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六年夏。
初夏时节,圣驾再度启程前往圆明园避暑。不同于去年的暗潮汹涌,今年随行的妃嫔心中各有计较。
皇后宜修沉稳依旧,华贵妃世兰因与皇后关系公开的亲厚,更是意气风发。莞贵人甄嬛与沈贵人眉庄经过一年经营,地位愈发稳固。
而那些受到皇帝宠幸的,皇后之前准备训练和安排的各式宫女,有的也成功获封答应常在,成功从养心殿后殿进入后宫这个角力场。这次皇帝也安排了三两个,他正宠在兴头上的,一同随行。
安嫔安陵容因育有六阿哥,亦在随行之列,与敬妃同住一院,方便照料皇子。
而只有曹嫔,则怀着忐忑又决绝的心情,紧紧带着已满五岁、活泼可爱的温宜公主。把她看得如同眼珠子一般,生怕有一点闪失。温宜就是她的命!
圆明园湖光山色,殿宇轩昂,比之紫禁城更多了几分开阔与灵秀。然而,皇家苑囿的宁静之下,权力的博弈从未停歇。
皇帝居于九州清晏。一日傍晚,雍正处理完政务,略显疲态,宜修适时奉上一盏清心去火的莲子茶。帝后二人于水榭边漫步,看着湖中初绽的荷花,偶尔闲聊。
宜修似不经意地提起:“皇上瞧这园子里的孩子渐渐多了,四阿哥勤奋好学,六阿哥蹒跚可爱,真是热闹。今日臣妾瞧见温宜公主在湖边看鱼,小小人儿,已经能咿咿呀呀背出‘鱼戏莲叶间’这样的句子了,真是伶俐。”
雍正闻言,目光微动。他子嗣不算丰盈,对儿女并非不关心,只是朝政繁忙,加之皇子公主年幼多居后宫,他见面机会并不多。此刻听皇后提起温宜,才恍然想起这个女儿已到了启蒙的年纪。他随口问道:“温宜……有五岁了吧?”
宜修微笑颔首:“皇上记得没错,虚岁都六岁了。正是该好好启蒙,学些规矩道理的年纪。臣妾瞧着,公主天资聪颖,若得名师指点,将来必是皇家的明珠。”她并未直接提出任何建议,只是恰到好处地引起了皇帝对女儿的注意,并点明了启蒙的重要性。
雍正素来重视子女教育,尤其是皇子。但对公主,多以抚育平安长大、将来抚蒙联姻为主。此刻经宜修提醒,他想起温宜玉雪可爱的模样,以及她母亲曹嫔位份不高,若无人提点,公主的启蒙或许真会被耽搁。这关乎皇家体面,也牵动了一丝为人父的心绪。
他沉吟片刻,对宜修道:“皇后有心了。公主启蒙之事,确该提上日程。你身为嫡母,多费心看看,若有合适的谙达(老师)或嬷嬷,先斟酌着。”
这话等于将温宜启蒙的事宜,部分授权给了皇后。宜修要的正是这个效果,恭敬应下:“臣妾遵旨,定当细心留意,不负皇上所托。”
皇后在皇帝面前提起温宜启蒙的消息,很快如同水波般在圆明园扩散开来。
世兰听闻后,歪在宜修身边的凉榻上,吃着冰镇瓜果,笑道:“娘娘真是好心肠,还惦记着曹嫔的女儿。不过温宜那孩子确实招人喜欢,比她那心思多的娘强多了。”
宜修睨她一眼:“孩子总是无辜的。皇家公主,启蒙是正经事。”她此举,既是在皇帝面前彰显嫡母贤德,也是进一步施恩曹嫔,同时……或许还能搅动一池春水。
曹嫔得知此事,心中百感交集。她明白这是皇后在释放善意,或许也是对她之前“表现”的某种认可。这让她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对皇后更是感激涕零,紧紧抱住温宜:“乖女儿,你的造化来了……定要争气啊!”她更加坚定了依附皇后的决心。
端妃得知皇帝开始关注温宜,且皇后插手其启蒙事宜,心中嫉恨交加。她原本的计划因皇后的介入和曹嫔的警觉而暂时搁浅,如今眼看温宜愈发得脸,她“杀母夺子”的难度又增大了。手中的团扇被她捏得死紧,眼中寒光闪烁。
而甄嬛与眉庄对此事反应平淡,只觉是寻常宫务。但甄嬛心中暗自警醒:皇后对后宫掌控之细、心思之深,可见一斑。自己更需谨慎行事。
安陵容与敬妃则更多关注六阿哥弘瞻的成长,对公主之事仅是听闻,未多做他想。
在皇后的安排下,温宜公主的启蒙事宜很快启动。选派了一位资历老成、性格温和的嬷嬷负责日常礼仪教导,并开始物色合适的满汉文师傅。小小的温宜,穿着正式的格格宫装,开始每日的学习。她天资聪颖,学得很快,偶尔被皇帝问起,也能怯生生地答上几句,颇得皇帝欢心。
圆明园的夏天,因温宜公主的启蒙,似乎开启了一个新的局面。皇后的巧妙引子,成功地让一个原本边缘的公主进入了权力视野的中心,这不仅牵动了曹嫔的命运,也为后续可能发生的风波,埋下了一个看似不经意,却至关重要的伏笔。
圆明园夏夜,凉风习习,流萤飞舞。世兰拉着宜修偷偷溜到后湖僻静处,像做了坏事的孩子般兴奋。
“娘娘快看!这么多萤火虫!”世兰提着纱裙,在草地上轻巧地转圈,试图捕捉那点点流光。
宜修站在月光下,看着她欢快的身影,唇角微扬。偶尔有流萤掠过她身边,在她沉静的朝服上投下短暂的光晕。
世兰扑腾半天,一只也没抓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摊开空空的手,撅着嘴:“它们飞得太快了!”
宜修伸手,轻轻从她发髻上拈下一片草叶,淡淡道:“静下心来,它们自会靠近。”
正说着,竟真有几只流萤悠悠地飞了过来,萦绕在她们身边。世兰屏住呼吸,看着萤光映照下宜修平静柔和的侧脸,忽然觉得,什么权势争斗,都比不上此刻眼前人重要。
她悄悄握住宜修的手,低声道:“娘娘,以后每年夏天,我们都来看萤火虫,好不好?”
宜修没有回答,只是反手握紧了她的手。
宜修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那个月夜为她扑流萤的小傻子,心就软成一潭池水。
夏风微微吹荡,水波荡漾,一圈又一圈。
夜空下,流萤点点,夜无声,唯闻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