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tG俱乐部内的气氛,随着四月春季赛的临近,愈发凝重。
训练室里,训练赛和复盘从中午持续到深夜,中间夹杂着队员们急促而简短的交流。
“视野!视野!子越你把河道视野卡住!”
“收到!”
“博易你中线清完直接往我这边靠,他们打野可能在反野。”
“明白!”
“苏奕注意站位,别被开了!”
“远哥你传送好了吗?这波龙团必须接!”
训练赛的对手都是联赛中的顶尖强队,每一场都是硬仗。
胜负变得寻常,所以每一局的复盘都更加严苛,死抠细节。
教练老K和分析师团队拿着厚厚的资料和数据,将每一帧画面、每一个决策掰开揉碎进行分析。
“小靳,你这波入侵的决策没问题,但时机早了5秒,导致远子的传送没能第一时间落地形成包夹。”
“一搏,你沈梦溪居然没拿到中路线权,导致野区失守,引发连锁反应。”
“这几天子越和苏奕配合得很好,两人越来越默契了,下一把试试后裔加朵莉亚组合。”
“远子,中后期单带,线带深了,队友跟不上,下次注意信号沟通。”
......
高压之下,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除了团队合练,个人加练更是家常便饭。
所以经常团队合练结束了,训练室里依然满员。
五个人要么在自定义模式里反复练习某个连招的极限距离和伤害计算,要么在观看和其他战队联赛时的视频,分析其他站位的走位布局和全局思路,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么双排或者三排练配合。
靳野和秦洛舒又几乎成为网友。
有时是凌晨,秦洛舒刚结束一天的学习,会收到靳野发来的一张基地窗外的夜景,或者一句简短的【刚结束】。
有时是午后,靳野在训练间隙,会看到秦洛舒几小时前发来的【刚啃完一篇超难的文献,头秃……】, 他会回一个【摸摸头.jpg】。
他们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打一通电话或视频。
但彼此都理解对方的忙碌和压力,这种无声的支持和遥远的挂念,在高压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一次深夜,秦洛舒写完一部分论文,感觉脑子都快木了,习惯性地给靳野发了条消息:【我搞完最难的那部分了,你还训练吗?】
秦洛舒没指望靳野能立刻回复,正准备去洗漱,手机却震动起来,是靳野的视频请求。
有些惊讶地接起,屏幕那端的靳野似乎也是刚结束训练,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
“在干嘛?”靳野声音有些沙哑。
“刚写完,准备洗漱。你呢?今天怎么样?”
“加练了几组。”靳野揉了揉眉心,“春季赛快开了,不敢松懈。”
秦洛舒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疼不已:“也要劳逸结合啊,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嗯,直达。”靳野看着她,忽然问道,“你的课题……还顺利吗?”
“还行,就是有点难,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秦洛舒老实回答。
“都一样。”靳野低声道,“感觉要练的英雄,要研究的战术,永远没有尽头。”
这一刻,隔着屏幕,两人仿佛都感受到了对方身处不同领域却相似的拼搏状态。一种奇妙的共鸣在彼此心中升起。
“那……我们一起加油?”秦洛舒看着他,眼睛亮亮的。
“好。”靳野唇角微弯,“一起。”
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力量。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上,他们正为了梦想和彼此,拼尽全力。
......
随着春季赛开赛日日渐逼近,tG俱乐部内的气氛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
训练赛的安排更加密集,战术复盘会也开得愈发冗长深入。
每个队员的脸上都少了平日的嬉笑,多了份沉甸甸的专注。
赛前一周,俱乐部按照惯例,开始收手机,全员进入封闭式训练状态,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干扰,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最后的备战中。
交手机前,靳野特意给秦洛舒发了消息。
靳野:【要收手机了,封闭训练一周。】
靳野:【论文别熬太晚,按时吃饭。】
秦洛舒的消息很快回了过来,是一个握紧小拳头的加油表情。
秦洛舒:【靳老师加油!tG必胜![冲鸭jpg]】
秦洛舒:【放心啦,我论文初稿马上就搞定了,等你比赛那天,我和小鹿,胡远舟,还有婷婷学姐都去看你们比赛!】
秦洛舒:【看tG拿冠军![必胜jpg]】
看着屏幕上元气满满的鼓励,靳野眼神柔和了一瞬,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
靳野:【好。】
---
封闭训练的日子枯燥而高强度,除了吃饭、睡觉和必要的身体锻炼,所有时间几乎都泡在训练室里。
五个人反复磨合战术,演练阵容。
就在封闭训练进行到第二天时,教练组带来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
“FR战队,他们一周前临时换打野上场了。”主教练K拿着平板,面色严肃地对围坐在一起的队员们说道,“新打野,Id叫‘Storm’,才16岁,青训营提拔上来的,是个天才少年。”
老K顿了顿,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靳野,补充道:“而且,听说他是靳野的狂热粉丝。”
“哇哦!”陈子越发出夸张的感叹,用手肘撞了撞旁边的靳野,“野哥,有小迷弟追上来了哦!”
周修远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难怪前几天看FR的训练赛的录像,他们打野的打法突然变得非常激进,侵略性极强,还以为是他们换战术了,这么一说确实和野哥早期的风格很像。”
老K接过话头,语气加重:“不是像早期,是比靳野巅峰期还要激进!简直是个不要命的莽夫!但他的操作和反应速度确实顶尖,往往能通过极致的个人能力撕开对手的防线。
FR换他上来,看来是打算破釜沉舟,用这种极端风格搅乱局势。”
训练室里安静了一瞬。
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愣头青”式的天才选手,有时候反而比经验丰富的老将更难对付,因为他们不按常理出牌,充满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