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市委小会议室,烟气缭绕。关于“清源”专项行动的阶段总结会,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海建集团围标串标案,已经涉及三名副处级、一名正处级干部,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超过八千万。根据涉案人员交代,以及我们掌握的银行流水,部分资金流向异常,与一家名为‘环宇贸易’的公司有密切关联。”市纪委副书记廖民生汇报着,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环宇贸易”。这个名字让林辰的眼皮微微一跳。这正是“星辉资本”在海州布下的棋子之一,明面上做医疗器械进出口,暗地里,根据国安“深蓝”序列提供的情报,极可能涉及管制生物材料的走私。
“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往往与资金外流、洗钱等经济犯罪交织在一起。”林辰开口,声音平稳,带着市长特有的审慎和权威,“廖书记,这个案子要深挖,特别是资金异常流向这一块,要查清楚最终去了哪里,背后是谁。公安经侦、税务、银监要协同作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与会众人,最后落在负责医疗卫生领域反腐的副组长、副市长赵东来身上,“赵市长,医疗采购领域的清查也要加快。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和特殊药品的采购,是否存在虚高价格、利益输送,甚至……以次充好、夹带私货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绝不能姑息。”
赵东来连忙点头称是,额角却渗出细密的汗珠。谁都知道,医疗系统水更深,关系网更盘根错节。
会议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结束。众人离去后,周天明书记单独留下了林辰。
“林辰啊,”周天明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眉头紧锁,“‘清源’行动见效很快,但反弹也不小。省里最近,关于你的风声可不太好啊。”
林辰不动声色:“是因为那封匿名信?”
“不止。”周天明摇摇头,“有领导认为,你动作太猛,牵扯面太广,担心影响海州的稳定大局,尤其是招商引资的环境。另外……海州港的升级规划,在省委常委会上争议很大,有人拿你年轻、做事‘操切’来说事。”
这是来自更高层面的压力了。林辰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工作思路的分歧,更是某些利益集团借助高层力量对他进行的狙击。
“周书记,海州的稳定,不是靠掩盖问题、姑息养奸换来的。只有刮骨疗毒,清除掉肌体上的腐肉,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林辰语气坚定,“海州港的规划,关系到海州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争。”
周天明看着他年轻却异常沉稳的面庞,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的决心。但官场……有时候需要迂回。你要有心理准备,上面的压力,我会尽量帮你顶一顶,但你自己也要谨慎,特别是……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他的话语意有所指,但点到即止。
林辰明白,这或许是指他与苏晓宁那极为隐秘的关系,也可能是指他身边复杂的女性关系网络。在权力场,生活作风永远是攻击对手的利器之一。
回到市长办公室,夜色已深。桌上的保密电话红灯闪烁。他接起,是“深蓝”序列的直接联络人,中纪委的陈主任。
“海东青,”陈主任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冷静,“两件事。第一,关于‘环宇贸易’,我们监控到其负责人与省发改委一位关键人物有异常接触,时间点就在海州港规划争议最大的当下。”
林辰眼神一凝。省发改委?苏晓宁的地盘。是巧合,还是“星辉资本”有意将触角伸向那里,或者……是想借此试探乃至牵连到他?
“第二,”陈主任继续道,“我们截获的情报显示,‘星辉资本’对海州的生物样本库和几家顶尖医院的基因实验室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他们正在利用‘新视野研究基金’为掩护,试图搜集特定人群的基因数据。结合你之前提供的,他们可能走私生物制剂的情报,我们认为,其目标可能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那么简单。”
生物样本、基因数据……林辰的脊背窜起一股寒意。这指向了一种更危险、更隐秘的国家安全威胁——生物安全。对手的图谋,比他预想的更深。
“需要我做什么?”
“利用你的市长身份,以加强公共卫生安全、规范科研伦理和生物数据管理为由,对相关机构和项目进行一次‘合规性检查’。我们会安排专家配合你,找出他们的漏洞和真实目的。”
“明白。”
放下电话,林辰感到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明处是官场的倾轧与掣肘,暗处是敌国势力的阴险图谋,两条线看似平行,却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悄然交织,将他紧紧缠绕。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是沈清秋傍晚发来的信息,问他今晚是否回家吃饭,她煲了汤。他当时只匆匆回了个“会议,晚归。”
此刻,一种强烈的疲惫和渴望涌上心头。他需要那个有灯光、有汤羹、有妻儿等待的港湾,哪怕只是片刻的安宁。
他拨通电话,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清秋,我这边快结束了。汤……还热着吗?”
电话那头,沈清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和温柔:“一直给你温着呢。湛湛刚睡着,梦里还在咂嘴呢。”
“等我回来。”
挂断电话,林辰深吸一口气,望向窗外沉沉的夜幕。风雨欲来,风声鹤唳。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也无路可退。无论是为了这座城市的未来,还是为了守护身后那个小小的、温暖的家,他都必须在这条布满荆棘的权路青云上,继续走下去。
而下一场风暴,或许就隐藏在那看似合规的“基因研究”之中,隐藏在海州港规划表决的投票器上,也隐藏在那通指向省发改委的异常通讯记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