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的轰然倒台,如同在江城商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余波阵阵。“畅饮派”这家曾经不可一世的茶饮连锁,几乎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门店关闭,供应商追债,员工四散,昔日的喧嚣化为一片狼藉。而“初见”,则凭借在此次风波中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正直形象和卓越实力,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体的赞誉,同行的敬畏,资本的再度青睐……种种光环纷至沓来。但李凌霄却异常清醒地将这些喧嚣隔绝在外。他深知,胜利的喜悦容易让人迷失,真正的挑战永远在前方。周磊的覆灭,不过是扫清了跑道上的一个障碍,“初见”这架刚刚完成加速的飞机,即将迎来真正的起飞。
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三份截然不同的文件。
第一份,是张浩提交的《“初见”品牌全省扩张战略规划(草案)》。依托目前四家门店成功运营的经验、“初云”系统的成熟支持以及稳固的供应链,计划在接下来一年内,在省内其他三个核心城市开设至少八家直营门店,初步完成区域布局。
第二份,是孙浩团队关于“星枢”智能仓储系统V1.5版本的测试报告。经过火灾后的重建与优化,新系统在识别准确率、分拣效率和稳定性上均有显着提升,已基本达到在“初见”中央仓库全面部署的标准。
第三份,则是猎头提供的几位资深职业经理人的简历,是为即将独立运营、并可能引入外部投资的“天夜娱乐”准备的。
李凌霄的目光在这三份文件上缓缓扫过,脑中“商业洞察(中级)”能力高速运转,分析着每一项决策可能带来的资源调配、风险收益和长远影响。
全省扩张是必然之路,但不能盲目。他提笔在张浩的规划草案上批注:优先考虑与中骏集团有合作关系的商业综合体,利用其品牌背书和成熟客流;同时,新店必须同步部署“星枢”系统,将其作为标准化运营的一部分,收集更多数据,反哺系统优化。
“星枢”系统的成功,是“星辰科技”迈出的坚实一步。他批示孙浩:在确保“初见”自身应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开始小范围接触外部潜在客户,尤其是那些拥有自建仓储物流的连锁零售企业,探索技术输出的可能性。
至于“天夜娱乐”,林清雅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了其模式可行性。他圈定了简历中一位曾在知名唱片公司担任高管、对独立音乐市场有深刻理解的候选人,让张浩安排面试。是时候让“天夜”拥有自己独立的、专业的运营团队了。
处理完这些,他接通了内线电话:“胖子,来一下。”
张浩很快进来,脸上还带着扳倒周磊后的兴奋余韵。
“凌霄,有什么新指示?”
“两件事。”李凌霄言简意赅,“第一,准备一下,下周我们去省城出差,实地考察那几个备选的开店城市和具体位置。”
“没问题!”张浩立刻应下,“第二件呢?”
“第二,”李凌霄看着他,语气郑重,“准备组建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张浩一愣。
“嗯。”李凌霄点头,“‘初见’茶饮、‘天夜娱乐’、‘星辰科技’,还有未来的其他业务,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架构进行管理、资源调配和资本运作。名字……就叫‘凌霄集团’吧。”
张浩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集团公司!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户,而是真正向着规范化、规模化的企业集团迈进了!
“我明白了!我马上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和注册事宜!”
张浩离开后,李凌霄揉了揉眉心,略微放松下来。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车水马龙。从那个雨夜绝望的毕业生,到如今执掌即将成立的“凌霄集团”,不过短短数月。这一切,都源于脑中那神秘的“商业神格”。
他能感觉到,随着“初见”的成功和商业版图的初步勾勒,那“商业神格”似乎也在悄然成长,赋予他的知识和洞察力越发深邃。他甚至能隐约触摸到一些关于市场未来趋势的、更加模糊却宏大的脉络。
几天后,李凌霄和张浩踏上了前往省城的动车。同行的,还有特意从排练中抽空出来的林清雅。她接到省城一家知名音乐电台的专访邀请,这对她个人和“天夜娱乐”都是进一步打开知名度的好机会。
动车上,林清雅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轻声对李凌霄说:“感觉像做梦一样。几个月前,我还在为解约和前途迷茫,现在居然能去省台做专访了。”
“这只是开始。”李凌霄看着手中的市场分析报告,头也没抬,“你的舞台,不应该局限于江城。”
林清雅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中微动。这个男人,似乎总能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推动着身边的一切向前疾驰,包括她自己。
抵达省城后,三人分头行动。张浩去对接本地商业地产中介,实地勘察备选店址;林清雅在“天夜”新任cEo(已初步确定人选)的远程协助下,前往电台;李凌霄则独自一人,走访省城的几个核心商圈,感受当地的商业氛围和消费习惯。
他像一头敏锐的猎豹,仔细观察着竞争对手的门店布局、客流情况、产品定价,分析着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脑海中,“商业洞察”能力将所见所闻迅速转化为数据模型和策略建议。
傍晚,三人在下榻的酒店汇合。张浩带来了几个不错的备选铺位信息,林清雅的专访也顺利完成,效果颇佳。
“省城的市场潜力确实比江城大很多,但竞争也更激烈。”张浩汇报着白天的考察结果,“几个一线茶饮品牌在这里都有重兵布防,租金成本也高出不少。”
“竞争激烈,说明市场足够大。”李凌霄并不意外,“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和他们在红海里血拼,而是用我们独特的品牌调性、产品力和‘初云’、‘星枢’带来的效率优势,去切割属于我们的那块蛋糕。选址很重要,宁可多花点成本,也要占据最好的位置。”
他看向林清雅:“你那边怎么样?”
“访谈很顺利,主持人对我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和作品很感兴趣。”林清雅脸上带着光,“电台那边还提出,希望我能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他们下个月举办的一场线下音乐沙龙。”
“可以答应。”李凌霄点头,“这是渗透省城文艺圈层的好机会。‘天夜’的新cEo到位后,会帮你更好地运作这些资源。”
正在这时,李凌霄的手机响起,是一个来自海外的陌生号码。
他微微皱眉,接通了电话。
“hello, is this mr. Li Lingxiao?” 一个带着口音但还算流利的英语男声传来。
“Speaking. who is this?” 李凌霄切换到英语模式,语气平静。
“mr. Li, my name is david chen, Im a partner at ‘Silicon Valley Vision Fund’.” 对方自我介绍道,“weve been following the remarkable growth of your ‘chujian’ brand and your unique ‘chuyun’ system. we are very impressed and would like to explore potential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with you...”
硅谷愿景基金?李凌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家在全球创投界都声名显赫的基金,竟然会注意到远在中国江城、尚未进行大规模融资的“初见”?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用流利的英语回应道:“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mr. chen. Im currently traveling on business. perhaps we can schedule a video conference next week to discuss this further...”
挂断电话,张浩和林清雅都好奇地看着他。
“谁啊?凌霄,你还会说英语?”张浩惊讶地问。
“一个国外的投资机构,对我们有点兴趣。”李凌霄轻描淡写地带过,但心中却激荡不已。硅谷顶级基金的关注,意味着“初见”和他所构建的模式,价值已经得到了更高维度资本的认可。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预示着未来的舞台,将更加广阔,也更加凶险。
他看着窗外省城璀璨的夜景,目光坚定。
江城已是过往,省城乃是序章。而世界的轮廓,已在地平线上隐隐浮现。
凌霄集团,将由此启航,驶向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星辰大海。而他的手,已稳稳握住了舵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