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立刻修书两封,一封以八百里加急送至北京,向皇帝和内阁详细陈明流寇南窜的路线、危害。
并提出方略:请旨严令陕西洪承畴、曹变蛟部主力即刻东出潼关,进入河南西部追剿;
令湖广巡抚苗胙土、郧阳巡抚蒋允仪严守汉水防线,阻敌南下;令河南巡抚玄默调集兵力,扼守豫西各处隘口。
另一封则是密信,直接送给此时正在河南境内剿寇的将领左良玉。
陆铮在信中并未以势压人,而是分析了李自成南窜的利害,指出这是将其围歼于豫西山区的良机,并承诺若能取胜,必向朝廷为其请功,并优先补充其军饷粮草。
陆铮深知左良玉虽骄悍,但能战,且此时并无更好选择。
然而,计划的执行远比设想困难。
北京的回馈迟迟不至。朝中对于是否让洪承畴、曹变蛟两大主力离开陕西腹地争论不休,担心一旦调离,陕西剩余流寇会死灰复燃。
而河南、湖广地方官员则互相推诿,都希望流寇去祸害邻省,守土积极性不高。
左良玉接到信后,反应暧昧,虽未拒绝,却以粮饷不足、士卒疲敝为由,进军缓慢。
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利用官军的犹豫和矛盾,迅速穿过豫西山区,其一部甚至佯攻洛阳,吸引官军注意力,主力则快速向南移动,直逼郧阳府界!
消息传来,陆铮心急如焚。他知道,不能再等朝廷的扯皮结果了。
“墨林,准备一下,我们带一支轻骑南下。”陆铮做出决定。
“大人,您的身份…直接介入湖广战事,恐引非议…”周墨林提醒道。
“顾不了那么多了!”陆铮断然道,“我并非要去指挥作战,而是要以钦差身份,去督战!
去协调那些各自为政的巡抚总兵!谁敢阳奉阴违,延误军机,我的王命旗牌尚在!”
陆铮深知,唯有以超越地方的权威,才能打破这种僵局。
就在陆铮准备动身之际,北京的快马终于带来了皇帝的旨意和内阁的廷寄。
旨意内容让陆铮略感欣慰:皇帝最终采纳了他的方略,命洪承畴出关追剿,督促左良玉进兵,严令湖广、河南堵截。
但旨意中也透着一丝无奈:粮饷只能优先供给洪承畴和曹变蛟部,左良玉及湖广兵马所需,需“地方自筹”、“相机解决”。
而内阁的廷寄,则是由李标和钱龙锡联署,语气更为务实。
他们赞同陆铮的判断,并给予了他一项临时授权:“着锦衣卫指挥使陆铮,酌情南下,协调豫、楚两地剿寇事宜,必要时可临机调遣兵马,以期速战。”
这无疑给了陆铮一把尚方宝剑。
“走!”陆铮不再犹豫,点齐一千京营轻骑和数百锦衣缇骑,携周墨林,星夜兼程,南下湖广。
与此同时,河南永宁(今洛宁)附近山区。
李自成站在一处山岗上,望着下面蜿蜒行进的队伍。他的部队虽然摆脱了洪承畴的主力,但连续转战,人也疲乏,粮草更是匮乏。
南下郧阳,是他和几位头领商议后的战略,那里天地更广阔,但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
“闯将,前面就是官军左良玉的防区了,哨探回报,他们扎营不动。”一员部将前来禀报。
李自成眉头紧锁。左良玉是块难啃的骨头。
“绕过去!找薄弱处钻过去!告诉弟兄们,到了郧阳,就有吃的!”李自成下令,语气坚定。他必须在官军形成合围之前,跳出去。
陆铮一路南下,所见触目惊心。
河南西部遍地荒芜,村庄十室九空,饿殍遍野,幸存的百姓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官军过境,有时亦如匪寇,征粮拉夫,无所不为。
他沿途毫不留情地处置了几名纵兵抢掠、畏敌不前的低级军官,以钦差身份强行征调了当地藩王府部分存粮(引来王府极大怨怼),用以稳定军心,救济部分流民,但仍是杯水车薪。
抵达豫楚交界的南阳府时,他见到了在此“逡巡不前”的左良玉。
左良玉对这位权势熏天的锦衣卫头子颇为忌惮,表面上恭敬,实则诉苦:“钦差大人非是末将不进兵,实是儿郎们饿着肚子,刀都提不动啊!
湖广那边答应给的粮饷,至今未见一粒米!”
陆铮强压怒火,他知道左良玉所言非虚,但亦有挟寇自重的成分。
“左将军,”陆铮冷着脸,“本官已从南阳府库暂调粮草与你,足够你部十日之用。
洪督师大军不日即至,若因你逡巡不前,致使流寇窜入郧襄,这纵寇之罪,你担待得起吗?
即刻拔营进击!若能败贼,本官保你一个侯爵之位!”
恩威并施,加上实实在在的粮草,左良玉终于动了起来,率部向李自成部侧翼逼去。
而陆铮则继续南下,直奔郧阳巡抚蒋允仪的驻地。
然而,陆铮还是晚了一步。
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利用左良玉之前的犹豫和郧阳防线的薄弱,以一部兵力牵制官军,主力竟从两省交界处的山间险道,强行突入了郧阳府境内!
消息传到郧阳巡抚衙门,蒋允仪面如土色。
陆铮风尘仆仆赶到时,看到的是郧阳城头的惊慌失措和城外乡野开始燃起的烽火。
“蒋巡抚!为何不严守隘口?!”陆铮厉声质问。
蒋允仪哭丧着脸:“钦差大人明鉴!下官兵微将寡,粮饷匮乏,实难面面俱到啊!流寇势大,选择又多,下官…下官实在是无力阻止…”
陆铮看着这位庸碌的巡抚,知道此刻杀了他也无济于事。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走到地图前。
“流寇虽入郧阳,然其立足未稳,各部之间亦有间隙。此刻并非绝望之时!”陆铮目光锐利,手指点在地图上。
“立刻飞檄周边所有卫所兵马、土司兵,向郧阳集结!坚壁清野,将所有粮草物资收入城中或险寨!
洪承畴、左良玉部正在赶来,我们要将流寇困在郧阳山中,耗其锐气,待大军合围,一举歼之!”
陆铮看向周墨林:“墨林,你带锦衣卫,深入山区,侦测流寇确切动向和兵力分布,尤其是李自成、张献忠各部的位置,找出他们的弱点!”
“是!”
陆铮的到来,像一根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郧阳摇摇欲坠的防线。
一道道命令从巡抚衙门发出,各地官军、乡勇开始艰难地向心集结。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李自成绝非易与之辈,郧阳的群山之中,一场艰苦的追逐与反追逐、围困与反围困的大战,即将展开。
陆铮站在郧阳城头,望着远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群山,心中清楚,这里,或许将成为决定大明国运的又一个关键战场。
而他,已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亲自踏入了这滚滚烽烟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