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庭还有一周的时候,我还是没怎么睡好。每天晚上闭上眼睛,脑子里就会反复过开庭的场景——我怕自己在法庭上紧张得说不出话,怕婆婆和小叔当庭狡辩,更怕因为证据不足,法院不支持我的诉求。
那天早上,我起床后坐在沙发上发呆,连早饭都没心思做。小敏看我状态不好,从厨房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我手里:“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已经做了能做的所有准备,剩下的就交给法院。今天我带你去见个人,说不定能帮上忙。”
我愣了一下,问:“见谁啊?能帮上什么忙?”
“我表哥,他是做财务的,对转账记录、资金流向这些特别懂。”小敏说,“他说不定能从你的转账记录里找出更多细节,或者帮咱们分析一下,怎么在法庭上更好地说明这是借款,不是赠与。”
我心里一动,赶紧点了点头。现在多一个人帮忙,就多一分希望。我赶紧换了衣服,跟小敏一起去她表哥家。
小敏的表哥叫陈凯,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特别稳重。他听完我的情况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让我把转账记录、催款聊天记录都给他看。他对着电脑,一点一点地看,时不时在纸上记着什么。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他才抬起头,看着我说:“从转账记录来看,你当时是一次性转了一百万给你小叔,这笔钱数额很大,而且转款时间正好是你小叔说要装修店面、交房租的节点,这能间接证明钱的用途。另外,你后来多次催款的聊天记录,他虽然没明确说‘欠你钱’,但一直说‘会想办法还’‘再给点时间’,这些都能侧面印证借款关系。”
我赶紧问:“那这些够吗?法院会认可吗?”
“够不够,要看怎么在法庭上说。”陈凯说,“你要把时间线理清楚——什么时候你婆婆找你借钱,说的什么理由,什么时候转的钱,什么时候发现小叔生意不好,什么时候开始催款,你小叔和你婆婆的反应是什么。把这些串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让法官相信这是借款,不是赠与。”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一个细节,你可以重点说。当初你转钱的时候,有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除了小敏,还有没有其他朋友知道?如果有,让他们也出具一份证人证言,哪怕只是证明你当时说过‘借了一百万给小叔创业’,也能增加证据的可信度。”
我心里一下子亮了。我想起去年借钱给小叔后,我还跟公司的同事李姐聊过这件事。当时李姐还劝我,说这么大的数额要写借条,我当时没听,现在想来,李姐说不定能帮我作证。
我赶紧给李姐打电话,跟她说了我的情况。李姐很爽快地答应了:“小兰,你放心,我记得你当时跟我说过这件事。我可以给你写一份证人证言,要是需要我去法庭作证,我也能去。”
挂了电话,我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块。陈凯又跟我聊了很久,教我怎么在法庭上应对对方的提问,怎么抓住重点,怎么避免被对方带偏。他还帮我整理了一份时间线,把关键节点都标了出来,让我照着这个思路去准备。
从陈凯家出来,我心里的信心多了很多。小敏看着我,笑着说:“怎么样?我就说我表哥能帮上忙吧。现在咱们又多了一个证人,证据也更充分了,胜诉的概率肯定更大。”
我点了点头,心里特别感激。如果不是小敏,我可能还在一个人瞎着急,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如果不是陈凯和李姐,我可能还不知道怎么更好地准备庭审。我突然觉得,就算全世界都不站在我这边,至少还有这些朋友在帮我,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接下来的几天,我按照陈凯给的思路,开始整理庭审的发言内容。我把时间线写在纸上,一遍遍地念,生怕到时候记不住。小敏也陪着我,扮演法官和对方律师,跟我模拟庭审的场景,提各种可能的问题,让我练习怎么回答。
有一次,小敏扮演对方律师,问我:“你说这是借款,为什么没有借条?是不是因为这根本不是借款,是你自愿赠与的?”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陈凯之前跟我说过,遇到这种问题,不要慌,要坦诚地说清楚为什么没写借条——因为是亲戚,因为相信对方,因为对方当时说得很诚恳。我定了定神,说:“因为当时我婆婆哭着求我,说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见外,还说半年就还。我想着都是亲戚,不会骗我,所以就没写借条。但这不能说明是赠与,我后来多次催款,我小叔也没说过这是赠与,只是说会想办法还,这些聊天记录都能证明。”
小敏点了点头,说:“对,就是这样回答。要坦诚,不要回避没写借条的事,还要把对方的承诺和后来的反应结合起来,让法官相信你当时的想法是合理的。”
在小敏的帮助下,我越来越熟练,面对各种问题也能从容应对。我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心里更多的是期待——期待开庭,期待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期待能讨回公道。
期间,我也收到了李姐发来的证人证言。她在证言里详细写了去年我跟她说借钱给小叔的事,包括时间、地点、我说的具体内容,还签了字,按了手印。我把证言交给律师,律师说这份证言很有用,能进一步证明借款关系。
开庭前一天,律师给我打电话,跟我确认庭审的注意事项。他说:“明天开庭,对方很可能会说这是赠与,或者说你当时是投资,不是借款。你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把证据和逻辑讲清楚。不要跟对方吵架,有什么问题让法官来判断。”
我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景。明天就是开庭的日子了,这是我讨回公道的关键一步。我想起这一年来的经历——从一开始的信任,到后来的失望,再到被威胁、被冤枉,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也坚强了很多。
小敏走过来,坐在我旁边,递给我一杯果汁:“别紧张,明天我会去法庭陪你。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支持你。”
我看着小敏,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小敏。如果不是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跟我客气什么。”小敏笑了笑,“咱们是最好的朋友,我不帮你谁帮你?明天好好发挥,肯定能赢。”
那天晚上,我终于睡了个好觉。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平静和期待。我知道,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明天遇到什么,我都会勇敢面对。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我穿上了之前买的一套黑色西装,化了个淡妆,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更坚定。小敏也特意请假,陪我一起去法院。
走到法院门口,我看到了建军和婆婆。他们站在台阶上,看到我,婆婆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眼神里满是敌意。建军看着我,想说什么,却又没开口。
我没理他们,跟着小敏一起走进了法院。在候审室里,律师也到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紧张,放轻松,咱们准备得很充分。”
我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等待着开庭。
没过多久,书记员过来叫我们进去。走进法庭,我看到法官坐在上面,表情很严肃。对方的座位上,坐着婆婆和建军,小叔没有来——律师说,小叔可能是故意缺席,想逃避责任。
庭审开始后,法官先让双方介绍了基本情况。然后,律师开始陈述我的诉求,拿出了转账记录、催款聊天记录、李姐的证人证言,还有陈凯帮我整理的时间线。律师把这些证据一一展示给法官看,详细说明了每一份证据能证明什么,怎么形成完整的逻辑链。
轮到婆婆发言的时候,她还是坚持说那一百万是我自愿赠与的。她说:“当时小兰说小叔创业不容易,自愿给小叔一百万,还说不用还。现在她看到小叔生意失败了,就想把钱要回去,她就是没良心!”
律师马上反驳:“如果是自愿赠与,为什么我的当事人后来多次催款,被告(小叔)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反而说‘会想办法还’?为什么被告在生意失败后选择失踪,而不是跟我的当事人说明这是赠与?这些都不符合赠与的特征,反而能证明这是借款。”
婆婆被问得说不出话,只能不停地重复:“就是赠与,就是赠与!”
建军也站起来,说:“我妈说得对,当时小兰确实说过不用还。我可以作证。”
律师又问:“你说你可以作证,那你当时在场吗?我当事人和你母亲聊借钱的时候,你在旁边吗?你有没有听到我当事人说‘不用还’?”
建军愣了一下,说:“我当时不在场,但我妈跟我说的。”
“你母亲跟你说的,不能作为证据。”律师说,“而且,你是被告的哥哥,跟本案有利害关系,你的证言可信度很低。”
法官点了点头,让建军坐下。然后,法官又问了我几个问题,比如当时婆婆是怎么跟我提借钱的,我为什么会同意,后来催款的时候对方是怎么回应的。我按照之前准备的,把时间线和细节都讲得很清楚,没有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庭审进行了大概两个小时。最后,法官说会择日宣判,让我们等通知。走出法庭的时候,婆婆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你别得意,就算你赢了,我们也没钱还你!”
我没理她,跟着小敏和律师一起走了。走到法院门口,律师说:“今天的庭审很顺利,咱们的证据很充分,逻辑也很清晰,胜诉的概率很大。你别担心,等通知就行。”
我点了点头,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已经尽力了。我看着身边的小敏,笑了笑:“谢谢你,小敏,今天陪我来。”
“跟我客气什么。”小敏也笑了,“走,咱们去吃点好的,庆祝一下今天的顺利。”
坐在餐厅里,看着窗外的阳光,我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不管最后的判决结果如何,我都已经重新站起来了。我不再是那个轻易相信别人、软弱可欺的小兰了,我变成了一个更坚强、更勇敢的自己。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我一定会要回属于我的钱,一定会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