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将计就计
孙启明副局长被匿名举报的事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能源联盟内部及相关的部委圈层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各种猜测、观望甚至幸灾乐祸的低语,在暗地里流传。
林辰对此的反应,却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可以说是按兵不动。他一方面通过正式渠道,表达了对组织调查程序的完全信任和对孙启明个人的支持,另一方面,却并未动用他“特别经济顾问”的身份或其他人脉去施加影响,干预调查进程。这种姿态,在有些人看来,是明哲保身,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放弃”。
联盟内部,几位核心成员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的分化。李泽明依旧沉稳,私下对林辰表示“相信组织,静观其变”;而赵宏斌脸上的笑容则淡了许多,在后续的沟通会议上,言语间多了几分谨慎和保留,显然是在重新评估联盟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
林辰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潜渊”小组的调查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们并未执着于追查那封几乎不可能溯源的匿名信本身,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孙启明子女在海外接收资助的具体渠道,以及孙启明过往经手项目中,所有可能与联盟成员企业产生关联的审批环节细节上。这是一种反向溯源,目的是找出举报信炮制者所依赖的信息来源,以及他们可能安插或利用的内部环节。
几天后,初步结果出炉。资助渠道最终指向一个与“东方瑰宝基金”存在间接资金往来的慈善机构,而信息泄露的源头,则高度怀疑是孙启明所在部门内部,一个负责档案整理和数据录入的基层职员。该职员近期消费水平异常提升,且与一个被“潜渊”标记为可疑的社交账号存在联系。
“果然是他们。”林辰在听取汇报时,眼神冰冷,“手段还是老一套,金钱收买,制造污点。目的是拖延、分化。”
“老板,是否需要控制那名职员,切断信息源?”副组长请示。
“不。”林辰抬手制止,“暂时不要动他。不仅不动,我们还要‘帮’他们一把。”
会议室里几位核心下属都露出疑惑的神色。
林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对手想用孙启明事件来迟滞我们的步伐,制造内部分裂。那我们就将计就计。”
他在白板上画下几个关键点:
1. 示弱以骄敌: 继续维持目前“消极应对”的外部姿态,甚至可以让与孙启明关联的部分非核心审批流程,出现一些“合乎情理”的迟滞。让对手认为他们的计策正在生效,联盟陷入内部麻烦。
2. 信息投喂: 通过那名被监控的基层职员,以及穆勒教授助手那条线,向对方传递经过精心筛选的“内部信息”。内容要半真半假,核心是渲染联盟因孙启明事件产生的“短暂困难”和“人心浮动”,并暗示林辰正在忙于内部维稳和公关,暂时无暇他顾。
3. 引蛇出洞(第二幕): 对手一旦认为我们内部出现问题,外部压力减轻,他们很可能就会放松警惕,或者为了扩大战果而采取更激进的行动。无论是进一步在联盟内部制造事端,还是在外部资源争夺上露出破绽,都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要让对手相信,他们这步棋走对了,而且效果显着。”林辰放下笔,目光扫过众人,“让他们从隐蔽处走出来,走到我们能更清楚观察和打击的位置上。”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林辰之前的“不作为”背后,隐藏着如此深远的意图。
“另外,”林辰补充道,“对孙启明局长的保护和支持要转为暗中进行,确保他和他家人的绝对安全,并让他了解我们的全盘计划,取得他的理解和配合。他是我们值得信任的同志,不能让他寒心。”
计划迅速布置下去。联盟外部看似风波不息,内部却在林辰的掌控下,开始了一场精密的“表演”。
几天后,反馈迹象开始出现。
“西格玛资源”在非洲另一处关键矿权的竞标中,姿态重新变得强硬起来,报价更具攻击性,似乎认定林辰方面因内部分心,资金和决策效率下降。
而通过被控制的渠道传回的消息也显示,“公爵”的网络对联盟“内部矛盾”的报告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要求提供更多关于其他核心成员“潜在弱点”的信息。
鱼儿,正在试探着游向更浅的水域。
一天深夜,林辰接到顾凡从冰岛实验室发来的加密通讯。顾凡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老板,按照您的指示,我们调整了‘冰焰’二号样本的公开测试参数,模拟出一种‘性能不稳定’、‘衰减过快’的假象。刚刚监测到,有三个之前从未出现过的Ip地址,在试图渗透我们对外公开的、用于迷惑对手的次级数据库,查询的关键词正是‘冰焰二号衰减数据’!”
林辰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真实的弧度。
技术上的“鱼饵”也生效了。对手不仅相信了联盟陷入内部麻烦的烟雾弹,甚至开始急于获取他们认为是“真实”的技术缺陷数据,企图抓住这个“宝贵”的窗口期。
“很好。”林辰赞许道,“继续按计划进行,适当‘泄露’一些他们想看到的‘问题数据’。让他们好好‘研究’。”
挂断通讯,林辰走到窗边,夜色浓郁。
孙启明事件这步棋,对手本以为将军,却不知反而让他看清了更多的棋盘脉络,甚至为他创造了诱敌深入的机会。
他将计就计,布下的是一个更大的局。
现在,只等对手按捺不住,走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届时,他将不再只是被动防御,而是能发出致命一击。
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一次,林辰要做的,是驾驭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