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平江府的晨光穿透薄雾时,城墙上残留的硝烟终于散尽。昨夜激战留下的箭簇与断矛被工匠们小心拆下,夯土缝隙里凝结的暗红血痂在晨露中泛着冷光,却已不再让人胆寒——取而代之的是街巷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挑着木柴的樵夫、推着粮车的脚夫、抱着陶罐去井边汲水的妇人,连街角蜷缩了半月的乞丐都敢伸手向路过的兵卒讨块干粮。这座被战火围困了八月有余的城池,正像春草般从焦土中慢慢舒展,透出重建家园的喧嚣与滚烫的希望。

帅府内的庆功宴已筹备了三日。朱红漆柱上缠绕着明黄绸带,庭院里临时搭起的凉棚下,二十张八仙桌一溜排开,每桌都摆着青瓷碗碟,碗里盛着肥嫩的白斩鸡、油亮的红烧肉,酒坛敞着口,醇厚的酒香顺着穿堂风飘出半条街。朱元璋身着绣着五爪金龙的玄色常服,坐在主位的梨花木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他今日气色极好,眼角的细纹里都浸着笑意,目光扫过满座将领时,像是在看自己精心打磨的兵器,既有欣慰,又藏着几分审视。

常遇春坐在左手第一席,与徐达隔桌相对。他换上了新制的绯色将军服,衣料是苏州最好的云锦,领口和袖口绣着银线麒麟纹,衬得他本就挺拔的身形愈发英武。只是那身光鲜衣裳下,右肩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三日前攻破齐门时,张士诚的亲卫一箭射穿了他的护心镜,若不是副将周德兴拼死挡了一下,箭头恐怕要扎进肺腑里。此刻他面前的酒盏斟得满溢,却没动过一口,只夹着碟子里的青菜慢慢嚼,目光时不时飘向主位上的朱元璋,像是在确认什么。

“诸位兄弟!”朱元璋忽然站起身,双手高举酒盏,青铜酒樽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他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了席间的低语,“今日这宴,不是我朱元璋摆的庆功酒,是给咱们大明的庆功酒!”

满座将领闻声皆起身,甲胄碰撞声清脆作响。常遇春也跟着站直,右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佩剑上——那是朱元璋去年赏赐的镔铁剑,剑柄上刻着“忠勇”二字。

“自濠州举事至今,咱们打滁州、下和州、取应天,一路颠沛流离,多少兄弟埋骨荒野,连块碑都没立。”朱元璋的声音沉了沉,目光扫过众人,像是在清点那些缺席的面孔,“可今日不同了!平江一破,张士诚授首,东南数省尽归我大明版图!从此江南粮仓在手,再无后顾之忧!”

他顿了顿,将酒盏举得更高:“这份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在座每一位兄弟用刀枪拼出来的,是战壕里啃着冻干粮、城楼下顶着箭雨冲锋的弟兄们换来的!来,我朱元璋,敬各位一杯!”

“敬大王!”三十余名将领齐声高呼,声音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常遇春跟着仰头饮尽,辛辣的酒水滑过喉咙,却没驱散肩上传来的钝痛,反而让他想起攻破齐门那天的场景——城楼上箭如雨下,他踩着弟兄们的尸体往上爬,手中的长枪捅穿第一个元兵时,温热的血溅了他满脸,那味道,比这酒还要烈。

朱元璋放下酒盏,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常遇春身上。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伸手虚指:“要说这平江之战,首功当属伯仁啊!”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徐达端着酒盏的手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饮了一口;冯胜挑了挑眉,目光在常遇春身上转了一圈;就连素来沉稳的邓愈,也忍不住抬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将军。

“齐门是平江最坚固的城门,张士诚派了三万精锐驻守,城墙上架着二十门红衣大炮。”朱元璋缓缓说道,语气里满是赞叹,“伯仁带着三千死士,昼夜不息地攻了三日,硬生生在炮火中撕开一道口子。若不是他这股不要命的劲头,咱们不知还要在城外耗到何时,怕是要错过了秋收的时节。”

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在常遇春面前,声音陡然提高,让满座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伯仁这等勇略,这等忠勇,乃我大明第一战神也!”

“第一战神”四个字像惊雷般炸在席间,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冯胜率先叫好,拍着桌子喊“伯仁将军当之无愧”;邓愈也颔首微笑,目光里满是敬佩;唯有徐达,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端着酒盏的手指微微泛白。

常遇春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躬身行礼,动作太大牵扯到伤口,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却还是稳住声音:“大王谬赞了!末将不过是奉王命行事,身先士卒本就是分内之事,算不得什么功劳。”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徐达,又转向众人:“若无大王在应天运筹帷幄,制定‘先取外围,后困孤城’的计策,咱们哪能如此顺利;若无徐元帅统筹全局,分兵阻断张士诚的援军,平江城也不会成孤城;更不用说诸位兄弟,冯将军在西城牵制敌军主力,邓将军截断粮道,周副将替末将挡下冷箭……”

他一一数出众人的功劳,语气诚恳,没有半分居功自傲的意思。朱元璋听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伯仁这话,倒让我想起当年在濠州城,你第一次见我时,说要当先锋的模样。”

这话引得席间一阵哄笑,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常遇春也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那时候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让大王见笑了。”

“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朱元璋哈哈大笑,“就是要你这股冲劲,咱们才能打胜仗!来,我再敬你一杯,祝你早日康复,咱们好一起北伐!”

常遇春连忙端起酒盏,再次饮尽。这一次,酒水入喉竟有了几分暖意,肩头上的疼痛也似乎轻了些。他知道,朱元璋这话不仅是对他说的,也是说给满座将领听的——东南已定,下一步,便是挥师北上,收复被元人占据了近百年的中原大地。

宴席一直闹到暮色四合才散。将领们大多喝得酩酊大醉,被亲兵搀扶着回营,唯有常遇春还算清醒。他婉拒了副将周德兴送他回营的提议,独自一人走在平江的街道上。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青石板路上,与街边店铺的灯笼光影交错。昔日紧闭的商铺如今大多开了门,掌柜的站在柜台后打着算盘,伙计们忙着打扫门面,偶尔有孩童拿着糖人跑过,笑声清脆。百姓们看到他身上的将军服,起初还有些拘谨,后来见他没有架子,便敢主动打招呼,有人甚至端出茶水,非要让他喝一口。

“将军,您是破城的大英雄吧?”一个卖烧饼的老汉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两个热乎乎的烧饼,硬往他手里塞,“俺这烧饼是用新磨的面做的,您尝尝,垫垫肚子。”

常遇春看着老汉皴裂的手,心里一暖,没有推辞,接过烧饼道了声谢。烧饼还冒着热气,咬一口,麦香混合着芝麻的香味在嘴里散开,竟比宴会上的山珍海味还要香甜。

“多亏了你们啊,将军。”老汉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的城墙,“张士诚的人在的时候,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俺家小子就因为交不出粮,被他们抓去当壮丁,至今还没回来……”

常遇春的心沉了沉,握着烧饼的手紧了紧。他征战半生,从濠州打到平江,杀过的敌人不计其数,双手早已沾满鲜血。以前他只觉得,打仗是为了活下去,为了报答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可此刻看着老汉期盼的眼神,听着街边孩童的笑声,他忽然明白,自己的战斗,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

是为了让百姓能吃上热乎饭,不用再担心被抓壮丁;是为了让孩童能安心玩耍,不用再躲避战火;是为了让这片土地,能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繁华。

他沿着街道慢慢走,手里的烧饼渐渐凉了,却舍不得放下。走到护城河边时,夜色已经浓了,繁星点点缀在夜空,倒映在河水里,随着水波轻轻晃动。他靠在河边的柳树上,抬头望着星空,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那时候他还是怀远乡下的放牛娃,每天赶着东家的牛去山坡上吃草,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顿顿吃饱饭,冬天能有件不露棉花的棉袄。有一次,他因为偷了地主家的玉米,被打得半死,躺在柴房里奄奄一息,是母亲抱着他哭了一夜,用草药一点点敷好他的伤口。

后来家乡闹灾荒,父母都饿死了,他一路乞讨到濠州,差点被元兵当成乱匪杀了,是朱元璋的队伍救了他。那天朱元璋穿着粗布军装,蹲在他面前,递给他一个窝头,说:“小伙子,想活命,就跟着我干,咱们一起打天下,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就是那一句话,让他跟着朱元璋走了十年。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放牛娃,变成了大明的骠骑将军,如今又被称作“第一战神”,名震天下。这一切,都像一场梦。

“大哥……”他在心里轻轻唤着这个称呼。自从朱元璋称王之后,没人再敢这么叫他,唯有常遇春,在私下里还保留着这个习惯。他知道,朱元璋也喜欢他这么叫,每次听到,都会露出不同于朝堂上的温和笑容。

东南已定,下一个目标,该是北方了吧?常遇春望着北方的夜空,眼神渐渐变得坚定。他听说,元人的骑兵还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开封城里的百姓还在受着苛政的压迫,大都的宫殿里,元顺帝还在过着奢靡的生活。

那片被鞑子统治了近百年的土地,该回到汉人手中了。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该有一个安稳的家了。

他握紧了腰间的镔铁剑,剑柄上的“忠勇”二字硌得手心发疼。肩头上的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可他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眼中燃烧起比平江城头的炮火更炽烈的火焰。

平定东南,只是序曲。真正的战斗,还在北方等着他。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常遇春猛地转身,手按在剑柄上,警惕地望去。只见一个亲兵提着灯笼快步跑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见到他便单膝跪地:“将军!不好了!徐元帅在营中突发恶疾,吐血不止,请您立刻过去看看!”

常遇春心里一紧,连忙扶起亲兵:“怎么回事?宴席上不还好好的吗?”

“小人也不清楚,”亲兵喘着气,“徐元帅回营后便说胸口发闷,没过多久就开始吐血,军医已经去了,可都束手无策,只能请您过去主持大局。”

常遇春不再多问,跟着亲兵快步向军营走去。夜色中的平江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晃动,映着他急促的脚步。他心里满是疑惑——徐达素来身体康健,今日宴席上也没看出异样,怎么会突然吐血?

难道是……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能加快脚步。营中灯火通明,远远就能看到徐达的营帐外围满了人,军医们进进出出,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常遇春拨开人群走进营帐,只见徐达躺在榻上,脸色苍白如纸,嘴角还残留着血迹,气息微弱。他快步走到榻边,握住徐达的手,只觉得一片冰凉。

“徐大哥……”常遇春的声音有些发颤。他与徐达相识十年,从濠州到平江,两人并肩作战无数次,早已情同手足。徐达不仅是他的战友,更是他的兄长,教会了他许多行军打仗的道理。

徐达缓缓睁开眼睛,看到常遇春,嘴角勉强勾起一抹笑意:“伯仁……你来了……”

“徐大哥,你怎么样?军医怎么说?”常遇春急切地问道。

徐达摇了摇头,气息微弱:“不用……不用麻烦军医了……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北方,“伯仁,东南已定,北伐……北伐就靠你了……”

“徐大哥,你别胡说!”常遇春忍不住红了眼眶,“你会好起来的,咱们还要一起北伐,一起打进大都,让元顺帝交出玉玺!”

徐达笑了笑,想说什么,却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被褥上,染红了一片。他的身体软软地倒下去,眼睛却还望着北方,像是在期盼着什么。

营帐里一片寂静,只有常遇春沉重的呼吸声。他握着徐达冰凉的手,心里忽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徐达的病,真的是突发恶疾吗?还是……有人在暗中动手脚?

他抬头望向营帐外,夜色浓稠如墨,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远处的篝火在风中摇曳,映着兵卒们巡逻的身影,可他却觉得,一股看不见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北伐的号角即将吹响,可在这胜利的喜悦背后,似乎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等着他。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