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季黎快步走回指挥中心,苏婉清已经在她的办公室等候。
医疗官的脸上带着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惊讶,以及属于科研人员的好奇。
“指挥官。”苏婉清将一份个人终端递过来,上面显示着赵小玥的最新生理数据和精神波动图谱,“这是小玥今天上午的常规复查数据。你看这里,还有这里。”
江季黎接过终端,目光扫过那些复杂曲线和参数。
她并非医学专家,但长期的领导生涯让她对关键数据异常敏感。
她立刻注意到,赵小玥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活动信号,出现了一种极其规律的、低频高幅的波动模式,这种模式与她之前记录的、那种模糊的能量感知状态截然不同,更加稳定,也更……具有指向性。
“这种波动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江季黎问道,眉头微蹙。
“大约四十八小时前开始出现,强度在缓慢增加。”苏婉清解释道,“小玥自己描述,她现在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像是隔着毛玻璃看东西,模糊一片,只能感觉到‘有能量’或者‘没能量’。而现在……”
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她说,她现在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纱’。这层‘纱’覆盖在所有的东西上——人、建筑、设备,甚至空气。不同的东西,这层‘纱’的厚度、颜色和‘流动感’都不一样。”
“纱?”江季黎捕捉到这个奇特的比喻。
“对,她是这么说的。”苏婉清点头,“比如,普通人身上的‘纱’很薄,几乎是透明的,静止不动。能力者,比如之前记录过的几个拥有微弱强化特质的人,他们身上的‘纱’会厚一些,带有微弱的颜色,并且缓慢流动。而沈鸿实验室里那些正在运行的、利用地脉能量的设备,上面的‘纱’是亮蓝色,流动得非常快,甚至有些刺眼。”
江季黎的心脏微微加速跳动。
这听起来,已经不像是简单的能量感知,更像是一种……对底层规则显化的视觉?
“最特别的是,”苏婉清指向数据图谱上的一个峰值,“当她靠近‘秩序绿洲’边缘,或者凝视远方规则扰动强烈的区域时,这种波动会急剧增强。她说她能看到‘绿洲’散发着一种温暖、稳定的金色光晕,而那些规则真空区,则布满了混乱、撕裂的灰色和暗红色‘纱絮’。”
“她能‘看’到规则的形态?”江季黎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如果这是真的,赵小玥的能力进化,将为他们理解这个新世界提供一把前所未有的钥匙。
“目前看来,是的。但这是一种主观的、基于她个人感知的‘视觉’,我们无法直接验证她‘看’到的是什么。”
苏婉清保持着科学家的严谨,“不过,这种能力似乎对她自身消耗很大,持续使用会引发剧烈头痛和精神疲惫。我暂时建议她限制使用时间和频率。”
江季黎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赵小玥的能力异变,绝非偶然。很可能与林默冲击规则核心、导致全球规则底层重构有关。
她是被动的适应者?还是某种……被选中的观察者?
“密切监控她的状态,苏医生。在不损害她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设计一些安全的测试,尝试量化她的感知能力,比如对不同能量层级的反应,对规则稳定区域的判断准确性等。”
江季黎做出指示,“另外,这件事暂时列为b级机密,知情范围控制在最小。在我们完全理解这种能力的意义和潜在风险之前,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关注或恐慌。”
“明白。”苏婉清点头,她清楚这件事的敏感性。
一个能直接“看到”规则的人,其价值巨大,但也可能成为各方觊觎或恐惧的目标。
苏婉清离开后,江季黎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观测窗前,望着下方井然有序却又暗流涌动的基地。
赵小玥的“薄纱”视觉,沈鸿对“绿洲”和利维坦的监测,陆岩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以及灰烬城那尚未完全消化吸收的“熔炉”遗产……无数的线索和碎片,正在这个新纪元的开端交织。
她想起林默最后那义无反顾的冲击,想起何翟添临终前抓住的“逻辑奇点”。
他们的牺牲,砸碎了旧的囚笼,却并未给出新的答案。
答案,需要活着的人,在这片规则的余烬中,一点点摸索、拼凑。
赵小玥的能力,或许是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拼图。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通讯器响起,是沈鸿,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和一丝……惊疑。
“指挥官,请立刻来技术中心!我们收到了一个信号……一个来自‘秩序绿洲’内部的、结构清晰的规则脉冲信号!不是林默留下的那个稳定广播模式……是新的!主动的!”
江季黎瞳孔微缩。
来自“绿洲”内部的新信号?
是利维坦?是“绿洲”自身演化出的新特性?还是……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存在?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向外走去。
尘埃尚未落定,而微光之中,显现的或许不仅仅是新的故事,还有……新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