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旬包裹”的典型组合
“一旬包裹”指干支同属一旬(十天干为一旬,每旬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前十位,后两位为“空亡”),形成“贵气被同一旬包裹护持”的结构,例如:
1. 甲子(年柱)见癸酉(时柱):
甲子属“甲子旬”(甲子至癸酉共十位天干),该旬空亡地支为戌、亥。
癸酉为旬内最后一位(癸为十天干末位,酉为地支第十位),与甲子同旬,无空亡阻隔,象征“贵气首尾相顾”。
2. 甲寅(年柱)见癸亥(时柱):
甲寅属“甲寅旬”(甲寅至癸亥共十位天干),该旬空亡地支为子、丑。
癸亥为旬内最后一位,与甲寅同旬,形成“阳干起始与阴干收尾相包裹”,贵气聚而不散。
二、贵显层级与气脉逻辑
1. “月日胎俱包年时中”的极致贵显:
若月柱、日柱、胎元(出生前一月干支)均被年柱与时柱的旬所“包裹”(即同属一旬),则为“三重包裹”,贵显尤甚。
例:年柱甲子(甲子旬)、时柱癸酉(甲子旬),月柱戊辰、日柱辛未、胎元壬戌(均属甲子旬,壬戌为旬内第九位,未逢空亡),形成“年时包裹月日胎”,象征“贵气从出生根基(胎元)到人生各阶段(月日时)均被同一旬护持”,贵显而福寿绵长。
2. 多干支同旬的贵显叠加:
若四位(四柱)、五位(四柱+胎元)、七位(四柱+胎元+命宫等)均同属一旬,称为“全旬包裹”,贵显层级极高:
二十四统三十六位:暗指六十甲子中,每旬统摄十二地支中的十位(二十四可能为误,实为每旬十位地支),三十六位或指三十六旬(六十甲子分六旬,每旬十位,共六十位),核心是“干支在旬内完整无缺”。
大衍虚一:源自《周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此处象征“旬内干支虽虚一(空亡两位),但关键干支(如财官印食)恰在旬内‘得用’,形成‘虚而有实’的贵显气脉”。
3. 贵神配合的关键作用:
若年柱与时柱的财星、官星、印星、食神(十神),或禄存、天马、天乙贵人(神煞)同属一旬,且无空亡破坏,则“贵气纯粹而集中”,必为“大贵之命”:
例:年柱甲子(甲禄在寅,寅属甲子旬内)、时柱癸酉(癸水为甲木正印,印星在旬内),若月柱见庚午(午为甲木伤官,属甲子旬内),时柱癸酉带天乙贵人(甲戊庚贵人在丑未,若丑未属旬内),则“十神与贵神同旬”,贵显于“官贵清显、财印相生”。
三、核心命理解析
1. “旬空”的辩证意义:
同一旬内的地支为“有气”,空亡地支为“无气”。
若贵神(财官印食、贵人)在旬内,象征“贵显有根,气脉贯通”;若逢空亡,则“贵气虚浮,难以落实”。
如甲子旬中,戌亥空亡,若官星为戌土(空亡),则“官贵虚而不实”;若官星为申酉金(旬内),则“官贵有气,贵显可待”。
2. “包裹”的气脉贯通原理:
一旬如同一“气脉单元”,干支同旬象征“贵显要素在同一时空维度内呼应”,如“年柱为贵显源头,时柱为贵显归宿,月日为贵显过程,同旬则首尾相连,过程顺畅”。
若跨旬(如年柱甲子属甲子旬,时柱甲戌属甲戌旬),则“气脉断裂”,贵显多有波折;若同旬包裹,则“贵显一气呵成,无中途阻隔”。
3. 与其他贵格的协同效应:
“一旬包裹”可与“连珠格”(干支连续)、“合会局”(三合三会)叠加,形成“贵显集群效应”。
例如:
年柱甲子、月柱乙丑、日柱丙寅、时柱丁卯(甲子旬内连珠),同时寅卯辰会木局(若属旬内),则“贵显层次超越普通格局”,主“位极人臣,富可敌国”。
翻译要点
术语具象化:
“一旬”明确为“十天干对应的地支组合,含空亡规则”,举例甲子旬空亡戌亥、甲寅旬空亡子丑。
“胎元”注释为“出生前一月干支,象征先天根基”,“大衍虚一”衔接《周易》概念,解释为“旬内关键干支得用,空亡不碍贵显”。
逻辑链条补全:
解释“为什么同旬贵显”:贵神在旬内则“气脉贯通、无空亡耗散”,如“财星在旬内,财富实至名归;官星在旬内,官贵有实权”。
区分“四位、五位、七位”:四位指四柱,五位加胎元,七位加命宫等,强调“包裹范围越广,贵显越重”。
案例细节化:
拆解甲子-癸酉、甲寅-癸亥的旬属关系,点明“旬内无空亡,贵气首尾相护”。
补充十神与神煞同旬的具体例子(如甲木见癸酉为正印在旬内),增强命理实践指导意义。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一旬包裹”是传统命理学中判断贵显格局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干支同属一旬的结构,分析命局中贵气的集中与连贯性。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核心定义与结构特征
1. 一旬的时空属性
以十天干为一周期(如甲子旬、甲寅旬等),每旬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前十位,后两位为“空亡”(如甲子旬空亡戌亥)。
若四柱(年、月、日、时)或关键干支(如年时、月日)同属一旬,形成“首尾相顾”的包裹之势,称为“一旬包裹”。
2. 典型组合示例
旬首与旬尾呼应:如年柱甲子(甲子旬首)与时柱癸酉(甲子旬尾),或年柱甲寅(甲寅旬首)与时柱癸亥(甲寅旬尾),象征贵气从起始到归宿均被同一旬护持。
多干支同旬叠加:若四柱、胎元(出生前一月干支)甚至命宫等七位干支均属一旬,称为“全旬包裹”,贵显层级极高。
二、贵显条件与气脉逻辑
1. 贵神得用为关键
若旬内包含财官印食(十神)或禄马、贵人(神煞),且无空亡破坏,则贵气纯粹集中。
例如:
年柱甲子(甲禄在寅,寅属甲子旬内)与时柱癸酉(癸为甲木正印,印星在旬内),若月柱见庚午(午为甲木伤官,属甲子旬),则“十神与贵神同旬”,主官贵清显。
2. 气脉贯通原理
同一旬内的干支象征“时空维度连贯”,贵气如“气脉单元”首尾相连,无中途阻隔。
若跨旬(如年柱甲子、时柱甲戌分属不同旬),则“气脉断裂”,贵显多波折;若同旬包裹,则“贵显一气呵成”。
3. 空亡的辩证影响
贵神逢空亡:如官星落在旬空地支(如甲子旬中戌亥空亡,若官星为戌土),则“官贵虚浮,难以落实”。
忌神逢空亡:若凶神(如七杀)在空亡,则反为吉兆,象征“凶气消散”。
三、贵显层级与实践应用
1. 层级划分
基础包裹:年时或月日同旬,主衣食丰足、地位稳定。
三重包裹:月日胎元均被年时旬包裹,贵显尤甚,主福寿绵长。
全旬包裹:四位、五位或七位干支同旬,叠加“二十四统三十六位”(暗指干支在旬内完整无缺),再逢贵神配合,必为“大贵之命”,可位极人臣。
2. 与其他贵格的协同
连珠格:如年柱甲子、月柱乙丑、日柱丙寅、时柱丁卯(甲子旬内连续),贵显层次超越普通格局。
合会局:若同旬干支构成三合(如寅卯辰会木局),则“贵显集群效应”显着,主富可敌国。
四、理论根源与命理意义
1. 时间连贯性的哲学基础
源自《周易》“大衍之数”思想,强调“虚一而得用”——旬内虽有空亡两位,但关键干支得用,反成“虚中求实”的贵显气脉。
例如:
甲子旬中,戌亥空亡,若财星为申酉金(旬内),则“财富实至名归”;若财星为戌土(空亡),则“财禄虚浮”。
2. 传统命理学的核心逻辑
通过“一旬包裹”的结构分析,体现了“贵显贵乎气脉连贯、贵神无缺”的思想。
其价值在于为命理实践提供了“时间维度连贯性”的判断标准,与“空间维度”的五行生克共同构成完整的命理体系。
总结:“一旬包裹”通过干支同旬的时空连贯性,结合贵神得用与空亡辩证,构建了贵显格局的判断框架,是《三命通会》中“贵气集中”理论的重要实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