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楼风声
京城初秋,街头巷尾的茶楼最是热闹。
“听说了吗?那位顾云初夫人,可不是一般人啊!”
“什么夫人?我听说她暗中勾结江南商贾,把持盐铁,连军需都要插手。简直是要做女枭首!”
茶客们交头接耳,话题几乎都指向一个人——顾云初。
有人添油加醋:“军中将士,靠的都是盐铁粮草。若真落在一个女人手里,岂不是祸国殃民?”
也有人皱眉:“可我听说,那位夫人乃是贤德之人,怎会做出这种事?”
立刻有一名身着青衣的“路人”冷哼:“贤德?哼,表面贤德,暗里贪心!若不是真的,怎会满京城都在传?”
青衣人说罢,便起身离去,留下一群茶客目瞪口呆,议论声更热。
这种声音,不止出现在一家茶楼,而是遍布京城大街小巷。短短三日,风声已如燎原之火。
二、官场风向
朝堂上,几位中立官员悄然动摇。
“顾云初是女眷,却频繁出入商会、盐铁之地,确实不合体统。”
“是啊,若传到外邦,说大周军需仰仗妇人之手,怕是要被耻笑。”
有人附和:“钱大人虽有过失,但到底根基稳重。如今顾夫人却来掺和,若真是她在背后鼓动,未必是好事。”
这种言论被暗中推波助澜,逐渐传到圣上耳中。圣上面色冷沉,不发一言,只吩咐太监:“让中书省,暗查此事。”
三、顾府遭难
流言一出,顾府也受了波及。
一早,顾府门口聚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有人指指点点:“这就是那位顾夫人的宅子么?真有本事啊!”
有人叹气:“女人当家,终究是要出事的。”
更有刁钻之徒,大声喊道:“若军中出事,可都怪这顾夫人!”
府门口,管家脸色铁青,忙遣人驱散,可议论声还是一阵接一阵。
院中,丫鬟婆子们人心惶惶。有人低声议论:“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
立刻被大丫鬟喝斥:“住嘴!夫人何等清白,你们敢乱言,莫不是活得不耐烦?”
然而流言就是毒药,种子一旦落下,便难以彻底压下。
四、顾云初应对
书房内,顾云初翻阅着一摞摞京城各处传来的消息,神情冷静如常。
沈寒川却已怒火中烧:“这些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当众辱你,我这便去查是谁在背后挑拨!”
顾云初伸手按住他,目光清明:“这正是他们的计。若你贸然动怒,反而坐实了‘军中权柄落入妇人之手’的流言。”
沈寒川猛地一顿,紧紧盯着她:“那你打算如何?”
顾云初轻声道:“流言止于智者。我们无需急着辩白,只需引出源头,待真相大白,流言便会自破。”
她眼神一转,落在几份“匿名文书”上,嘴角微微勾起:“这笔字迹,我认得。乃是钱府旧人。呵……钱承祖终于忍不住了。”
五、暗线回报
当夜,顾云初密会几位心腹。
暗线探子拱手禀报:“钱府暗中花了重金,买通京中说书人、茶楼小厮,甚至在衙门中也有人被收买。如今风声越传越烈,人人皆指向夫人。”
顾云初点头,眼底闪过一丝锋锐:“既然如此,那便让风吹得更烈一些。”
探子一愣:“夫人,您的意思是……”
顾云初缓缓起身,语气清冷:“火候未到,不足以引蛇出洞。只有当钱承祖自以为稳操胜券时,他才会暴露最大的破绽。”
她抬眸,眼神如霜:“记住,我们不是要止风,而是要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