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破晓,镇国公府朱红门外红灯叠挂,烛火透过缠枝莲镂空纹样,在青石板路投下暖融光晕。
府内绣玉轩烛火通明,沈微婉端坐镜前,指尖轻拂肩头大红嫁衣,眼底漾着温柔笑意。
这嫁衣,是她一针一线织就的心意。
上袄取上等云锦染作霞红,领口、袖口、衣襟绣满鸾凤和鸣,金线勾勒的羽翼舒展,尾羽缀着细珠,随动作轻晃似欲振翅。
百褶马面裙的每道褶裥,都密绣缠枝牡丹与连理枝,藏着她无数个挑灯夜绣的期盼与深情。
“小姐,该梳妆了。”
春桃捧着凤冠走进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
这凤冠是镇国公特意寻来的前朝珍品,翠羽点染,明珠镶嵌,凤凰昂首挺立,口中衔着一串东珠流苏,流光溢彩,衬得沈微婉原本就清丽的容颜更添了几分华贵。
太后派来负责梳妆的李嬷嬷,正在小心翼翼地为她盘发,将凤冠稳稳固定在发髻上。
“郡主,这霞帔可得仔细穿。”
李嬷嬷小心翼翼地展开一袭大红色织金霞帔,金线绣就的鸾凤和鸣图案在晨光下熠熠生辉,边缘缀着的珍珠流苏垂至腰际。
春桃在一旁搭手,眼眶微微泛红,却强忍着笑意:“小姐,这霞帔是陛下御赐的云锦所制,整个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件呢。”
沈微婉抬手抚上凤冠,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心中既有即将嫁与良人的羞涩,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她望着镜中身披霞帔、头戴凤冠的自己,耳边仿佛已响起了迎亲的鼓乐。
“春桃,”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往后,你便要随我一同去靖王府了。”
春桃用力点头,抹了抹眼角:“奴婢自小跟着小姐,能陪小姐出嫁,是奴婢的福气。往后奴婢定会尽心伺候小姐,不辜负小姐与镇国公府的信任。”
梳妆已毕,沈微婉站起身,大红的裙摆铺展开来,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凤冠上的东珠流苏轻轻摇曳,映得她脸颊泛红,眉眼间满是娇羞与喜悦。
府外鼓乐震天,裹挟着百姓欢呼渐近。春桃扶沈微婉至窗边,见街道尽头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而来。
萧景渊一身大红喜服,腰系玉带、头戴嵌宝幞头,骑在高头大马上英挺夺目,引得路人喝彩不绝。
身后聘礼成列,绫罗珠宝、珍稀药材满满当当,紧随其后的八抬大轿红漆描金,雕着鸾凤和鸣,四角鎏金铜铃随风轻响,清脆悦耳。
迎亲队伍行至镇国公府前,萧景渊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衣袍,稳步上前。
按照三书六礼的规矩,他递上亲迎的礼帖,镇国公与夫人亲自出门相迎。
萧景渊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恭敬:“岳父岳母在上,小婿今日前来,恭迎婉婉回家。”
镇国公扶起他,眼中满是欣慰:“景渊,婉儿交给你,我与夫人便放心了。往后你定要好好待她,不可辜负她的一片深情。”
“岳父放心,小婿此生定当护婉婉周全,爱她敬她,不离不弃。”
萧景渊目光坚定,语气真挚。
此时,沈微婉在春桃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内堂。
四目相对的刹那,萧景渊眼中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沈微婉则羞涩地垂下眼帘,脸颊泛起红晕。
按照礼仪,新人需拜别父母。
沈微婉与萧景渊并肩站在堂前,向镇国公与夫人行跪拜之礼。
“一拜父母养育恩。”司仪高声唱喏。
沈微婉俯身叩首,鼻尖微微发酸。
她想起从小到大父母的悉心照料,想起他们为自己的婚事操劳奔波,想起前世的自己,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爹,娘,女儿不孝,往后不能常伴左右了。”她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镇国公夫人连忙扶起她,掏出帕子轻轻擦拭着她的眼角,眼中满是不舍与疼爱。
“傻孩子,出嫁是喜事,该高兴才是。往后在靖王府,要好好照顾自己,与景渊和睦相处,常回来看我们便是。”
“二拜父母福寿康。”
两人再次躬身行礼,沈微婉望着父母鬓边的些许白发,心中满是愧疚与牵挂。
镇国公抬手握住她的手,指腹带着常年握兵器的粗粝,语气沉凝而郑重。
“婉儿,你是镇国公府的嫡女,更是皇上亲封的明慧郡主,身份尊荣,不可自轻。
往后在靖王府,守礼是本分,护好自己、守住体面更是要紧。
景渊若敢负你,不必忍气吞声,镇国公府永远是你的后盾,为父自会为你讨回公道,绝不叫你辱没了家族门楣。”
萧景渊连忙道:“岳父放心,小婿绝不会。”
拜别父母的仪式结束,萧景渊伸出手,声音低沉而温柔:“婉婉,走吧,我带你回家。”
沈微婉抬眸望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却用力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仿佛握住了一生的幸福。
春桃捧着红盖头上前,轻轻盖在沈微婉的头上,红色的绸缎挡住了她的视线,却挡不住心中的悸动。
萧景渊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一步步走向门外的花轿。
“起轿!”
随着一声洪亮的吆喝,花轿缓缓抬起,迎亲队伍开始返程。
林虎带着一众护卫守在花轿两侧,他们身着玄色劲装,腰佩利刃,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确保送亲队伍的安全。
这些护卫都是镇国公府精心挑选的好手,林虎此次负责送亲,更是丝毫不敢懈怠。
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百姓,大家争相踮脚张望,脸上满是喜悦与羡慕。
孩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手里拿着彩纸做的小旗子,兴奋地欢呼着。
当花轿经过时,百姓们自发地撒起了提前准备好的彩纸和花瓣,红色的纸屑与粉色的花瓣漫天飞舞,如同一场浪漫的花雨。
“靖王与郡主百年好合!”
“早生贵子,福寿安康!”
……
欢呼声彻街而起,百姓端出自酿米酒相敬,虽未停歇,暖意却漫遍迎亲路。
茶楼酒肆宾客起身举杯,街边小贩停了吆喝,一同欢呼喝彩,笑意真诚。
萧景渊骑着马走在花轿旁,不时抬手向百姓们致意。
他看到街边有一对老夫妇相互搀扶着,眼中满是欣慰的笑容。
看到一群孩童追着花轿奔跑,手中挥舞着彩旗。
看到巷口的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也在对着花轿挥手。
这一幕幕,都让他心中充满了感动。
花轿内的沈微婉虽不见外景,却从欢呼声中触到百姓热忱。
她抚着胸前萧景渊所赠的温热玉佩,忆起二人相知相守的风雨与深情,又念及方才拜别父母的不舍,眼眶湿润,满是幸福与感恩。
迎亲队伍缓缓行至靖王府前,府门早已大开,红灯高悬,喜气洋洋。
府内的鼓乐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喜庆的乐章。
萧景渊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花轿前,亲自掀开轿帘,伸出手:“婉婉,到了。”
沈微婉扶着他的手,缓缓走下花轿。
红盖头下,她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祝福,有羡慕。
萧景渊小心翼翼地牵着她,一步步踏上红毯。
红毯从府门一直铺到正厅,两侧站满了前来道贺的宾客,有朝中大臣,有皇亲国戚,还有萧景渊的至交好友,大家纷纷向他们道喜,笑容满面。
正厅内,香烛缭绕,红绸高悬。
按照三书六礼的最后一道礼节,萧景渊与沈微婉并肩站在堂前,向天地行三拜之礼。
“一拜天地!”司仪高声唱喏。
两人缓缓躬身,拜向天地,感谢上天赐予的缘分,愿此生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沈微婉能感受到身边萧景渊的虔诚,心中的幸福感愈发浓烈。
“二拜高堂!”
皇上与太后端坐于堂上,望着眼前郎才女貌的一对新人,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
萧景渊两人再次躬身行礼,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与悉心教诲。
“夫妻对拜!”
萧景渊与沈微婉相对而立,四目相对,眼中满是深情。
他们缓缓躬身,向彼此行下大礼,从此结为夫妻,相守一生。
“礼成!送入洞房……”
话音未落,满堂宾客掌声雷动,撒花与喝彩声交织在一起。
萧景渊小心翼翼地牵着沈微婉的手,红绸相连,一步步迈向后院的新房。
沿途红灯高悬,廊下同心结随风轻晃,熏香与喜庆脂粉气萦绕鼻尖,良辰正好,余生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