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曼那顿心照不宣的晚餐,像一缕清风,短暂地吹散了林峰心头的阴霾。餐厅雅致安静,灯光柔和,食物精美,两人聊工作,也聊些无关紧要的闲话,气氛微妙而融洽。苏曼卸下了部分工作中的清冷,偶尔流露的浅笑和倾听时的专注,都让林峰感到一种难得的放松。他送她回家,在小区门口,夜风轻拂,两人对视片刻,一切尽在不言中。关系的突破,只差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但林峰清楚,温情脉脉解决不了现实的困境。工地冲突的后续,以及袁家无处不在的掣肘,让他迫切需要新的破局力量,尤其是在司法领域,一个能厘清是非、守住法律底线的盟友。
几天后,关于旭日科技园区冲突事件的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辖区派出所给出的最终结论依然是“社会闲散人员寻衅滋事,主要人员仍在追查中”,对背后的指使者讳莫如深。而网络上经过精心剪辑、突出林峰“动手”片段的视频,虽然被李锐团队压制了一部分,但仍在一些小圈子里流传,试图给他贴上“暴力官员”的标签。
这天上午,林峰接到省高院王副院长打来的回电。
“林主任啊,你上次咨询的那个关于重点工程项目法律保障的问题,我觉得很有代表性啊。”王副院长声音洪亮,带着官场上常见的热情,“正好,我们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的陈曦法官,是处理这类经济纠纷和侵权案件的专家,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要不,我安排一下,你们找个时间当面聊聊?她也正好有些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的调研课题,需要听听你们经济主管部门的意见。”
王副院长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完全是正常工作交流的口吻,但林峰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这是对方接过了他抛出的橄榄枝,并且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接触对象——陈曦法官。
“那太好了!感谢王院长支持!”林峰语气恳切,“我们确实需要法院专业的指导。您看陈法官什么时候方便?我们随时配合。”
时间定在了第二天下午,地点就在省高院附近的一家僻静茶室。这是林峰提议的,他觉得在非正式场合交流,可能更容易触及实质。
茶室装修古朴,格栅窗外竹影摇曳,室内飘着淡淡的檀香和茶香,环境清幽,与法院庄严肃穆的氛围截然不同。林峰提前到了片刻,选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
陈曦准时到来。她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职业装,没穿法袍,少了几分法庭上的威严,多了几分知性干练。她约莫三十四五岁年纪,五官清秀,眼神明亮而锐利,看人时带着一种职业性的审视,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内核。她步履从容,走到林峰对面坐下。
“陈法官,您好,我是林峰。冒昧打扰了。”林峰起身,主动伸出手,态度谦和。
“林主任,久仰。”陈曦与他轻轻一握,手微凉,力道适中,声音清晰而冷静,不带多余情绪。“王院长已经跟我说了情况。”
服务员送上泡好的龙井,碧绿的茶汤在白瓷杯中微微荡漾。林峰没有绕太多圈子,直接将工地冲突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调查遇到的“阻力”和网络上隐晦的攻击,用客观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流露个人情绪,只是陈述事实。
陈曦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林峰脸上,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实性和隐含信息。她的专注让林峰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其重视事实和逻辑的人。
“……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林峰说完,看着陈曦,“从法律角度看,陈法官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最有效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项目正常秩序?”
陈曦放下茶杯,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姿态端正。她沉吟片刻,开口问道:“林主任,你们固定下来的监控录像和工人证言,是否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能够清晰证明对方是主动寻衅,且存在现实的人身威胁,您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范畴?”
“证据是完整的,录像角度清晰,证言也能相互印证。”林峰肯定地回答。
“那就好。”陈曦点点头,“对于基层执法单位调查不力的问题,你可以通过正式渠道,比如向市公安局督察部门或者市委政法委,反映情况,并提出督办申请,要求限期查明幕后指使者。这是你们的权利,也是督促依法行政的必要程序。”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至于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证据保全,并视情况发出律师函,或者直接提起名誉权诉讼。法律是讲证据的,模糊的视频片段和臆测性言论,在法庭上不堪一击。”
她的建议非常具体,直指要害,完全从法律程序出发,没有任何空话套话。
“陈法官一席话,真是拨云见日。”林峰由衷说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佩服神色,“我们之前只想着如何应对,倒是忽略了这些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武器。”他适时地给对方戴了顶高帽。
陈曦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算是回应了他的称赞,但眼神依旧冷静。“林主任过奖了,这只是基本的法律程序。不过……”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林峰,“恕我直言,这类事件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对方选择用这种手段,说明在经济和行政层面的博弈可能已经难以占到便宜,所以才试图用盘外招来扰乱视线,施加压力。林主任最近在推动的工作,是否触及了某些……比较强大的利益集团?”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直接,也相当敏锐。林峰心中暗赞,这位陈法官不仅懂法,对现实的权力博弈也看得透彻。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苦笑了一下,带着几分无奈:“陈法官目光如炬。不瞒你说,最近确实遇到不少阻力,从部委层面的质询,到招商引资的莫名中断,再到这次工地的冲突,一环扣一环。说到底,可能还是因为我们想做的事情,打破了一些固有的格局吧。”
他没有点名袁家,但意思已经传达过去了。
陈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具体是哪些利益集团,而是将话题拉回了法律层面:“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坚守法律的底线。所有的博弈,都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只有自身立得正,程序走得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她又就几个具体的法律风险点和应对策略,给了林峰一些非常专业的建议,听得林峰频频点头。这次交流,让他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把锋利而精准的手术刀,可以用来解剖眼前的迷局。
谈话接近尾声,林峰诚恳地说道:“陈法官,今天真是受益匪浅。以后在相关法律问题上,可能还要多向您请教。”
陈曦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站起身,依旧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林主任客气了,分内之事。有什么法律上的疑问,可以通过正常的工作渠道联系。”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声音似乎放缓了些,“维护公平的营商环境,法院也责无旁贷。”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挺拔而独立,林峰端起已经微凉的茶,一饮而尽。茶味虽淡,回甘却悠长。陈曦的出现,如同在错综复杂的战局中,为他点亮了一盏遵循规则明灯。这位新的盟友,或许将在他接下来与袁家的对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