性。其二,葬土乃上古战场碎片,法则混乱,空间本就脆弱,易于撕裂。其三,其地深处,有一条近乎枯竭但品质极高的太古灵脉残余,经轮回钥与祭坛激发,或可复苏部分威能,足以支撑大阵运转。其四,葬土环境险恶,自成禁区,可有效遮蔽布阵异象,防范外界干扰。”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思索之色。万古葬土的险恶众所周知,但其特殊性也确实符合要求。
玄玑真人率先点头:“王殿主思虑周全。葬土虽险,然利弊权衡,确为最佳之选。以天尊祭坛为基,可事半功倍。”
法心禅师亦道:“非常之事,行非常之地。葬土虽为死寂绝地,然置之死地,或可后生。”
见主要盟友皆无异议,王明当即拍板:“既如此,便定于万古葬土,天尊祭坛处,构筑飞升大阵!”
决策已定,庞大的机器再次开动。
天机阁负责精确测算葬土内的空间节点与灵脉走向,为阵基铺设提供数据支持。
丹霞谷与轮回殿阵法师一起,根据完整阵图,开始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构筑方案,计算每一块万载沉银的摆放角度,每一缕不灭薪火的引导路径。
天音寺僧众则准备在布阵区域外围布置强大的佛门守护结界,防范可能被异象吸引而来的魔物或宵小。
西海龙族则提供了大量深海寒玉等辅助材料,用于稳定局部能量。
无数轮回殿弟子、各方势力的能工巧匠、阵法师,开始向万古葬土集结。
一场汇聚了青云界最高智慧与力量的宏大工程,在那片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古老土地上,悄然拉开了序幕。
王明亲自坐镇葬土,监督全局。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但也是通往希望的必经之路。飞升大阵的根基,将在这片死寂之地,被一点点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