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紫霞看着他,收敛了笑容,眼神变得认真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她再次问道:“现在,你可以选择跟我走,或者我自己走。”
白玉京看着她,四目相对,仿佛有无声的交流在流淌。
片刻后,袁紫霞再次露出了她那足以令任何男人心动的、明媚而带着几分依赖的笑容。
白玉京看着她这熟悉又动人的笑容,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
他伸出手,轻轻牵起了她的手,握得很紧。
他在心中不得不承认,袁紫霞的这一个笑容,比起他仗之横行江湖、无往不利的长生剑,还要厉害得多。
珠光宝气阁,顶层。
岳再兴已从东瀛归来,潜藏在青龙会内外的最大危机,随着玉罗刹和卫天鹰的伏诛,已彻底解除。
青龙会的势力不仅在中土根深蒂固,更是一举占据了东瀛,真正堪称自成一国,隐然有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
身形精干、面容冷峻的蜂虎来到他身前,恭敬地行礼,禀报道:“大龙首,东瀛及卫天鹰叛乱的后续事宜,一切都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处理妥当,隐患尽除。”
“只是袁紫霞和白玉京,他们一起走了。”
岳再兴负手立于窗边,俯瞰着脚下繁华的街市,闻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语气平和:“无妨。”
“她既然心已不在青龙会,强留无益。她愿意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就随她去吧。”
他顿了顿,下达了新的指令:“传我的命令,即日起,青龙会全面由明转暗,收缩所有明面上的产业和活动。”
“江湖上的纷争,只要不触及我们的根本利益,便无需再插手。”
“我们需要的是沉淀和积累,而非虚名。”
“是!谨遵大龙首之令!” 蜂虎恭敬应下,见岳再兴再无其他吩咐,便悄无声息地转身退下。
偌大的顶层,只剩下岳再兴一人。
窗外阳光正好,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独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与财富的座椅上,眼神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繁华,看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片刻的静默后,他在心中默念道:
“系统,定位另一个世界的我。”
【好的,宿主。】
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系统声音,在他脑海中清晰地响起。
这个世界的武功差不多已经到了顶峰,该去另外世界寻求突破了。
........
意识从混沌中挣脱,如同溺水者浮出水面。
岳再兴猛地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客栈房间简陋的木质屋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和草原特有的干草气息。
他迅速坐起,低头审视自身。
一身粗砺的麻布衣衫,磨损严重。
摊开手掌,掌心布满了厚实坚硬的老茧,那是长期紧握兵器和马缰留下的印记。
手臂、胸膛的肌肉虬结贲张,充满了爆发性的力量,但上面也纵横交错着数道狰狞的伤疤,诉说着这具身体曾经经历过的残酷厮杀。
下一刻,海量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洪水般涌入脑海,带来一阵短暂的眩晕和刺痛。
岳再兴眉头微蹙,默默承受着这股信息的冲击。
片刻之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南宋末年.......蒙元铁骑.......天下将倾.......”
他低声自语,迅速梳理着记忆。
这个世界的“自己”,身份竟是远超预料。
并非寻常江湖客,而是一支名为“铁骑帮”的义军首领!
这支义军主体由宋军溃败后不愿投降的悍卒,以及部分被逼无奈的流民百姓组成,转战于山野之间,抵抗蒙元。
不过,此“岳再兴”的志向却更为激进。
他不仅要反元,更要反宋!
在他看来,腐朽无能的赵宋朝廷,与残暴的蒙元无异,皆是天下百姓苦难之源。
也正因这“大逆不道”的旗帜,铁骑帮备受其他尊宋义军排挤,孤立无援,在蒙元大军的屡次围剿下,人马日渐凋零,如今只能龟缩于深山老林,苟延残喘。
而他此刻所在,乃是草原边缘留马平原上的留马驿。
西去七里,便是天下闻名的惊雁宫!
“惊雁宫.......《战神图录》.......《岳册》!”
即便是以岳再兴历经多个世界的心境,此刻也不由得心潮微澜。
原来这是《破碎虚空》的世界。
惊雁宫来历神秘,据传远在上古黄帝时期就存在于世间,此后时隐时现。
据说惊雁宫可以在地下各处穿行,无法锁定其位置。
在惊雁宫藏有无上武学《战神图录》,可以修炼到破碎虚空的境界。
更藏有昔年抗金名将岳飞留下的毕生心血《岳册》,其中不仅有其行军布阵、练兵选将之法,更标注了四处秘密储藏粮草兵械的地点,得之足以武装十万大军,扭转乾坤!
记忆显示,七日前,蒙古大军已悍然入驻惊雁宫,将其封锁。
但七日过去,似乎并未找到通往核心之地战神殿的入口,也未寻获《岳册》。
如此重宝,铁骑帮岂能放过?
故此,“岳再兴”亲自带着少数心腹精锐,日夜兼程赶来,入驻这留马驿最具规模的观云楼,伺机而动。
理清思绪,岳再兴眼神恢复清明与深邃。
他悄然起身,行至房间窗口,将木窗推开一条细缝,目光向外扫去。
就在这时,一阵激烈而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过大地!
只见一队约百人的蒙古精骑,正沿着留马驿唯一的石板主街疾驰而来。
这些骑兵人马皆披轻甲,腰挎弯刀,背负强弓劲矢,眼神彪悍锐利,浑身散发着百战精锐的肃杀之气。
为首一员将领,尤为引人注目。
他身材不算特别高大,但坐在马背上却稳如磐石,双臂奇长,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仿佛能洞穿虚空。
岳再兴融合的记忆立刻认出了此人——颜列射!
蒙古大汗忽必烈亲兵兵团“东卫兵”中的显赫人物,箭筒士统领!
蒙古大汗亲兵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卫,每卫兵力一万五千,其内再分宿卫、箭筒士、散班。
能担任一卫之箭筒士统领者,皆是射术通神的佼佼者。
这颜列射的箭术,据说可与中原武林以箭术独步的长孙氏并列,甚至因其久经沙场,于实战杀伐之上,犹有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