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扶桑省的集市上,蒸腾的热气里满是烟火气。
移民周阿福提着沉甸甸的布袋子,刚从供销社出来,里面装着新买的细棉布、红糖和给孩子的识字课本。
他掂了掂口袋里的银元,脸上笑开了花 —— 上个月在铁矿场做工,除了工分兑换的工资,还拿到了五块银元的奖金,这在以前的中原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周大哥,又买这么多东西啊!” 旁边包子铺的老板笑着打招呼,蒸笼里的肉包冒着热气,香气扑鼻。
周阿福笑着点头:“家里娃子要做新衣服,再买点糖给他补补。你这包子生意不错啊,一天能卖多少?”
老板擦了擦手,语气里满是满足:“少说也有两百个!现在老百姓手里有钱了,都舍得花钱买吃的。我打算下个月再雇个伙计,把铺子扩大点!”
这样的场景,在自治区的 83 个省里随处可见。
随着铁路、工厂、农田等工程的推进,大量钱财流入移民手中。
工人有工资,农户有收成,手艺人有收入,连参与基建的原住民壮劳力,也能靠积分兑换粮食和生活用品。
百姓手里有钱,便会去供销社、集市消费,带动商业繁荣;商业兴旺又催生更多岗位,形成良性循环。
交趾神域内,沈默正感受着源源不断涌入的香火。
那是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感恩,化作金色的光点,融入他的魂体。
而且安置百姓、治疗疾病又带来大量功德,别看整个体系都有人瓜分这些功德,戴氏架不住量大。
有的来自南洋橡胶园的移民,感谢他带来了高产作物;有的来自西域的农户,感恩水渠让荒漠变成良田;还有的来自扶桑省的矿工,感激他让家人过上了安稳日子。
这些香火、功德温暖而纯粹,不仅滋养着他的魂体,也让他因抵消业力而停滞的神位,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神君,这是最新的经济报表。” 李雪捧着一叠文书走进来,语气带着欣喜,“上个月自治区的商品零售额比上月增长了三成,工厂开工率达到九成,粮食库存足够支撑两年以上。
各地报纸、广播都在报道这些好消息,不少中原的百姓都在打听移民政策,想过来定居。”
沈默接过报表,目光扫过上面的数字,嘴角露出笑意:“让文宣司多宣传,只要愿意劳动、认同中原文化,都欢迎他们来。
咱们的土地足够广阔,能容下更多百姓。”
然而,与自治区的欣欣向荣相比,中原金陵政府控制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河南某县的田埂上,农户刘老汉蹲在地上,看着自家7、8亩薄田,眉头紧锁。
自从大量百姓移民自治区后,14亿亩耕地人均就有6到7亩,后果就是中原的土地价格暴跌。
地主们为了留住佃农,不得不降低地租,可刘老汉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
金陵政府为了重建军队,不仅强行征粮,还四处拉壮丁。
前几天,村里的王二娃就被抓走了,他娘哭着去求情,却被士兵推倒在地。
“刘老汉,在家啊?” 地主赵老爷家的管家走过来,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老爷说了,你要是愿意把这20亩地买下来,他可以给你分期,利息不高,只要三成。”
刘老汉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管家,我哪有那么多钱?再说,就算买了地,官府征粮这么狠,也未必能保住。”
管家脸色一沉:“你可别不知好歹!现在地价这么低,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不仅如此,赵老爷还开了家杂货铺,里面的盐、布等必需品价格比以前涨了三成,可给雇工的工资却降了一半。
整个中原都是这种情况,地主士绅知道一旦地租高了百姓就要移民,但是他们可以在利息上做手脚,同时再从商业上压榨来弥补损失。
“这日子没法过了!” 刘老汉叹了口气,看着远处的山路。
听说往西北走,红派在那里分土地,还管饭,不少村民都在偷偷收拾行李,准备逃过去。
金陵城内,统领府邸内,大统领看着属下们大发雷霆。
“娘希匹!为什么征粮这么难?为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体谅政府的难处?” 他拍着桌子,脸色铁青,“自治区那边天天宣传好日子,搞得百姓人心惶惶,都不想待在咱们这边了!”
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开口:“统领,现在百姓手里有了点粮食,可官府征粮太急,还加了各种苛捐杂税,他们肯定不愿意。
再说,地主们因为土地贬值,损失惨重,也在暗中抵制。”
另一位官员补充道:“还有,各地流窜的邪修越来越多,他们蛊惑百姓,抢劫粮食,社会秩序越来越乱,咱们的军队又不够用,根本管不过来。”
大统领气得脸色发白,却毫无办法。
自从军队被沈默整编后,他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幅削弱;金陵方面的官员们各种胡来,把政府的钱装进自己腰包,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地方的士绅们为了弥补损失,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导致民怨沸腾。
更让他恐惧的是,自治区推行的 “高额个税” 政策 ,最高税额达到了个人收入的90%。
虽然有纳税模范的表彰,但他担心沈默迟早会把这政策推广到中原,到时候他和身边人的利益都会受损。
“不行,必须想办法搞钱!” 大统领咬牙说道,“让财政部再增加几种税,盐税、糖税、印花税都要涨!还有,让那些商人多捐钱,不捐就查他们的铺子!”
他的命令很快传到民间,百姓们的不满彻底爆发。
在江东某县,官府为了征粮,竟然抢走了农户的种子粮,愤怒的百姓们拿着锄头、镰刀,围堵了县衙。
这就是 “江东民变” 的开端。
消息传到西北,红派领导人立即召开会议。
“金陵政府已经失去民心,这是我们的机会。” 领袖看着地图,语气坚定,“立即出兵,以‘平乱’的名义进驻江苏,安抚百姓,分发粮食。”
红派方面早已在沈默的 “间接扶持” 下发展壮大。
沈默默许他们在西北开展土地改革,将没收的士绅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还暗中提供了粮食和武器。
这些年,从金陵控制区逃来的流民源源不断,红派方面的势力范围也从西北扩展到中原边缘。
接到命令后,红派方面军队迅速出发。
当他们抵达江东某县时,看到的是被官府烧毁的房屋,饥饿的百姓,还有被士兵打死的村民尸体。
“乡亲们,我们是来帮你们的!” 红派方面的一位军官高声喊道,“金陵官府欠你们的,我们会还!粮食我们有,土地我们会分!”
百姓们看着红派方面士兵分发粮食,看着他们惩治作恶的官员,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不少人加入红派方面军队,跟着他们去解救其他被压迫的百姓。
消息传到交趾神域,沈默正与陆昭云商议边疆防御。
“红派出兵了。” 陆昭云看着战报,语气带着几分欣慰,“他们稳住了中原的秩序,咱们也能专心应对边疆的威胁。”
沈默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中原的方向:“他们有他们的理念,我们有我们的目标,但只要都能为百姓谋福利,为中原谋发展,暂时的分治也无妨。等将来时机成熟,中原终会走向统一。”
此时的中原,一边是自治区的繁荣昌盛,香火缭绕;一边是金陵政府的混乱衰败,民怨沸腾;一边是红派的崛起,民心所向。
三方势力的博弈,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展开,而中原的未来,也在这博弈中,慢慢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