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镀,澄瑞亭附近的初步灯光试验效果极佳,让马皇后对几日后的琉璃展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期待。
心情大好的她,并未立刻返回坤宁宫,而是与朱晴一起,沿着蜿蜒的园中小径缓缓散步,一边欣赏着暮春的景致,一边继续商讨着展览的细节。
小雄英和朱福贞则在嬷嬷的看护下,在不远处的草地上追逐着,欢快的笑声随风飘来。
行走间,朱晴的目光扫过脚下略显古朴的青石板路,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现代大型活动常见的元素。
停下脚步,指着从澄瑞亭入口一直延伸到主要展区的那段路径,对马皇后提议道:
“娘娘,民女还有个想法。您看这段路,是宾客们入场后必经之路。若是能在这路上,铺上一层红色的地毯,如何?”
“红地毯?”马皇后闻言,略显疑惑地看向脚下,“宫中年节庆典,倒也会铺设红毡,以示喜庆。朱姑娘的意思是…?”
朱晴进一步解释道:“娘娘,铺设红毯,在我们那边的大型盛会中,不仅是喜庆,更是一种极高的礼遇和重视的象征。”
“受邀的贵宾踏着红毯步入会场,会有一种被尊崇、被瞩目的仪式感。”
“届时,娘娘您与陛下或许可于红毯尽处迎候诸位勋贵夫人,更能彰显皇家对此次琉璃展、对诸位来宾的看重。”
“而且,红毯的色泽鲜艳,与琉璃的晶莹剔透、园中的绿意繁花相映衬,视觉效果也会更加华美夺目。”
马皇后仔细听着,眼中渐渐放出光彩。想象着那样的场景:
诸位诰命夫人身着礼服,踏着崭新的红毯,在宫人的引导下款款而行,走向那流光溢彩的展区…这确实比寻常的入园观赏,多了几分庄重与非凡的气派!
不禁点头赞道:“妙!此议甚妙!朱姑娘心思果然精巧!这红毯一铺,格调立时便不同了!此事本宫记下了,即刻命尚衣监去办,定要选用最上等的红毡!”
受到鼓励,朱晴的思维更加活跃,接着说道:
“娘娘,既然要办得正式隆重,民女觉得,这邀请的方式也可更讲究些。不如…正式制作一批精美的邀函,遣宫人送至各府邸,而并非只是口头传讯或普通帖子。”
“邀函?如同诏书那般?”马皇后饶有兴趣地问。
“类似,但更侧重美观与心意。”朱晴比划着,“可以用厚实的洒金笺或织锦为底,以工整的楷书誊写被邀请人的名讳与头衔,注明展会的时间、地点,并盖上娘娘您的凤印。
如此一来,接到邀函的夫人,会感觉更加被尊重,也对此次活动更为期待和重视。”
“嗯…此言有理。”马皇后深以为然,“礼数周全,方显诚意。好,邀函之事,也一并办理!”
朱晴越说思路越开阔,想到了现代活动常用的提升参与感和好感度的方法,眼睛一亮,继续说道:
“娘娘,还有一点。宾客们应邀而来,欣赏了珍贵的琉璃,离去时,若是能收到一份主办方准备的小小礼物,以示感谢,会不会更好?”
“小礼物?”马皇后这次是真的好奇了,“何种礼物?金银珠玉似乎过于贵重,且显俗气。”
“并非贵重之物。”朱晴笑着摇头,“在我们那边,这种活动后赠送的小礼物称为‘伴手礼’。
意在表达一份心意和纪念,让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礼物不必大,重在精巧和心意。比如…”
“可以是一些绣工精美的手帕、香囊,或者用宫廷御制点心、糖果,甚至是一些香气淡雅的干花。”
“将这些小物件精心搭配,放入一个设计雅致的礼盒之中,在宾客离去时由宫人奉上。”
“您想,夫人们回到府中,打开这精美的礼盒,看到这些贴心的小物,是不是会对今日的琉璃展更多一分美好的回忆?也会感念娘娘的细致周到。”
马皇后听着朱晴的描述,脑海中已经看到了那精致可爱的礼盒,以及诸位命妇收到礼物时惊喜的表情,听得一愣一愣的,脸上充满了新奇与赞赏。
这些细致入微的考量,以往举办宫廷宴会时从未想过。这已不仅仅是展示珍宝,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全方位的体验!
“伴手礼…礼盒…”马皇后喃喃重复着这几个新鲜的词汇,越想越觉得这主意绝妙无比。
“朱姑娘,你这些想法合情合理,直戳人心!这般安排下来,这场琉璃展,想不让人印象深刻都难了!”
感慨地看着朱晴,眼中满是惊叹:
“只是…如此一来,又要增添许多琐碎事务,这邀函的设计、伴手礼的采买、分类、装盒…千头万绪,宫中人手虽多,只怕一时也难以考虑得如你这般周全…”
朱晴看到马皇后意动却又为具体操作犯难,便主动请缨,语气轻松却坚定:
“娘娘若是放心,此事便交由民女来办吧!您只需给我一个大概的受邀人数,其余都包在民女身上!定在展会前准备得妥妥当当,不让娘娘费心!”
马皇后闻言,又是感激又是过意不去,握住朱晴的手:
“朱姑娘…这…这怎么好意思再劳烦你…自你来到大明,帮了陛下与我太多太多,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带来了无数新奇有用的物件和想法,更是对英儿、福贞视如己出…”
“咱…咱心里都明白。可时至今日,非但不能予你丝毫报答,反而事事都要倚重于你…本宫虽识字不多,却也知道‘滴水之恩’的道理。”
“咱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你且告诉本宫,你们后世…可有什么是大明能帮上忙的?但凡咱与陛下能做到,定当竭尽全力,也好让咱聊表心意,心中稍安啊…”
听着马皇后这番几乎有些哽咽的话语,朱晴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
转头,望向不远处奔跑嬉戏、笑声如银铃般清脆的小雄英,目光变得柔和而深远。
又看了看马皇后:“娘娘,您言重了。不瞒您说,初遇英儿,得知这奇妙的机缘时,民女心中除了惊奇,也确实存了一份私心,想亲眼看看这书本上的大明,究竟是何种模样。”
“无论我血脉中是否真流淌着朱家的血,既然我也姓朱,见到了,便无法视若无睹。”
“如今,英儿与我亲近;家父家母也将他捧在手心,疼爱有加。”
“若说民女无所求,那是假的。只是不瞒娘娘,得陛下和您厚爱,后世的民女,如今已可算是衣食无忧,甚至可称富足。并无他求!”
“所谓生活,衣食住行,民女已然不缺!最初民女迷茫不知做些什么事务!直到遇到雄英!”
“有时想想,或许真是老天爷见我完成学业后无所事事,特意派我来大明‘忙活忙活’,发挥点作用呢。”
朱晴这番话语,如同暖流,击中了马皇后内心。
看着眼前这个善良、不居功自傲的姑娘,想起她与他的家人对孙儿毫无保留的疼爱,眼眶瞬间湿润了,声音带着哽咽:
“丫头…你…你真是…让咱说什么好…哎~”她长长地、充满感慨地叹了一口气,紧紧握着朱晴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一声叹息。
片刻的沉默与感动之后,马皇后似乎下定了某个决心。拭了拭眼角缓缓开口道:
“丫头,有件事,咱与陛下商议了,今日便想问问你的意思。”
朱晴见马皇后如此郑重,也收敛了笑容,认真聆听:“娘娘请讲。”
马皇后字句清晰地说道:“咱与陛下,想正式收你为义女,赐你大明公主的身份与封号。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