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刚弯下腰,习惯性地想将扑过来的小孙孙抱起来,却见小雄英灵活地向后一退,站稳了小身子。
紧接着,小家伙竟像模像样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然后对着朱元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他平日里看父皇和大臣们常用的揖礼,小脸努力绷出严肃的表情,用尚且奶声奶气却清晰的语调说道:
“启奏陛下!”
“孙儿,朱雄英……”
“请求陛下……”
“开海禁!”
“为我大明……”
“沿海百姓,开辟一条生路!”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了几分。
朱元璋明显愣了一下,看着面前这个还不及自己大腿高、却一本正经行礼“启奏”的小不点,听着他那奶声奶气却又石破天惊的请求,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郑重。
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径直走到殿内的主位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静地看着小孙孙,沉声道:
“英儿,免礼。到皇爷爷跟前来。”他顿了顿,语气严肃地问道:“你可知,皇爷爷为何要施行海禁?又为何要严禁百姓私自出海?”
小雄英抬起头,走到朱元璋面前,小脸上依旧努力维持着严肃,将他今日所见和朱霖教导的话融合在一起,回答道:
“孙儿今日去往……仙界,有幸得见仙界海域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驾着巨大的舟船,使用巨大的渔网,能从浩瀚大海中获取丰饶的鱼获,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通过交易换取其他所需。”
小脑袋思索一会儿,继续说道:“孙儿今日学到一句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孙儿不敢妄测皇爷爷施行海禁的深意与苦衷。”
“只是……只是觉得,此举或许……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断绝了大明沿海百姓赖以生存的一条重要生路……也……也断绝了大明向海上发展的可能……”
说这话时,声音依旧是软软糯糯的,大眼睛因为紧张和努力思考而滴溜溜地转,但话语里的核心意思却表达得相当清晰。
一旁的朱标听得心惊,觉得儿子这话说得太过直接,甚至有些指责父皇政策的意思,刚想出言训斥缓和一下气氛:“英儿!不可妄议国政!父皇……”
朱元璋却一抬手,阻止了朱标。目光依旧停留在小雄英身上,眼神深邃。
并没有因为孙儿的话而动怒,反而继续深入问道:
“英儿,你有此心,皇爷爷很欣慰。但你可知,海边不仅有鱼,还有横行肆虐的倭寇?还有前朝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残部被逼海外,时常侵扰?若皇爷爷开了海禁,我大明万千百姓驾船出海,他们的安危何解?倭寇与残敌趁虚而入,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像一块大石头,一下子把小雄英给问懵了。倭寇?残敌?安危? 这些词对他来说太复杂、太沉重了。
刚才那点从朱爷爷和电视里学来的“小大人”架势瞬间被击得粉碎。
小脑袋里像是一团被猫玩过的毛线,乱糟糟的,根本理不清头绪。
张了张小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觉得皇爷爷的问题好难好难,比他学背《百家姓》难多了!
小脸垮了下来,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小疙瘩,心里有点着急,又有点委屈:皇爷爷怎么问这么难的问题嘛!朱爷爷没教我这个呀!
电视里也只放了抓鱼和卖鱼,没放打坏蛋呀!这可怎么办?回答不上来,皇爷爷会不会觉得英儿是在胡说八道?
小脑瓜子转不过来,小雄英索性彻底“破防”,放弃了思考。小跑两步扑到朱元璋腿边,抱着皇爷爷的腿开始哼哼,用上了百试百灵的撒娇大法企图萌混过关:
“皇爷爷……您这个问题太难了……孙儿……孙儿不会做……不会做!”
说着就把小脑袋往朱元璋怀里拱,试图用耍赖来掩盖自己答不上来的窘迫,心里默默祈祷:皇爷爷快别问啦,抱抱英儿就好啦!
“哈哈哈!”朱元璋被小孙孙这前倨后恭、从一本正经到耍赖撒娇的反差逗得开怀大笑,心中那点严肃的考较也瞬间烟消云散。
一把将小雄英捞起来,抱在怀里,用胡子拉碴的下巴蹭了蹭小家伙的嫩脸蛋,笑声洪亮:
“哈哈哈!好!好!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好孙儿!天资卓越,小小年纪就懂得心系百姓生计!当真是我朱家的好圣孙!皇爷爷心甚慰!心甚慰啊!”
虽然孙儿没能回答出那个关键问题,但能有这份心思和胆量,已经远超朱元璋的预期了。
趴在皇爷爷温暖宽厚的怀里,听着皇爷爷开心的笑声,小雄英顿时松了口气,知道这关算是过去了。
正享受着皇爷爷的胡茬蹭痒痒,忽然间,就像夜里睡觉时突然踢到被子一样,一个被忘到脑后的重要东西猛地蹦进了他的小脑袋瓜——信!朱爷爷的信!
哎呀!差点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朱爷爷说了,这封信能帮大忙的!
小雄英立刻从朱元璋怀里出溜下来,也顾不上撒娇了,蹬蹬蹬就跑进内室,在那堆刚刚“变”出来的物品里一阵翻找,小嘴里还嘀咕着:
“信呢信呢?朱爷爷的信放哪儿了?”他很快找出了一封材质奇特、封装好的信件。
拿着信,又转身朝着跟进来的朱元璋和朱标跑去,高高举起,小脸上带着一种“差点误了大事”的急切和完成任务般的兴奋:
“皇爷爷!皇爷爷!这是朱姐姐的父王,朱爷爷,让英儿带给您的信!朱爷爷说……说他可以帮忙!帮忙开海禁!”
朱元璋闻言,神色一凝,接过了那封信。仔细地看了看那奇特的信封和纸张,然后撕开封口,取出了里面的信纸。
信上的字迹并非毛笔书写,而像是印刷体,字体奇怪,但内容清晰。
朱元璋的目光快速扫过信纸上的文字,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神闪烁不定,显然信中的内容给了他极大的触动和深思。
看完之后,并未立刻发表任何言论,而是沉默了片刻,然后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身旁一直密切关注着的太子朱标。
“标儿,你也看看。”朱元璋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听不出喜怒。
朱标心中好奇且凝重,连忙双手接过父亲递来的信纸,低头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