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宫,龙台之上。
赵王偃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告急军报,双手剧烈颤抖,脸色惨白如纸。
阏与失守!武安被围!
漳水防线岌岌可危!
秦军兵锋,距离邯郸已不足百里!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李牧呢?!他不是号称赵国军神吗?为何还挡不住秦军?!”赵王偃猛地将一卷竹简狠狠摔在地上,嘶声咆哮,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丞相郭开小心翼翼地跪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诡谲的光芒,他匍匐上前,低声道:“大王息怒!李牧将军虽勇,然秦军势大,器械精良,士气如虹,实非我军能力敌。”
“为今之计……唯有再次合纵,请山东五国发兵救援,方有一线生机啊!”
“合纵?”赵王偃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声道,“对!合纵!快!立刻派使者前往魏、楚、齐、燕、韩!请他们速发援兵!只要肯救赵,寡人愿割让城池,献上珍宝!”
使者们怀揣国书,带着赵王的承诺,火速奔赴各国。
然而,数日后传回的消息,却让赵王偃的心沉入了谷底。
魏王假回复:“秦军凶悍,我国力微弱,恐难相助,望赵王早作打算。”
楚王负刍表示:“路途遥远,远水难救近火。”
齐王建更是直接:“秦赵相争,与齐何干?”
燕国弱小,自顾不暇。
韩国更是早已被吓破了胆。
五国态度暧昧,皆作壁上观,显然不愿为了一个即将倾覆的赵国,去触犯兵锋正盛的秦国!
“完了……天亡我赵啊!”赵王偃瘫坐在王座上,面如死灰,涕泪横流。
就在这时,郭开再次凑近,声音压得极低,如同毒蛇吐信:“大王,五国不肯发兵,无非是觉得无利可图,且惧怕秦国兵威。”
“但若…我们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一个…足以瓜分秦国的天赐良机呢?”
赵王偃猛地抬头,死死盯住郭开:“什么良机?!”
郭开眼中闪烁着疯狂而阴险的光芒,一字一顿道:“大王可还记得……当年派往秦国的……那颗棋子?”
赵王偃瞳孔骤然收缩!
嫪毐!
那个被他秘密派遣,以侍女身份混入秦宫,如今已深得太后赵姬信任,甚至暗中掌控了雍城的人!
“你是说……”赵王偃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正是!”郭开斩钉截铁道,“请大王立刻修书五国,将此事和盘托出!告诉他们,我赵国早已在秦国心脏埋下致命暗棋!”
“只要他们此刻发兵助赵,拖住秦军主力,待到来年秦王嬴政加冠亲政之时,嫪毐便会在雍城起事,诛杀嬴政!”
“秦王一死,秦国必乱!届时,六国联军趁势而入,瓜分秦国,易如反掌!这,难道不比救援一个赵国,更有诱惑力吗?!”
赵王偃听完,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眼中爆发出垂死挣扎般的凶光!
这是一场惊天豪赌!
一旦泄露,赵国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这确实是唯一可能扭转乾坤的机会!
他猛地一拍案几,面目狰狞:“好!就依你之计!立刻以最高密级,向五国君主传递此讯!告诉他们,若想分秦一杯羹,就立刻发兵!否则,待赵国覆灭,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
很快,数封盖着赵王印玺,以特殊渠道送达的密信,摆在了魏、楚、齐、燕、韩五国君主的案头。
当五国君主阅读完密信中那石破天惊的内容时,无不骇然变色!
秦国太后身边,竟有赵国安插的男宠?而且此人已暗中掌控雍城,意图在秦王加冠时作乱?诛杀嬴政?!
若此事为真……那将是千载难逢的,彻底肢解强秦的绝佳机会!
巨大的诱惑,如同魔鬼的低语,开始在五国君主心中盘旋。
原本事不关己的态度,开始动摇。
战争的阴云,不再仅仅笼罩在赵国上空,而是悄然向着整个山东六国,乃至看似稳操胜券的秦国,弥漫开来……
一场围绕秦国命运的巨大阴谋,随着赵王偃绝望下的疯狂一搏,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此刻,远在咸阳统筹粮草,刚刚为独轮车的成功而稍感欣慰的燕丹,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手中的毛笔,“啪”地一声,掉在了摊开的竹简上,溅开一团刺目的墨渍。
秦国东出的兵锋,在赵国境内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眼看邯郸以北的最后屏障摇摇欲坠,灭赵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局势骤然生变!
魏国大将晋鄙率十万精兵出大梁,兵锋直指秦军侧翼;楚国项燕亦引兵北上,陈兵边境,虎视眈眈;甚至连一向与秦交好,或曰畏秦如虎的齐国,也罕见地开始向西部边境增兵,摆出干预姿态;燕、韩两国虽国力不济,却也象征性地调兵遣将,摇旗呐喊。
一时间,山东五国仿佛达成了某种惊人的默契,虽未真正合兵一处,却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巨大的压力网,从东、南两个方向,向着深入赵境的秦军压迫而来!
消息传至前线,主帅蒙骜与副将蒙蒙武、杨端和等人紧急商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多线压力,若继续强攻邯郸,一旦后方被截断,或陷入多面作战的泥潭,数十万秦军精锐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用兵持重的蒙骜当机立断,奏报咸阳的同时,下令大军停止进攻,依托已占领的城邑构筑防线,采取守势。
章台宫内,嬴政接到王翦的紧急军报和山东五国异动的密报时,正值大朝会。
他端坐于王座之上,面色阴沉如水,手指紧紧攥着那卷冰冷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朝堂之上,原本因前线捷报而洋溢的兴奋气氛瞬间凝固,变得落针可闻。
“大王,”老将蒙骜在奏疏中沉痛写道,“五国异动,其势汹汹,虽各怀鬼胎,然我军孤军深入,若被切断归路,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大王准允,暂避锋芒,主力撤回函谷关内,巩固防线,再图后计。”
撤军!
这两个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嬴政的心上,也砸在满朝文武的心头。
数月血战,无数将士用性命换来的土地和优势,竟要因山东五国的联合施压而被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