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按下手机关机键,金属外壳在指尖留下一道冷痕。他将手机倒扣在办公桌角,目光扫过腕表——九点五十分。距离与云启智能的洽谈会还有十分钟,这是他担任副区长的第一个大型项目。
会议室已布置完毕,长桌两侧分列座椅,投影幕布垂落,一尘不染。
他起身整理西装领带,动作沉稳,没有多余停顿。昨夜那通电话里的“永闭勿启”四字仍悬在意识深处,但他已将此事封存。此刻他不是在追查秘册下落的旧人,而是河东区副区长,主导一场关乎智慧城市未来走向的谈判。
十点整,会议室门被推开。三名企业代表步入,为首的正是云启智能技术总监周振,四十出头,穿着立领夹克,神情倨傲。他身后两名工程师提着笔记本包,脚步轻快。林辰迎上前握手,对方掌心干燥,力道偏重,是典型的试探性施压。
“林区长,我们刚接到总部指令,”周振坐下便开口,“为确保系统稳定性,数据接口必须全开放,由我方后台统一调度。这是行业标准。”
林辰未接话,只微微侧头,示意工作人员播放ppt。画面尚未亮起,他已开口:“南江市智慧城市项目,去年因数据外泄被网信办约谈。整改报告第十七条明确要求‘本地化数据管控’,贵司签署的承诺书至今在官网可查。请问,你们现在提的‘统一调度’,是否符合整改精神?”
周振脸色微变,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两下。他没料到对方连整改细节都记得清楚。
林辰继续道:“我理解你们的技术顾虑。但政府不是只提要求的甲方。我们提出三级数据分级管理——民生基础数据本地存储,调度算法核心加密授权,应急响应数据实时双向校验。这套框架,既保障安全,也留出协同空间。”
他话音落下,投影亮起。屏幕上并非预设的流程图,而是一张手绘架构草图,线条清晰,标注详尽。林辰拿起激光笔,指向中间模块:“这是你们方案中的AI调度中枢。但根据《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导则》第4.2条,应急响应延迟不得超过1.5秒。你们目前架构在高并发场景下实测为2.3秒,差值来自云端回传耗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位技术人员:“我们建议增设双活备份节点,直接接入社区网格员终端。一旦主系统异常,基层可一键切换至本地应急模式。这不仅是技术优化,更是治理兜底。”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一名年轻工程师低头翻看笔记本,迅速核对参数。周振眉头紧锁,但语气已不如先前强硬:“林区长对技术细节很熟。”
“我不需要懂代码,但我必须懂风险。”林辰合上平板,“你们可以评估一下,这个调整需要多少工作量。”
短暂沉默后,企业方首席顾问低声与周振交流几句。林辰没有催促,而是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水温适中,茶色清亮。
片刻,首席顾问转向主位——企业cEo陈立山终于开口:“林区长,我们很欣赏您的专业度。但这类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如果政策支持不足,我们很难说服董事会落地。”
林辰点头,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区财政年报复印件,推至桌前:“贵司去年在江北拿下的‘智慧园区’项目,补贴占合同额37%。我们区的科技专项扶持上限为15%。”
陈立山刚要皱眉,林辰抬手示意:“但我们有32万常住人口的真实运行场景,全区87个社区已实现网格化管理,组织动员能力可随时接入系统测试。这不是模拟数据,是活的治理生态。”
他身体前倾,声音平稳却有力:“我可以给你们办公场地、绿色通道,甚至优先申报省级试点。但有两个条件——核心技术必须本地化部署,未来运维团队中,本地技术人员不少于50名。”
陈立山眼神微动。这类承诺对科技企业极具吸引力。政绩背书、试点资格、真实场景,都是能写进财报的硬通货。
“我们还可以成立政企联合实验室,”林辰继续道,“由你们主导研发,区政府提供政策协调和人才对接。成果归双方共有,但数据主权归属政府。这不仅是合作,更是能力共建。”
会议室气氛悄然变化。原本居高临下的姿态开始松动。陈立山低头翻看笔记,手指在“联合实验室”几字上停留片刻。
“林区长,”他终于抬头,“您这个模式,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他们只关心什么时候上线,您却在谈五年后的社区应用。”
林辰笑了笑:“上线只是开始。我想看到五年后,小学生能用AI助手完成社区调研作业,老人能通过语音终端一键呼叫网格员。技术不为炫技,而为普惠。”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百叶帘。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中央的文件上。那份年报的封面,恰好映出“科技赋能社会治理”八个字。
“今天不是签意向书的日子。”林辰转身面对众人,“是建立共识的开始。我们不求快,但求稳;不求独赢,但求共生。”
全场静默。两秒后,首席顾问起身,主动伸手:“林区长,这还是第一次有政府领导把‘共生’放在‘落地’前面。”
林辰与他握手,力度沉稳。对方掌心微汗,显然已被说服。
洽谈进入尾声。双方就初步框架达成一致,约定一周内提交细化方案。陈立山收起笔记本,临走前忽然回头:“林区长,恕我冒昧问一句——您对项目回报周期怎么看?”
林辰正将文件归档,闻言停下动作。他直视对方:“我不看三年KpI。”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看五年后,小学生能不能用AI助手完成社区调研作业。”
陈立山嘴唇微张,似有话说,却最终只点了点头。他转身走向门口,手已搭上门把。
林辰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会议桌中央那张手绘架构图上。图中“应急响应”模块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终端直连,权限下放,责任闭环。”
门被拉开的瞬间,走廊灯光斜切进来,照在图纸右下角。那里有一枚极浅的指印,正缓缓覆盖在“数据主权”四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