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的盛夏,烈日灼烤着北疆焦灼的土地。宣府城外的对峙已持续月余,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与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决定胜负的钢铁洪流,正悄然逼近。
一、 潜行百里,利剑出鞘
曹变蛟率领五千关宁铁骑,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昼伏夜出,沿着卢象升指定的隐秘路线,艰难跋涉。他们绕过清军哨卡,穿越荒芜的丘陵河谷,马蹄包裹厚布,人衔枚,马摘铃,将一切声响降至最低。
“将军,前面就是鹰愁涧,过了此涧,再往前三十里,便是卢督师指定的位置!”向导压低声音,指着前方一道险峻的山谷。
曹变蛟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地形图,沉声道:“传令下去,人歇马不歇,穿涧而过!务必在明日午时前抵达!”
“是!”
这支承载着破局希望的孤军,如同拉满的弓弦,沉默而坚定地向着预定战场潜行。每一位骑士都明白此战的重要性,脸上写满了风霜与决绝。
二、 宣府佯动,巧布迷阵
与此同时,宣府明军大营内,卢象升正在精心布置一场大戏。
“擂鼓!聚将!”卢象升中气十足的声音传遍大营。
很快,各级将领齐聚中军大帐。卢象升一身戎装,指着沙盘,声音洪亮:“连日对峙,将士憋屈!本督决定,明日拂晓,集中全力,出营与豪格决一死战!各部需如此布置……”
他详细部署了进攻序列、佯攻方向、预备队配置,俨然一副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
消息很快被清军细作传回豪格大营。
“哦?卢象升终于忍不住要决战了?”豪格抚着浓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疑虑。卢象升用兵稳健,突然提出决战,让他有些意外。但他仔细分析了“明军”的调动部署(实为卢象升故意泄露的假象),又觉得合乎情理——明军粮草压力大,寻求决战也在意料之中。
“传令下去,各部提高警惕,加固营防,准备明日迎战!让儿郎们饱餐战饭,养足精神!我要让卢象升知道,我八旗勇士的厉害!”豪格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并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应对明日预想中的“决战”上。
卢象升的佯动,成功迷惑并吸引了豪格主力的注意力。
三、 午后惊雷,铁骑裂阵
次日午后,烈日当空。宣府城外,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想象中的明军总攻却并未到来。豪格正在疑惑之际——
“轰隆隆!!!”
如同平地惊雷,巨大的轰鸣声和喊杀声从他大营的侧后翼——预想中绝对安全的东南方向骤然爆发!
曹变蛟的五千关宁铁骑,如同神兵天降,在潜行数百里后,于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在了豪格大营防御最薄弱、也最关键的后勤辎重区域与主力部队的结合部!
“大明!万胜!”曹变蛟一马当先,手中马槊高举,发出震天怒吼。五千铁骑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黄油,以无可阻挡的气势,瞬间撕裂了清军仓促组织起的薄弱防线!
铁蹄践踏,马槊突刺,刀光闪烁!关宁铁骑是明军最精锐的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尤其擅长这种迅猛的突击。清军根本没想到会有一支如此规模的明军骑兵从背后杀来,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后勤民夫、辅兵哭爹喊娘,四散奔逃,冲乱了本就准备应对正面“决战”的战斗部队序列。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明军?!”豪格在中军大帐听到后方震天的喊杀和混乱,又惊又怒,慌忙调兵遣将试图堵住缺口。
但曹变蛟根本不给他机会!他的目标明确无比——穿透!不断地穿透!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在清军庞大的营盘中纵横驰骋,放火焚烧粮草辎重,驱赶溃兵冲击其主力阵型!
“瞄准那些帐篷!放火!”
“不要恋战!随我冲!直插其中军!”
关宁铁骑在曹变蛟的指挥下,如同一条狂暴的巨龙,在清军大营内翻江倒海。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原本严整的清军大营,瞬间变成了修罗场。
四、 正面出击,雷霆万钧
就在豪格大营后方大乱,军心动摇之际,宣府明军大营辕门洞开!
“全军出击!”卢象升翻身上马,大刀向前一挥,声如洪钟!
养精蓄锐多时的天雄军以及宣府守军主力,如同决堤的洪水,向着正面因后方遇袭而阵脚已乱的清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火铳齐射,箭矢如蝗,步卒结阵向前稳步推进,长枪如林,刀光似雪!卢象升亲率骑兵,从侧翼包抄,直扑豪格的中军帅旗!
前有猛虎,后有豺狼!清军腹背受敌,指挥系统陷入混乱,士气瞬间崩溃!
“顶住!给我顶住!”豪格声嘶力竭地吼叫,但败局已定。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帅旗在明军骑兵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身边的巴牙喇兵不断倒下。
“主子!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亲兵死死拉住还想拼命的豪格,护着他向后方溃逃。
主帅一逃,清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全线崩溃。兵败如山倒,无数清军丢盔弃甲,漫山遍野地逃窜,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五、 乘胜追击,兵临城下
卢象升与曹变蛟在混乱的战场上胜利会师。
“曹将军!干得漂亮!”卢象升看着浑身浴血却精神抖擞的曹变蛟,由衷赞道。
“全赖督师运筹帷幄!”曹变蛟抱拳,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末将请命,乘胜追击!”
“好!追!但不可孤军深入三十里!以扩大战果,肃清残敌为主!”卢象升果断下令。
明军步骑协同,一路追杀,斩获无数,将豪格残部一直驱逐到宣府外围数十里之外,方才收兵。宣府之围,彻底解除!
消息传开,整个北疆震动!大同方向的阿巴泰闻讯,心惊胆战,唯恐成为下一个目标,匆忙后撤。围攻居庸关的多尔衮部也感到了侧翼的巨大威胁,攻势为之停滞。
六、 捷报入京,举城沸腾
“大捷!大捷!卢督师宣府大捷!阵斩虏酋无数,豪格溃败百里!”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京城,信使一路高喊,声音嘶哑却充满了狂喜。
整个北京城瞬间陷入了沸腾!
“赢了!我们赢了!”
“卢督师万岁!天雄军万岁!”
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茶楼酒肆爆满,人人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自豪。压抑了数月的阴霾,被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扫而空!
紫禁城内,崇祯皇帝接到捷报,激动得从龙椅上猛地站起,双手颤抖地捧着捷报,反复看了数遍,确认无误后,竟仰天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却流了下来。
“祖宗保佑!苍天有眼!卢象升,真乃朕之卫霍!林宸,荐人有功!曹变蛟,勇冠三军!赏!统统重赏!”他语无伦次,心中的巨石仿佛瞬间被移开。
七、 林府欢庆,稚子雄心
林府之内,同样充满了欢庆的气氛。
“爹爹!我们赢了!卢伯伯和曹叔叔打赢了!”小林萧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书房,兴奋得小脸通红,手里还挥舞着一把木剑,仿佛自己也亲临战场一般。
林宸放下手中的笔,看着儿子,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将他抱起来:“是啊,赢了!是前线的叔叔伯伯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
“我长大了也要像曹叔叔那样,当大将军,骑大马,打坏人!”林萧挥舞着木剑,壮志凌云。
被奶娘抱着的林玥也似乎被气氛感染,咿咿呀呀地叫着,小手学着哥哥的样子比划着。
看着一双儿女,林宸心中充满了欣慰与希望。这场胜利,不仅解了北疆之围,更重要的是,它重新点燃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血性与信心。尽管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此刻,曙光已真切地照在了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上。
龙旗在宣府城头骄傲地飘扬,宣告着大明王朝在绝境中迸发出的不屈力量。铁骑破阵的轰鸣,必将载入史册,激励着后来者,在这漫漫长夜中,继续追寻那永恒的光明。
---
(第八十六章, 功赏纷争,暗流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