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的笔尖,在另一个参数旁边轻轻画了一个圈。
“对。所以我们的陷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清瑶,你再核对一遍‘龙魂一号’制剂的延迟失效模型。确保在特定菌落密度和温度下,它的活性衰减曲线,能和我们的预期完全吻合。”
“明白。”陆清瑶立刻点头,从帆布包里抽出另一份资料,埋头开始计算。
陆长风坐在苏晚晴外侧,高大的身躯隔绝了过道里来往的视线。他没有看那份天书般的图纸,他的目光,落在苏晚晴专注的侧脸上。
他不懂什么曲线模型,也不懂什么催化剂。
但他看得懂她眼中的光。那种光,不是赌徒的疯狂,而是掌控一切的绝对自信。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妹妹,都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头脑。她们联手,无人能敌。
这一次去首都,他不是去保护她们。
他是去见证她们的胜利。
火车抵达首都车站,站台上人潮涌动。前来接待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人,中山装的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看到他们一行人,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
“是第三研究所的同志吧?跟我来。”
他的语气平淡,眼神扫过刘所长时,没有半分对军区研究所负责人的尊重。
科学院只安排了一辆半旧的吉普车,勉强将四个人和行李塞了进去。一路上,那年轻人一言不发,专心开车。
车子停在科学院招待所门口,年轻人从驾驶座下来,递给刘所长一张纸条。
“这是房间号。钱院士很忙,就不亲自过来了。”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传达着命令,“你们好好休息,明天上午九点,准时到一号实验楼大厅集合,观摩学习一下我们国家队的水平。”
“国家队”三个字,被他咬得格外重。
这种从上到下、毫不掩饰的轻视,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刘所长的脸上。他的脸色瞬间涨红,又在对方的冷漠中变得铁青。
陆长风的下颌线绷紧,周身的气压骤然降低。
苏晚晴却像是没听出话里的傲慢,她接过纸条,甚至对那个年轻人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好的,辛苦了。”
安顿下来后,苏晚晴没有休息。她敲开了陆清瑶的房门。
“走,出去转转。”
两人以“参观学习”的名义,在科学院附近漫步。这座代表着国家最高科研水平的院区,此刻却透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主实验大楼几乎所有窗户都亮着灯,即便是在白天,也灯火通明。人员进出频繁,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一种混杂着疲惫和亢奋的神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志在必得的浮躁。
苏晚晴停下脚步,看着那栋大楼,对身边的陆清瑶说:“他们太急了,急着证明自己,急着抢功。这是兵家大忌。”
陆清瑶点头,她不仅在看,还在听。她利用自己海外的关系网,已经旁敲侧击地打探到了一些信息。
“我托人问了。钱院士在科学院内部立了军令状,保证一个月内拿出量产成果。”陆清瑶的声音压得很低,“他拿这个当筹码,正在竞争一个副院长的位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个消息,完美解释了钱院士为何如此急功近利,甚至不惜用近乎抢夺的方式来推进项目。
苏晚晴听完,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也烟消云散。
她更加确定,自己的计划一定会成功。
晚上,陆长风看着妻子平静的面容,终究还是没忍住,低声问:“有十足的把握?”
苏晚晴拉过他布满厚茧的大手,在掌心轻轻挠了一下。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桌上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迅速写下了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公式。
她指着公式中间那个双向箭头,解释道:“我们的‘陷阱’,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而是在某个极端条件下,才会发生的‘平衡逆转’。”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独特的、属于科学的魅力。
“他们的设备越好,数据越精密,就越会相信这个反应只会朝一个方向进行。直到最后一步,所有完美的条件凑在一起,压力、温度、功率,同时达到我们设定的那个临界点,才会引爆这颗炸弹。”
她抬起眼,看着陆长风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到那时,所有完美的参数,都会变成催化失败的毒药。”
这份自信,这份将顶尖科学家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从容,让陆长风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彻底化为乌有。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紧紧地。
第二天上午,观摩会开始前,钱院士终于露面了。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油亮,在一群研究员的簇拥下,走进了实验大楼的大厅。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苏晚晴一行人。
他径直走过去,脸上带着前辈式的、宽和的笑容。
“苏同志,”他主动开口,声音洪亮,确保周围的人都能听到,“感谢你提供的基础资料,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年轻人,能为国家做出这样的贡献,值得肯定。”
他顿了顿,用一种教导的口吻继续说道:“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多看,多学。”
他三言两语,就将苏晚晴的功劳轻描淡写地定义为“提供基础资料”,将自己和科学院,彻底放在了主导者和施恩者的位置上。
刘所长气得浑身发抖,拳头在身侧攥得死紧。
苏晚晴却只是微笑着点头,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预祝钱院士马到成功。”
她的平静,让钱院士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上不下,有些难受。他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
一个黄毛丫头而已,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走吧,进去看看。”钱院士一挥手,意气风发地转身,引领众人走向那扇厚重的、通往核心实验室的铅门。
巨大的玻璃墙将观摩区和生产区分隔开。玻璃墙后,是一条崭新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各种仪器设备排列整齐,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闪烁着绿光,一切准备就绪。
钱院士站在主控制台前,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得意。他拿起话筒,对着观摩区的众人,包括几位从其他部门请来的领导,朗声宣布:“同志们,今天,我们将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姿态,落在了苏晚晴的脸上。
他伸出手指,用力按下了那个红色的、硕大的启动按钮。
“嗡——”
沉闷的电流声响起,整条生产线开始运转。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即将开始创造奇迹的生产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