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龙王降完雨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返回龙宫,而是径直前往了天庭。
想到李安让自己降雨前去找西海龙王,让他帮忙去敲天庭的混沌钟,因为玉皇大帝也是陷害自己的人,必须把事情闹大。不然自己肯定没有活路。
混沌钟声,自天庭最深处炸裂开来。
钟声就是警号,是天庭最高等级的召集令。
无论仙班排位高低,无论洞府如何幽深僻远,但凡位列仙籍者,皆被这穿越时空的浩荡钟鸣所牵引。
霎时间,万千道流光自四面八方汇聚,如百川归海,划破迷蒙的云路,齐齐投向那至高无上的核心——凌霄宝殿。
仙官们神色肃穆,脚下祥云疾驰,衣袂翻飞间带起片片霞光,却又在触及殿门威严的瞬间收敛了所有光华。
他们按品级鱼贯而入,步履轻捷如踏云端,不敢有丝毫喧哗。
方才还空旷肃穆的凌霄殿,转瞬便被填满。仙气缭绕中,众仙依序排列,垂手侍立,目光低垂,只余下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在万丈穹顶之下无声地流淌。
玉帝高踞于九龙盘绕的御座之上,冕旒垂下的十二串白玉珠微微晃动,遮挡了他此刻眼底深处翻涌的惊涛骇浪。
他刚刚提起御笔,饱蘸了朱砂的笔锋正悬停在斩龙台的旨意之上,墨迹未干,杀机凛冽。
他本意是要快刀斩乱麻,将这不知天高地厚、胆敢篡改御旨降雨点数的孽龙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混沌钟声,却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硬生生扼住了他落笔的杀伐。
玉帝的指尖在冰冷的御座扶手上微微蜷缩了一下,旋即松开,面上却是古井无波。
他目光如电,扫过殿下鸦雀无声的群仙,最终落在大殿门口被天将引领进来的西海龙王身上。
声音不高,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穿透了死寂的大殿:
“西海龙王敖闰。”
被点名的西海龙王身躯一颤,疾趋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光可鉴人的云石地面,额头触地:“臣……臣敖闰叩见陛下!”
“混沌钟,非天地剧变、三界倾危不得轻响。”玉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每个字都像冰珠砸落玉盘,“你,为何敲钟?”
敖闰头埋得更低,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在寂静中被无限放大:“回……回禀陛下!臣……臣是替妹夫泾河龙王所敲!他此刻……此刻就在南天门外候旨!他说他位卑职小,无诏不敢擅闯凌霄,更无法面陈冤屈于陛下天听之前,万般无奈之下,才……才恳求臣代为敲响混沌钟,惊扰圣驾,臣……臣万死!”
“哦?”玉帝的眉梢几不可查地挑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他倒有自知之明。喊冤?他有何冤可喊?朕正要降旨拿他问斩!他公然违抗朕的降雨旨意,篡改时辰点数,铁证如山,还有何冤枉可诉?”
“玉帝,泾河龙王有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西海龙王回道
玉帝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泾河龙王难道真的有证据?如果真是如此,那事情可就复杂了。
然而,此时天庭之上,众多神仙和官员都在场,他也不好直接将众人赶走。毕竟,这件事情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若是此时将他们遣散,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议论。
玉帝略作思考,决定还是先听听泾河龙王怎么说。于是,他沉声道:“来人,把泾河龙王带上来!”
殿门处金光一闪,两名金甲神将押着一位龙首人身的身影,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进来。
正是泾河龙王。
他步履蹒跚抬头看向玉帝
“罪臣泾河龙王敖广,叩见玉帝陛下!”
玉帝俯视着底下的泾河龙王,缓缓开口,声音平稳无波,却蕴含着无形的重压:“泾河龙王,你违抗御旨,篡改降雨时辰点数,致使下界生灵涂炭,此乃弥天大罪!西海龙王言你有冤情,还敲响了混沌钟……你,有何话说?又有何证据?”
“陛下!臣冤枉!臣并非抗旨不遵,而是……而是有人假传圣旨,意图置臣于死地!”
泾河龙王拿出来‘留影鉴’立马出现一道虚影,虚影正播放着宣传旨意的场景:
“泾河龙王接旨!”仙官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龙王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泾河龙王,恭聆圣谕!”
传旨仙官展开圣旨:
“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敕曰:今日长安地界,特命尔泾河龙王,即刻行云布雨!降雨时辰: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落雨,未时雨足!降雨点数:共得水三尺四寸整!不得有误!钦此!”
留影鉴中的景象清晰无比,仙官威严的声音、圣旨上金光熠熠的文字、泾河龙王恭敬接旨的姿态,都纤毫毕现地展现在整个凌霄宝殿所有仙官面前。
当那“三尺四寸整”的字样清晰地烙印在众仙眼中时,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和极低沉的议论嗡鸣!
铁证!这简直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留影鉴乃天庭记录重要事件的仙器,其影像蕴含一丝时空法则,极难伪造。
它所展现的,正是龙王接到的“圣旨”内容,与他所执行的降雨点数完全一致!
泾河龙王挺直了染血的脊梁,眼中燃烧着希望与愤怒交织的火焰,声音洪亮地回荡在死寂的大殿:“陛下!留影为证!臣奉旨而行,降雨三尺四寸,分毫不差!何来篡改时辰点数之说?又何来违抗御旨之罪?臣是被奸人构陷!这留影鉴,便是臣的清白!”
无数道目光,带着惊骇、同情、难以置信,齐刷刷地转向御座之上的玉帝。这证据太直接,太有力了!难道……玉帝的旨意真的被篡改了?或者……更可怕的念头在少数敏锐仙官心中一闪而过……
西海龙王敖闰也惊愕地抬起头,看着那留影鉴中的景象,又惊又喜,仿佛看到了妹夫沉冤得雪的曙光。
然而,高踞九龙御座之上的玉帝,冕旒珠帘后的面容依旧沉静如渊。他没有看留影鉴,那双深邃如寰宇的眼眸,只是静静地、带着一种审视万物般的漠然,俯视着下方激动申辩的泾河龙王。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