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重塑,灵力凝实,修为稳固在炼气六层巅峰。林清风站在青竹园的晨曦中,感受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世界。空气里流动的灵气不再是模糊的背景,而是清晰可辨的、带着不同属性的能量丝线;脚下大地的脉动,也与他的心跳更加契合,仿佛整个园子都在随着他的呼吸而轻微起伏。
他没有急于试验新的力量,也没有立刻开始新一轮的疯狂积累。修复经脉如同大病初愈,需要时间来让这具“新生”的身体彻底适应,让凝实的灵力与宽阔的经脉完美融合。
他恢复了最简单、也最核心的日常。
每日清晨,迎着第一缕紫气,与淡金竹芽进行“生机共鸣”。如今,这个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他精纯的青木灵力与竹芽的“蕴灵”场域甫一接触,便如同水乳交融,反馈回的生机之力不仅量更大,质也更高,如同甘霖般滋养着他新生的经脉,巩固着修复的成果,甚至隐隐提升着其韧性。
随后,他便如同一个最普通的灵植夫,巡视园子,观察每一株灵植的状态,记录它们最细微的变化。肥地蚯的活动范围又扩大了少许;那株拥有【微弱治愈】的变异凝露草,新生的叶片上蓝色光晕似乎更明显了一分;古老竹根所在区域的土壤,颜色愈发深沉。
他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耗费大量心神去勉强维持灵力运转。如今灵力圆转自如,使得他能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对青竹园生态本身的观察与感悟上。他更加清晰地“看”到,地脉疏导网络如何引动那微弱的地底脉动,如何与不同词条效果的土壤区域相互作用,又如何通过植物根系和肥地蚯的活动,将滋养之力扩散到园子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上帝视角”般的体悟,让他对“造化”与“引导”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午后,他则会花上两个时辰,潜心研习阵法与丹道。修为提升后,神识壮大,思维也更加敏捷。《基础阵法详解·稳固篇》中许多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的地方,如今再看,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他开始尝试推演更复杂一些的复合阵法,思考如何将地脉疏导、灵气汇聚、隐匿防护等功能,更精妙地结合在一起。
而对《润脉丹丹方》的研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不再仅仅关注药材和法诀,而是开始尝试理解丹方背后那位创立者,是如何构思出这种“破而后立”的修复理念,其药性流转、生机激发的原理,与自己的“生机共鸣”之道,又有哪些可以相互借鉴、融合之处。
他甚至开始动手,利用园内出产的普通药材,尝试配置一些最基础的、具备温和调理作用的药散。并非为了服用,而是通过亲手操作,来验证自己对药性理解的深浅。
夜晚,则是雷打不动的修炼。重塑后的经脉如同新开辟的河道,运行《青木长春功》的效率远超以往。虽然从炼气六层巅峰到炼气七层所需的灵力总量更为庞大,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修炼速度,比经脉受损前快了何止数倍!照此下去,重回炼气后期,指日可待。
如此规律而充实的生活过了半月有余。林清风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新生的根基已然彻底稳固,凝实的灵力如臂指使,神识笼罩范围稳定在十五丈左右,对园内一草一木的感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程度。
这一日,他正在试验田边缘,观察那几株被他用自身“丹蕴”灵力滋养过的凝露草,心中忽然萌生一个念头。
既然自己的灵力如今具备了一丝独特的“引导生机”的特性,那么,能否主动利用这种特性,结合词条系统,来“定制”培育一些具备特殊辅助效果的灵植?不追求强大的战斗或修炼效用,而是专注于日常辅助,例如——加速灵力恢复、微幅强化神识、或者临时提升对某种属性灵气的感知等等。
这类效果微弱、却颇为实用的灵植,在低阶修士中应该颇有市场,而且来源解释起来也更容易(可推脱为特殊培育技巧或土壤变异)。
他选中了一株长势良好的普通月光苔。月光苔性属太阴,本就对宁神静心有些微效果。
他先以自身那蕴含“丹蕴”的青木灵力,极其温和地滋养这株月光苔,引导其生机向“滋养神魂”的方向略微偏斜。持续滋养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他能感觉到这株月光苔散发出的气息,似乎比旁边的同类多了一丝清凉安神之意。
然后,他集中意念,看向它。
【月光苔(一阶灵植)】
【状态:经过特殊灵力滋养,生机活跃】
【当前词条:微弱月辉(白色)】
【可刷新】
“刷新。”
意念落下,光幕波动,词条由白转绿——
【清心明智(绿色词条)】:散发的气息具备微弱的宁神效果,并可小幅提升佩戴者片刻间的思维清晰度。】
成功了!虽然效果依旧微弱,但方向完全符合预期!“提升思维清晰度”,这对于研习功法、参悟法术乃至临阵对敌,都有着不小的潜在价值。
林清风心中喜悦。这证明,他的“丹蕴”灵力结合词条系统,确实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指向性的灵植培育手段!
他看着这株与众不同的月光苔,又看了看身份令牌上那可怜的 两点 贡献点,一个清晰的、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以青竹园为根基,以阵法和丹道知识为武装,以“丹蕴”灵力和词条系统为核心,培育具有特殊辅助效果的灵植,低调而稳定地积累资源。
前路漫漫,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