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把人事处传来的抽调初审名单摊在桌上,指尖在几个名字上轻轻点了点。刘伟站在一旁,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核实记录,额角还带着跑腿回来的汗意。
“南湖街道报上来这三人,我都打电话问过了,态度没问题。”刘伟把纸递过去,“城西便民中心那个李娟,去年考核优秀,做群众工作很细。”
林辰扫了一眼,圈出四个名字,在旁边批了“可用”二字。“其他人呢?”
“有三个单位送的是快退休的老同志,还有一个长期请病假的。”刘伟声音低了些,“明面上没违规,可这哪是来干事的?”
林辰没说话,抽出笔在名单背面写下一行字:“凡挂名不出力者,绩效归零,年度评优一票否决。”他把纸推给刘伟,“你去行政办走个签批流程,今天必须发出去。”
刘伟愣了一下,“这么硬?有些人背后也有关系……”
“关系比区长的批示还大?”林辰抬眼看他,“王区长亲口定的事,谁敢当儿戏,就让他知道什么叫真问责。”
刘伟点头快步出门。陈雪正好进来,手里抱着一叠资料,看到桌上的名单,眉头微松。“总算动真格了。”
“光动真格不够。”林辰翻开笔记本,“下午协调会,我打算先从南湖试点切入,把老旧改造、服务驿站和公交延时这三个项目拆开讲,让他们自己选想接的活。”
陈雪坐下,“但有些人可能还在等风向,怕抢了任务反而得罪人。”
“那就让风先刮起来。”林辰合上本子,“你马上建个专项行动组的群,所有成员必须进,每天早晚各报一次进度。不回消息的,直接记缺勤。”
陈雪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不到半小时,手机震动,群里第一条消息跳出——林辰发的会议通知,标题加粗:**今日下午三点,协调会准时召开,迟到者说明原因并抄送区长办公室**。
两点五十五分,会议室陆续有人进来。两个街道办的负责人坐在后排,身边跟着年轻科员,明显是来代会的。林辰坐在主位,没起身,也没寒暄,只低头翻着材料。
三点整,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合上文件。“人没到齐,但时间不等人。先说事。”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一串数字:“全县十五个服务站点,平均每天接待群众八百人次,其中六十岁以上占四成。可目前九成站点没有无障碍通道,咨询窗口答复口径不一,群众反复跑腿。”
台下有人低头翻手机,有人交头接耳。
林辰继续道:“第一个议题,老旧片区综合改造。涉及供水、供电、燃气、电梯加装四项工程,总预算一千两百万,首期拨款已到位。现在问一句,有没有单位愿意牵头?”
没人开口。
他也不急,转向投影屏幕,调出一张施工图。“我们计划采用分段推进模式,夜间施工,白天恢复通行。每户补偿临时安置费三百元,由财政专项列支。工期压缩到四十五天。”
有人抬起头。
“关键是配套跟得上。”他看向住建局代表,“我们已经协调好三家施工单位,随时进场。问题是,审批能不能三天内走完?”
对方迟疑了一下,“如果材料齐全,可以加急。”
“那我现在就把材料给你。”林辰从文件夹抽出一叠纸,递过去,“签字盖章流程同步走,明天上午八点前,我要看到施工许可批文。”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我们局配合。”那人终于开口。
林辰点头,转向另一侧。“第二个项目,便民服务驿站。每个社区设一个点,整合民政、社保、医保咨询功能,实行首问负责制。谁来牵头?”
城西便民中心的主任举了手。“我们愿意试。”
“好。”林辰当场在名单上写下名字,“后天开始选址,一周内挂牌运行。人员从各单位抽调,统一培训上岗。”
气氛慢慢变了。
“最后一个,城乡公交末班车延时至晚十点。涉及线路调整、司机排班、场站管理,哪个单位能接?”
交通局代表犹豫片刻,“我们可以先做个可行性报告。”
“不用报告了。”林辰直接打断,“我已经让刘伟整理了夜班人群出行数据,医院、工厂、超市倒班职工超过一万两千人。你们今天回去就改调度方案,七十二小时内拿出运行计划。”
他环视全场,“这不是征求意见,是任务下达。谁负责,谁落实,谁担责。所有进展每日上报,瞒报漏报,一律追责。”
会议结束前,三个项目全部明确牵头单位,六家部门主动提出增设试点。散会时,有人低声议论:“这组长,不好糊弄啊。”
当天晚上,专项行动组群里弹出第一条消息。是原持观望态度的某街道科员发的,附了一张楼梯间照片:“防滑条厂家联系好了,三天内安装,费用清单已提交。”
林辰立刻回复:“批准,绿色通道当日办结。”
不到十分钟,第二条消息跳出来——城管局队员上传了公交站台夜间照明排查结果,并标注了需要增亮的七个点位。
接着,住建局技术员发来管网施工模拟图,标注了三处风险节点,建议提前加固。
群里的气氛悄然变化。不再是冷冰冰的任务派发,而是有人主动报进展,有人跨部门对接资源,甚至有人私聊刘伟问下一步重点。
第二天清晨,刘伟刚到办公室,就看见陈雪正在核对最新汇总表。
“六个单位补交了实名名单,都是业务骨干。”她抬头,“连之前那个病假的,也‘突然康复’要来报到了。”
刘伟笑了声,“现在不是怕被点名,是怕落选。”
正说着,林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群消息,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组长。”刘伟忽然开口,“明天早会,要不要加个安全预案?施工这块万一出事,咱们得提前有准备。”
林辰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你拟个草案,今天中午前给我。”
陈雪把整理好的进度报表放在他桌上。林辰翻开看了看,最后一栏写着:“南湖社区六号楼管道检测完成,居民签字同意施工率98%。”
他合上文件,拿起笔在日程本上划掉“协调会”三项,写下新的安排:**上午九点,南湖现场踏勘;十一点,施工方案确认会**。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起来看,是群里新消息。城西便民中心的李娟发了张照片,背景是刚腾出来的驿站场地,墙上还贴着旧公告。
她写道:“老牌子拆了,新门牌下午就能挂上。”
林辰盯着那张照片看了两秒,回复:“辛苦。挂门牌的时候,拍张正照,我要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