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二年的正月二十。

年节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

北京城外的皇家军械局工坊区,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激动笼罩。

这里戒备森严,由影卫日夜看守,连一只陌生的飞鸟掠过都会引起警觉。

在核心试验区,一座半地下的厚重砖石建筑内,毕懋康、孙元化,以及他们的核心弟子、精选的工匠们,正屏息凝神地围着一张铺着绒布的长桌。

绒布之上,静静躺着一支造型奇特的火铳。

它与现今明军普遍装备的火绳枪截然不同。

最显眼的,是它取消了那个笨重且容易受潮、需要随时点燃的火绳杆。

在击锤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巧的、夹着一块燧石的机括。

枪身线条更加流畅,木托与金属部件的结合处严丝合缝,透着一股精工制造的美感。

这就是根据崇祯皇帝提供的核心思路和关键图纸,经过毕懋康等人数月来废寝忘食、反复试验、修改,最终定型的第一支可用的燧发枪样品。

“老师……可以开始了吗?”一名年轻弟子声音带着颤抖,小声询问毕懋康。

毕懋康没有立刻回答。

他伸出那双因长期接触金属和工具而布满老茧与细微伤痕的手,极其轻柔地再次抚摸过冰冷的枪管,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燧石是否夹紧。

击锤弹簧力度是否适中。

药池盖板闭合是否严密。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无数次失败的场景——哑火、迟发、燧石碎裂、机括失灵……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数十个日夜的心血白费,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皇帝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远超寻常。

经费、物料、人手,几乎予取予求。

但要求也极其严苛——必须成功,且要快。

终于,他睁开眼,看向身旁同样紧张的孙元化。

孙元化重重点了点头,眼神里是同样的决然。

“开始试射!”毕懋康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负责试射的,是一名从武卫营中挑选出来的、对火器极有天赋的老兵。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流程,开始操作。

清理引火孔。

扳开击锤至待发位置。

从特制的纸壳定装弹药中,将火药倒入药池,并盖上盖子。

将剩余的火药连同弹丸从枪口倒入,用通条压实。

整个过程,比操作火绳枪简化了许多,也迅速了许多。

老兵举枪,瞄准五十步外一个披着棉甲的木质人形靶。

所有围观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毕懋康甚至能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

老兵扣动了扳机。

“咔!”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燧石重重地划击在药池盖板的钢片上,迸射出一簇耀眼的火星。

火星瞬间引燃了药池中细腻的引火药。

微弱的火光闪过。

紧接着——

“砰!”

一声远比火绳枪射击更干脆、更响亮的轰鸣,在密闭的试验场内炸响!

枪口喷吐出炽热的火焰和浓密的硝烟。

强大的后坐力让老兵的肩膀微微一颤。

透过尚未散尽的硝烟,众人急切地望向远处的靶子。

只见那个木人靶的胸口位置,赫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孔洞!

“成了!成了!”一名年轻工匠忍不住激动地喊了出来。

“打中了!直接打穿了!”另一人也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毕懋康和孙元化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失态,但两人紧握的拳头,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的指节,暴露了他们内心同样汹涌的狂喜。

孙元化快步走到靶子前,仔细检查着弹孔,又测量了距离。

“五十步!直射!穿透棉甲!”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向毕懋康汇报。

毕懋康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数月来的所有压力、焦虑和疲惫,都随着这口气吐出去。

他走到那支还在散发着硝烟味的燧发枪前,如同看着自己最杰出的孩子,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

“快!”他猛地转身,对一名弟子吩咐,“立刻将此枪,及试射记录,密封装盒,以最快速度,呈送陛下御览!”

“是!老师!”

……

西苑,暖阁。

崇祯正在批阅关于晋商抄没物资变现情况的奏报,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

“陛下,皇庄军械局,毕懋康、孙元化联名急奏,并呈上密匣一个。”

崇祯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抬起头:“哦?呈上来。”

王承恩连忙将一个用火漆密封的木匣,以及一份奏折,恭敬地放到御案上。

崇祯先打开了奏折。

快速浏览着上面关于试射成功的描述、数据,以及毕懋康等人难以自抑的激动言辞。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但若细看,便能发现他眼底深处,有一丝极细微的波澜闪过。

放下奏折,他亲手打开了那个木匣。

红绸衬底之上,那支刚刚经过试射、甚至还没来得及彻底清理干净硝烟痕迹的燧发枪样品,静静地躺在那里。

冰冷的金属,温润的木托,精巧的燧发机括。

一切,都与他记忆中,那推动世界军事革命的关键武器,一般无二。

不,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因为融入了毕懋康等人的智慧,显得更加完善。

崇祯伸出手,轻轻拿起了这支枪。

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金属特有的冰凉触感。

他熟练地检查了枪机,扳开击锤,模拟了射击动作。

动作流畅,毫无滞涩。

“好。”

良久,崇祯口中,只吐出了这一个字。

但熟悉他的王承恩却知道,这一个“好”字,蕴含的分量,远比万千褒奖更重。

“此铳,击发顺利,不畏风雨,射速更快,精度更佳。”崇祯缓缓评价道,“毕懋康、孙元化,及所有参与工匠,有功。”

“老奴记下了。”王承恩躬身。

崇祯将燧发枪放回木匣,沉吟片刻,朗声道:

“传朕旨意。”

“此新型火铳,定型为大明一式燧发枪!”

“命皇庄军械局,即刻开始,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培训工匠,筹建生产线。”

“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条生产线投产。”

“三个月内,朕要武卫营,率先换装此铳!”

“一年之内,朕要五万御马监新军,全部装备大明一式!”

他的命令,清晰而坚决。

“奴婢遵旨!”王承恩心中凛然,知道皇帝这是要全力推动军队的换装了。

“还有,”崇祯补充道,“厚赏毕懋康、孙元化。所有参与研制的工匠,按功劳大小,赏银十两至百两不等,赐‘匠师’荣衔。牺牲假期、日夜赶工者,加倍赏赐。”

“是,陛下!”

王承恩退下传旨。

暖阁内,崇祯再次拿起那支“大明一式”,走到窗边。

窗外,春寒料峭,但枝头已隐隐泛起绿意。

他抚摸着冰冷的枪管,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未来战场上,明军士兵手持此铳,排成整齐的队列,用密集而迅速的弹雨,收割敌人的景象。

燧发枪的诞生,不仅仅是一种新武器的列装。

它意味着战术的革命,意味着军队组织形式的变革。

意味着,他手中掌握的力量,将发生质的飞跃。

晋商的财富,解决了钱的问题。

大明一式燧发枪的成功,则解决了利器的问题。

现在,只待那五万新军彻底练成,完成换装。

届时,无论是关外的豺狼,还是国内的宵小,都将在这股新生的力量面前,颤抖。

崇祯二年,一切都刚刚开始。

但历史的车轮,已然在他强有力的推动下,开始加速。

碾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