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五级天赋要想升级,需要十万经验,吴国华估计,没有五年左右,恐怕不可能凑齐。
国华!三叔吴文武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快来看灵稻!
吴国华眼前一亮,快步向外面的良田跑去。
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数十亩良田里,金灿灿的稻穗低垂着头,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二十多株稻子,稻穗呈现出罕见的玉白色,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一阶中品灵稻!吴国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穗。稻粒饱满圆润,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比他前世见过的任何大米都要晶莹剔透。
【一阶中品灵稻特性:生长期四个月,蕴含较多灵气】
太好了!三叔搓着手,眼中满是兴奋,有了这灵米,咱们的修炼速度又能快上一截!
吴国华点点头,目光扫过整片稻田。灵稻虽然产量只有五百斤左右,但价值不可估量。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五级天赋加持下,这些灵稻从播种到成熟只需要短短三个半月!
三叔,你突破到七品了?吴国华突然注意到三叔的气息比前几日更加浑厚。
吴文武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昨晚刚突破。你祖父和你爹他们也就这半个月的事。
“我们回家去吧。这里交给金虎看着就行了。”吴国华摸了摸身边有一人高的金斑虎的脑袋,对吴文武说。
“也是该回去了,你这次来芋河谷都一个多月了,你娘都念叨好几次了。”三叔笑着说。
两人施展草上飞,快如闪电一般从芋河谷赶回吴家村,二十里路程只用了十多分钟时间。
刚进家门,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呼喝声。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九岁的吴国强与吴国琼正在对练,他们都已经是九品后期武夫了。
还有七岁的吴国林、吴国志两兄弟正在竹林边练习碎浪拳,他们也是九品武夫了。
虽然年纪尚小,刚刚突破九品武夫,但一招一式已有模有样,拳风将地上的竹叶卷得团团转。
这几个小子,三叔欣慰地说,九品拳法都练得不错,比我们年轻的时候强多了。
回到大院,早饭已经准备好了。今天的饭桌格外丰盛:炖野猪肉、清蒸山鸡、炒野菜,还有一锅香喷喷的灵米饭。
雪白的米粒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
都到齐了?祖父吴九隆坐在上首,环视一圈。
如今的吴家已是人丁兴旺,大大小小二十多口人,将扩建后的饭堂挤得满满当当。
吴国华注意到祖父的气息越发深沉,皮肤上的金属光泽比前几日更加明显,显然距离七品只差临门一脚。
父亲和二叔也是如此,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浑厚的力量感。
最令人惊喜的是祖母和母亲等女眷。四位女性虽然依旧穿着朴素的衣裙,但眼神锐利如刀,手指关节粗大有力,明显已经突破了八品后期了。
开饭吧。祖父一声令下,全家人其乐融融地享用着早餐。灵米饭入口,顿时化作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连疲惫都一扫而空。
饭后,吴国华来到书房,摊开一张清单。这是他为接下来一年制定的发展计划:
一是扩大芋河谷的灵稻、灵麦种植至十亩,确保全家全年供应;二是培育更多灵土豆,除自用外,部分出售换取资源;三是在村民中挑选可靠者,培养成九品武夫,增强村子整体实力……
正写着,房门被轻轻叩响。抬头一看,是母亲张春芳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
别太累着。母亲将茶放在桌上,轻声道,你才十一岁,该玩的年纪……
吴国华心中一暖。是啊,穿越至今已经三年多了,他从一个饥肠辘辘的农家子,成长为七品武夫,带领家族崛起。但说到底,他这具身体还是个孩子。
娘,我没事。他接过茶碗,小啜一口,对了,村里那些孩子……
都安排好了。母亲微笑着坐下,按你说的,选了二十个品性好的孩子,每天上午跟着你三叔习武,下午跟着李老童生识字。
吴国华点点头。要想真正改变吴家村的命运,光靠自家人是不够的。只有全村人都强大起来,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娘,我想……他犹豫了一下,等春耕后,去趟郡城。
母亲的手微微一颤:还去?上次差点……
这次不一样。吴国华握住母亲粗糙的手,我现在已经七品了,自保绰绰有余。再说……他压低声音,刘家那边,总得做个了断。
母亲长叹一声,知道拦不住这个早慧的儿子:等你祖父和父亲他们突破后再说。
三日后,随着一声长啸,祖父吴九隆终于突破到七品武夫。
老人站在练武场中央,烟杆舞得虎虎生风,每一击都带着开山裂石之势。
测试力量的石锁被他轻松举起,在头顶转了三个圈才放下,引得围观孩子们阵阵喝彩。
与此同时,吴家村今年的第一季春耕也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在吴国华的指导下,村民们采用新的种植方法,将变异稻谷和变异小麦大量栽种。
那些被选中的孩子更是干劲十足,每天除了习武识字,就是帮着照料庄稼。
除了这批孩子,其他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只要空闲的时候来吴家习武,都会得到紫皮土豆食物。
因此,如今吴家村的三十多户近两百村民,除了五六十岁的老人,和八岁以下的小孩,几乎全部都在利用空闲时间习武。
虽然还没有人突破九品武夫,但是将莽牛拳练到大成的已经有十几个了。
五级天赋的效果远超预期,才过了两个多月,第一批稻谷就已经抽穗,长势喜人。
变紫皮土豆更是只需要三个月就能够收获一茬,产量比去年翻了几倍。
吴国华将部分紫皮土豆制成土豆粉,便于保存和运输,准备作为吴家村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