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雨水格外的多,淅淅沥沥的雨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没完没了。村里的小学可遭了殃,那几间老旧的教室在雨水的持续侵袭下,状况百出。
走进教室,便能看到一幅让人揪心的场景。屋顶的瓦片不知在岁月的磨砺中破碎了多少,雨水顺着缝隙不断地渗透下来,形成一道道细长的水帘。地面上早已积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洼,学生们的鞋子踩在上面,溅起一朵朵浑浊的水花。课桌上也摆满了各种接雨水的盆子、水桶,叮叮当当的滴水声,和老师讲课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杂乱。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无奈地撑起雨伞,五颜六色的雨伞在教室里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仿佛一片雨中的花海。可这美景背后,却是孩子们学习的艰难。有的孩子为了看清黑板,不得不将雨伞举得高高的,手臂很快就酸了;有的孩子的书本被雨水溅湿,字迹变得模糊不清;还有的孩子坐在角落里,被雨水滴答滴答的声音干扰,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
校长张建国在教室里来回踱步,看着眼前的场景,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 “川” 字。他心里清楚,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太大了,必须得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可学校的经费本就紧张,之前的修缮费用已经让学校捉襟见肘,如今这笔维修资金,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
在办公室里,张建国不停地翻看着学校的账本,希望能从那几页薄薄的纸张里找出一丝希望。可现实却让他一次次地失望,账本上那可怜的数字,根本无法承担起教室维修的费用。他靠在椅子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脑海里不断地思索着解决办法。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 —— 陆宗坪。陆宗坪这几年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能人,不仅治好了寡妇罗爱桃儿子的病,还帮着建成了桃园、李园,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也许,他能有办法。
想到这里,张建国立刻起身,冒着雨向陆宗坪家走去。一路上,雨水打在他的脸上,他也顾不上擦拭。到了陆宗坪家,他已是浑身湿透,活像一只落汤鸡。
陆宗坪正在院子里整理农具,看到张建国进来,连忙迎了上去,“张校长,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别着凉了。”
张建国走进屋内,陆宗坪递给他一条毛巾,让他擦擦脸。张建国接过毛巾,简单地擦了擦,便急切地说道:“陆先生,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陆宗坪给张建国倒了一杯热水,说道:“张校长,有什么事你直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张建国喝了一口热水,定了定神,将学校教室漏雨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陆宗坪。他言辞恳切地说:“陆先生,你是不知道孩子们现在上课有多艰难。这么冷的天,雨水滴答滴答地落在身上,孩子们的手脚都冻僵了,可还得强忍着继续听课。我看着心疼啊!学校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修教室了,所以想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陆宗坪听着张建国的讲述,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凝重。他深知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也明白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们成长的影响。他当即说道:“张校长,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孩子们是咱们村子的未来,不能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张建国听了陆宗坪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激动地握住陆宗坪的手,说道:“陆先生,太感谢你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陆宗坪拍了拍张建国的肩膀,说:“张校长,你先别着急。我得好好想想办法,筹集资金,联系施工队。这两天我就给你答复。”
张建国起身告辞,陆宗坪将他送到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解决学校教室漏雨的问题。回到屋内,陆宗坪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他想着可以先发动村里的村民们募捐,大家齐心协力,能凑一点是一点。然后再联系一些爱心企业和慈善机构,看看能不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至于施工队,他得找一支靠谱的,确保维修质量。
为了解决小学的问题,陆宗坪即将开启一系列行动,他能否顺利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又会联系到怎样的施工队?下一章,陆宗坪牵头募捐,还联系建筑队义务修缮,且看事情如何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