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的余温尚未散尽,紫禁城朱红宫墙上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一场因骄纵与贪婪引发的雷霆之怒,便骤然劈开了表面的平静。
风暴的中心,是三皇子萧景琛。这位素来得宠、母族显赫的皇子。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却触动了帝王最敏感的神经。王振为讨好三皇子,不仅引诱其沉溺于声色犬马,更仗着皇子权势,纵容甚至唆使其麾下爪牙,以各种名目强行圈占京郊良田、勒索商户,手段酷烈,闹得民怨沸腾。最终,在一场与民争利的冲突中,三皇子府上的恶奴失手打死了一名阻拦的老农之子。人命关天,苦主舍命告到了顺天府,消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一路捅到了御前。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结冰。
皇帝萧靖禹面色铁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龙案之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吓得殿内侍立的宫人齐齐一颤,跪伏在地。
“孽障!这个孽障!”皇帝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气急了,“朕让他读书明理,让他观摩政事,他倒好!竟学得如此骄横跋扈,视人命如草芥!”
“这个逆子!”皇帝的怒吼声震得殿梁仿佛都在嗡鸣,“朕让他开府建牙,是望他体察民情,知晓稼穑艰难!他倒好!竟纵容豪奴,行此等恶霸行径,视朕的子民如猪狗!还有王振!那个杀才!朕让他好生辅佐皇子,他就是这般辅佐的?!把他辅佐成了横行市井的纨绔恶霸?!”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噗通跪倒一地,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
“徐世杰!”皇帝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利箭,射向垂手侍立在御案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大伴”。
徐世杰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老奴在。”他神色沉静,仿佛并未被天子的震怒所波及,但微微低垂的眼睫掩住了眸中所有情绪。
“朕让你执掌司礼监,提督东西两厂,监察内外,你就是这么给朕监察的?!”皇帝的声音带着冰冷的质问和前所未有的失望,“景琛身边藏着这么一条祸国殃民的恶犬,你就毫无察觉?!任由其坐大,直至酿出此等人命关天的大祸?!”
徐世杰当即跪倒在地,声音沉稳却带着请罪的姿态:“老奴失职,请陛下重罚。然王振此人,狡诈异常,其恶行多借三殿下之名而行,隐匿极深。且东西厂事务繁杂,老奴精力有限,确有不查之过,以致其坐大至此,酿成今日之祸,老奴…万死难辞其咎。”他并未过多辩解,坦然承认失职,却也将王振的狡猾和三皇子自身的不端轻轻点出,言语分寸拿捏得极准。
皇帝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显然也知道不能全然怪罪徐世杰。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滔天怒火,声音森寒如铁:“传朕旨意:三皇子萧景琛,行为失检,御下不严,纵奴行凶,即日起禁足景阳宫,无朕旨意,不得擅出!闭门思过,将《太祖训》、《孝经》给朕抄写百遍!好好想想何为君,何为臣,何为民!”
“是。”徐世杰应下。
“至于王振…”皇帝眼中杀机毕露,但身为帝王,他需权衡利弊。王振毕竟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直接拿下恐引朝局动荡,且还需顾及皇家颜面。“此獠罪大恶极,惑主乱政,绝不能轻饶!给朕彻查!将他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给朕一件件、一桩桩,都挖出来!尤其是此番人命案,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所有涉案人犯,无论涉及谁,一律严惩不贷!朕倒要看看,这奴才的胆子,到底是谁给的!”
“老奴遵旨!”徐世杰叩首领命,眼底深处一丝精光稍纵即逝。皇帝这番既要严惩又要“彻查”的命令,正合他意,给了他极大的运作空间。
“去吧。朕要尽快看到结果。”皇帝疲惫地挥了挥手,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徐世杰躬身退出养心殿,脸上的平静瞬间化为一片冰冷的肃杀。他径直回到司礼监直房,挥退众人,命沈玠过来伺候,很快,沈玠便被心腹太监悄无声息地引至。
值房内烛火昏暗,只映照出徐世杰半张晦明不清的脸。他将皇帝的口谕,特别是关于严查王振的部分,言简意赅地告知了沈玠。
“陛下的意思,你明白了?”徐世杰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
沈玠垂首恭立:“奴婢明白。王振罪大恶极,必须严惩。”他心中浪潮翻涌。
“王振树大根深,动其根本非一日之功。”徐世杰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在寂静的房中格外清晰,“需循序渐进,先剪其羽翼,断其爪牙。东厂理刑百户孙淼,是王振的一条忠犬,替他办过不少脏事,此次三皇子府恶奴打死人命,其中牵线搭桥、压下初期风声的,似乎也有他的影子。此人,可作为突破口。”
沈玠心念电转。孙淼!正是他上次去东厂查漕粮案时,那个试图敷衍了事、背后显然有鬼的档头!
“掌印明鉴。”沈玠恭敬道,“孙淼确是王振心腹,且贪财好利,手脚素来不干净。只是…其人狡猾,寻常罪证恐难一击致命,若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哦?”徐世杰抬眼看他,昏黄烛光下,目光深邃难测,“依你之见,该如何?”
沈玠略一沉吟,脑中过往在西厂的见闻、在司礼监所学、以及这些时日对东厂人事的观察了解,迅速汇聚、编织成一个清晰的计划。他压低声音,条理清晰地陈述:
“回掌印,孙淼此人,虽贪财,却极是谨慎,直接构陷恐被其反咬,且易引王振警觉。然其有一致命弱点:其侄子孙耀宗,现任西城兵马司副指挥,此獠仗其叔父权势,横行市井,包揽讼事,收受贿赂,甚至暗中放印子钱,逼死过人命,只是以往都被孙淼动用东厂势力强行压了下去。此事,东厂旧档中或有意无意留存蛛丝马迹,西厂…那边或许也曾有过风声。”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冰冷彻骨的算计:“如今陛下正值盛怒,下旨严查王振一党。吾等或可…从此处入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必直接动孙淼,先以其侄罪行为引,寻一位与王振素无瓜葛、甚至略有龃龉的御史,上本弹劾孙耀宗。陛下正在气头,见此涉及‘逼死人命’、‘仗势欺人’的奏章,必会龙颜愈怒,下令严查。”
“届时,无论此案由东厂还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掌印皆可暗中掌控,务必坐实孙耀宗之罪,并将其所作所为与孙淼之包庇纵容紧密关联。孙淼为保其侄,定然会千方百计动用东厂关系干涉、掩盖,甚至不惜伪造证据、威逼利诱苦主证人。只要他动了…便是授人以柄。干涉司法,包庇亲属,欺瞒圣上,哪一条都够他抄家掉脑袋。若再能从中顺势挖出些他往日替王振办的那些见不得光的脏事…数罪并罚,便是王振,也绝不敢再保他!”
沈玠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寻常公务,但其中蕴含的谋略却精准狠辣至极!他完美地利用了皇帝当前的怒火、官场的规则、人性的弱点以及派系间的矛盾,设计了一个环环相扣、几乎让孙淼无法逃脱的死亡陷阱。每一步都算计得恰到好处,既有效打击了目标,又最大限度地隐藏了自身,还将皇帝的意志作为最锋利的刀。
徐世杰静静地听着,昏黄的烛光在他脸上跳跃,看不出丝毫喜怒。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孙耀宗之事,你从何处得知?东厂旧档隐秘,你又如何能肯定必有蛛丝马迹?”
沈玠心中一凛,立刻躬身,姿态谦卑至极:“奴婢惶恐。奴婢昔日…在西厂时,偶有听那些档头、番役酒后失言,提及孙耀宗放贷逼死人之事,当时只当是闲谈吹嘘,未敢深信,亦不敢探听。至于东厂旧档…奴婢只是妄加揣测,想着若真有此事,以东厂之能,纵是孙淼有意掩盖,但经手之人众多,归档记录或难免疏漏…一切皆需掌印明察决断。奴婢愚见,狂妄之言,请掌印恕罪。”他将一切信息源归于“偶然听闻”和“妄加揣测”,绝口不提自己可能私下动用过任何手段调查,更将最终决定权和所有功劳都归于徐世杰。
徐世杰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低笑:“呵…偶然听闻…妄加揣测…便能将前因后果、官场关节、人心算计都剖析得如此透彻,连后续如何引蛇出洞、如何借力打力都算计得清清楚楚…”
他站起身,走到沈玠面前,枯瘦的手掌拍了拍沈玠的肩膀:“孺子可教。”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这三个字,已是极大的肯定。“心要狠,手要稳。这宫里,慈悲活不长。你,很好。”
沈玠立刻跪倒在地:“皆是掌印教导有方,奴婢方能窥得一丝门径。一切皆凭掌印做主,奴婢愿为掌印效犬马之劳!”他将所有功劳和自身定位,都牢牢系在徐世杰身上,姿态卑微到了尘埃里。
“起来吧。”徐世杰转身坐回椅中,“就按你说的办。弹劾的奏章,咱家会让人去写。东厂和锦衣卫那边,咱家也会安排。你…从旁协助,将你所知的、关于孙家叔侄的那些‘偶然听闻’,都仔细想想,提供上来。记住,要快,要准。”
“是!奴婢遵命!”沈玠沉声应道。他知道,这是徐世杰对他的又一次考验,也是他真正踏入核心圈层的契机。
接下来的几日,沈玠几乎不眠不休。连日筹谋,精神高度紧张,使得他眼下乌青愈发明显,但他却仿佛不知疲倦。他凭借超凡的记忆力和在西厂底层挣扎时锻炼出的、对信息碎片的本能捕捉与拼接能力,将过去那些零碎的、看似无用的听闻,逐一回忆、梳理、验证、串联。
他通过绝对可靠的小禄,将一条条精准的线索——孙耀宗常放印子钱的地点、可能知情的苦主姓名、曾被孙淼打压过的原西城兵马司吏员、甚至东厂档案库中可能存放相关卷宗的大致区域——秘密呈交给徐世杰。
徐世杰则运筹帷幄,不动声色地调动着资源。一份弹劾西城兵马司副指挥孙耀宗贪赃枉法、纵容恶奴、放贷逼死人命的奏章,很快通过一位素以刚直闻名的御史递了上去。
果然,正如沈玠所料,正值盛怒的皇帝见到奏章,尤其是再次看到“逼死人命”字样,瞬间龙颜震怒,新账旧账一起算,朱批“彻查!严惩不贷!”,字迹凌厉,透纸背。
案件很快被交由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徐世杰暗中运作,指派了亲信之人主理此案。有了沈玠提供的精准“弹药”,锦衣卫雷厉风行,迅速查实了孙耀宗的多项罪名,并且顺藤摸瓜,所有证据都隐隐指向其叔父孙淼的包庇与纵容。
孙淼果然如沈玠预料的那般,心急如焚,开始疯狂活动。他利用东厂权势向锦衣卫施压,威胁利诱苦主和证人改口,甚至试图伪造证据为其侄脱罪。
然而,他的一切动作,早已在徐世杰和沈玠的预料与监控之中。他每动一步,都留下了更多的罪证和把柄。徐世杰看准时机,以“干涉司法、欺君罔上、败坏东厂纲纪”为由,直接下令东厂内部彻查孙淼。
墙倒众人推。王振见状不妙,为求自保,竟也选择了弃卒保帅。东西两内部其他派系、以及早已对孙淼不满之人纷纷落井下石,提供更多证据。
最终,孙耀宗罪证确凿,被判斩立决。孙淼自身也被查出多年来贪赃枉法、构陷忠良、为王振办过多件阴私之事的铁证,被削职查办,抄没家产,投入诏狱等候最终发落。王振在东厂内部的重要羽翼被狠狠斩断一肢,势力遭受重挫,一时间气焰大为收敛,行事低调了许多。
消息传回司礼监,徐世杰看着手中关于此案最终处理的呈报,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满意神色。他对身旁的心腹太监淡淡道:“去,将此事结果,回禀太子爷知晓。”
东宫之中,太子萧景钰得知此事全过程,尤其是得知其中关键环节竟多有沈玠的谋划之功时,把玩着手中温润的玉扳指,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很好。徐伴伴果然慧眼识人,调教有方。这沈玠…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却又知进退,懂分寸…倒真是把难得趁手的好刀。不枉孤当初顺手推了这一把。”
而此刻的沈玠,正如同往常一样,安静地侍立在司礼监直房的外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外界的一切风波、一切的赞赏与惊涛骇浪都与他无关。只有微微低垂的眼睫下,眸光最深处,闪过一丝冰冷而坚定的决绝。
王振… 必须倒下… 不仅仅为了自保。 更是为了…扫清那可能玷污皎月的尘埃。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前方的路,将更加腥风血雨。而他,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