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掉那三名不知死活的劫修后,云梦瑶并未在原地久留。她迅速清理了战斗痕迹,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继续向着黑风山脉更深处潜行。
越往深处,周遭的环境变得越发诡异和压抑。原本茂密遮天的古木逐渐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扭曲、低矮的灌木,枝干呈现出被烈火灼烧过般的焦黑色,叶片则是一种不健康的紫褐色,表面覆盖着黏腻的露珠,散发着淡淡的腥气。脚下的土地也从深褐色逐渐转变为一种令人不安的暗红色,仿佛被无数鲜血浸透、干涸后形成的颜色,踩上去有一种异样的松软感,偶尔还会渗出暗红色的汁液,粘在靴底,甩都甩不掉。
空气中的气味变得更加复杂和令人作呕。浓烈的硫磺味刺鼻呛人,混合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于尸体高度腐败后产生的甜腻恶臭,直冲脑门,即使屏住呼吸,那股味道也仿佛能透过毛孔钻入体内,引发生理上的强烈不适。阴风不再是林外的呜咽,而是变成了持续不断的、尖锐的呼啸,如同无数冤魂在耳边凄厉哭嚎,这声音并非单纯的物理声响,更带着一种扰乱心神的力量,修为稍弱者,恐怕片刻便会心烦意乱,甚至产生幻觉。
“此地煞气已浓烈到几乎化为实质,连泥土都蕴含着怨念。这哀嚎声……直侵神魂,必须紧守灵台,不能有丝毫松懈。”
她全力运转《五行辨灵术》,双眸中五色流光急转,视野中的世界变得不同。空气中不再空无一物,而是漂浮、流淌着无数灰黑色的煞气丝线,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触手,在空中扭曲、缠绕,散发出令人心悸的阴寒与恶意。所有这些煞气丝线的源头,都指向正前方——那个仿佛大地伤疤般的巨大深渊。
终于,穿过最后一片枯死的怪木林,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却也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两座如同太古恶龙垂死挣扎时露出的狰狞獠牙般的黑色山崖,以一种违反常理的角度斜插向昏沉的天空。崖壁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大小不一,不断从中喷吐出浓稠如墨、几乎凝成液体的灰黑色瘴气。这些瘴气汇聚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轰鸣作响的瀑布,向着下方深不见底的涧内倾泻而下,仿佛地狱的入口正在吞吐着毒息。
这便是坠龙涧!
涧口边缘极为开阔,但地面崎岖不平,散落着各种惨白的骸骨。有体型庞大、骨骼奇特的不知名兽骨,也有零星的人类骨骸,有些骨骼上还残留着清晰的啃噬痕迹,甚至是法器攻击留下的裂痕。几件锈迹斑斑、灵性尽失的刀剑和破碎的法器残片,半埋在暗红色的土壤中,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在此地的惨烈争斗。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死寂与绝望气息,笼罩着整个涧口。
“好恐怖的阴煞死气!这瘴气……其毒性之烈,远超寻常毒障!坊市买的上品避瘴丹,恐怕效果有限。”
云梦瑶不敢有丝毫大意,在距离涧口尚有百丈远的一处风化严重、刻着模糊诅咒符文的巨岩后潜伏下来。她将《归元匿灵术》催动到极致,整个人气息近乎消失,与岩石融为一体。随即,全力催动【灵眸术】,视线努力穿透那翻滚不休的瘴气帷幕,向涧内望去。
瘴气浓郁得如同实质,视线严重受阻。勉强能看到靠近涧口的崖壁陡峭如刀削,上面覆盖着一种暗紫色的、仿佛具有生命般缓缓蠕动的滑腻苔藓。一些手腕粗细、长满了倒刺的黑色藤蔓,如同毒蛇般在苔藓间蜿蜒蠕动,伺机而动。涧内深不见底,只有一片吞噬光线的黑暗。然而,在那无尽的黑暗深处,云梦瑶凭借灵眸术的敏锐,似乎看到了无数点微弱的、充满恶意的红光在闪烁明灭,如同无数双来自九幽的魔眼,正冰冷地窥视着上方的一切生灵。
她尝试着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神识,小心翼翼地向涧内探去,试图感知更具体的情况。然而,神识刚刚接触那灰黑色的瘴气,便如同深入了万年冰窟!一股阴寒刺骨、蕴含着强烈怨念与腐蚀性的力量顺着神识反馈回来,疯狂地侵蚀她的精神意志。刹那间,脑海中仿佛有无数凄厉的哀嚎、疯狂的呓语和恶毒的诅咒同时炸响!
“不好!这瘴气竟能直接污染腐蚀神魂!”
她闷哼一声,脸色瞬间白了三分,果断地斩断了那缕神识联系,心有余悸。仅仅是这短暂的接触,就让她神魂震荡,若是筑基期以下的修士贸然将神识探入,恐怕瞬间就会心神失守,意识被污秽侵蚀,沦为只知杀戮的疯魔。
不敢再冒险用神识探查,云梦瑶立刻采取防御措施。她取出一枚龙眼大小、药香清冽的【上品避瘴丹】服下,丹药化作一股清凉气流护住心肺经脉。同时,她迅速拍出一张金光熠熠的二阶【金刚护体符】,一层凝实的淡金色光罩瞬间升起,将她周身护住。
然而,这层看似坚固的金光护罩,在与弥漫的瘴气接触的刹那,便发出了令人牙酸的“滋滋”腐蚀声!光罩表面的金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剧烈闪烁、黯淡,仅仅支撑了不到三息时间,就变得薄如蝉翼,显然无法长时间抵御这诡异的瘴气。
“丹药和普通防护符箓效果有限,消耗又快,非长久之计。必须另寻他法。五行相克……此瘴阴寒污秽至极,属性偏阴邪,理论上当以阳刚烈火克制!”
想到此处,她双手迅速掐诀,体内火属性灵力奔腾汇聚,在身前凝聚出一颗头颅大小、炽热夺目、散发出灼人热浪的【大火球术】!火球呼啸着,如同一颗小太阳般射入浓稠的瘴气帷幕之中!
轰——!
火球猛烈炸开,赤红色的火焰翻滚膨胀,确实将一小片区域的瘴气焚烧一空,暂时露出了下方湿滑漆黑的崖壁。但还不等她欣喜,周围的瘴气仿佛被激怒的活物,发出了低沉的、如同潮水般的嘶鸣声,更加汹涌澎湃地扑来,瞬间就将那点空缺填补得严严实实,甚至比之前更加浓密!而且,火球爆炸的巨响在幽闭的山涧中反复回荡,传出去很远,在这死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耳。
“不行!蛮力驱散不仅效果短暂,反而会打草惊蛇,引来未知的危险。这瘴气似乎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与整个坠龙涧的地脉阴煞相连。看来,只能尝试那尚未纯熟的法门了。”
她回忆起《五行衍道经》中一篇关于护体神通的精妙论述:“五行轮转,相生相克,化外邪为资粮,衍混沌以护道……” 这描述的正是【五行护体灵光】的至高理念。此术并非依靠蛮力硬抗,而是引导体内五行灵力在体表形成一层循环不息、流转不休的灵光薄膜。这层灵光如同一个微型的领域,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将侵袭而来的异种能量(如毒瘴)进行分解、转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吸收,化为维持灵光运转的资粮,从而达到“万邪不侵”的玄妙境界。
当然,此术对修行者的灵力掌控精度、五行平衡能力以及神识强度要求都极高。云梦瑶之前只是初步涉猎,远未达到纯熟之境。但眼下形势危急,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
她寻了一处相对隐蔽的石缝,盘膝坐下,屏息凝神,将外界干扰降至最低。全力运转《五行归元诀》,丹田内那鸽卵大小的五色液态灵力漩涡开始加速旋转,变得越发璀璨。金、绿、蓝、红、黄五道精纯的、属性各异的灵力被小心翼翼地抽丝剥茧般引出,按照经文记载的那种玄奥无比的轨迹,开始在她周身的主要经脉中缓缓运转、交织、共鸣。
起初极其艰难。五种属性灵力特性迥异,金之锋锐、木之生发、水之柔韧、火之暴烈、土之厚重,想要让它们和谐共处、循环流转,如同让五匹烈马齐头并进。过程中,灵力不时发生冲突,导致经脉传来阵阵刺痛;时而流转不畅,灵光雏形刚刚浮现便即溃散。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因精神的高度集中和灵力的剧烈消耗而微微发白。但她眼神专注无比,凭借远超同阶的强大神识和对五行之道日益深刻的理解,不断进行着精妙的微调与引导,如同最耐心的工匠,雕琢着这件无形的“护身宝衣”。
渐渐地,一丝微弱的、但确实在流转着的五色光华,如同晨曦初现时的薄雾,开始在她体表浮现。这灵光并不耀眼夺目,却蕴含着一种圆融自在、生生不息的奇妙道韵,仿佛与周围天地产生了某种和谐的共鸣。
“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初步的雏形,极其微弱,消耗也巨大,但方向是对的!五行衍道经,果真蕴含天地至理!”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意念集中,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体表那层薄如蝉翼的五色灵光。然后,她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踏入了那翻涌不休的灰黑色瘴气之中。
嗤嗤……
预想中的剧烈对抗并未发生。瘴气接触到五色灵光,不再像撞击金刚罩那般发出刺耳声响,而是被灵光表面那不断流转的五行之力所牵引、分解。部分阴寒之力被灵光中的火属性灵力消融转化,污秽之气则被厚重沉稳的土属性灵力沉淀过滤,而那些诡异的、侵蚀神识的毒煞,则被灵动的水属性木属性灵力中和、净化。虽然维持这层灵光对灵力的消耗速度明显加快,远胜于单纯防御,但灵光本身却稳如磐石,甚至还在极其缓慢地从周围稀薄的天地灵气中汲取着微弱的补充,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
“果然玄妙!以巧破力,以转化代抵抗!这才是五行之道的高明之处!”
心中一块大石稍稍落下,但警惕之心丝毫未减。她开始沿着那陡峭湿滑、布满危险苔藓和藤蔓的涧壁,向下缓缓潜行。头顶的光线迅速被厚重的瘴气吞噬,四周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灰暗之中,只有体表那层微弱的五色灵光,如同暗夜中的萤火,提供着有限的照明,映照出崖壁上那些狰狞诡异的景象。阴风在耳畔呼啸,那直侵神魂的哀嚎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仿佛有无数无形的怨灵贴着她的耳朵嘶吼、哭泣,疯狂地冲击着她的心神防线。但她道心坚定,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将《静心咒》默运于心,一步步向着那深不见底、隐藏着无尽秘密与危险的黑暗深渊,坚定下行。
“这哀嚎……绝非普通风声,更像是无数陨落在此的生灵残魂凝聚不散的怨念冲击。坠龙涧,究竟吞噬了多少生命?下面等待我的,又会是什么?”
她将神识收缩在周身数尺范围内,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全力感知着一切细微的灵力波动和潜在的危险。指尖悄然扣住了几张攻击符箓,袖中的【无影针】亦蓄势待发。她知道,成功抵御瘴气,仅仅是通过了第一道,或许也是最简单的一道关卡。真正的考验和致命的危险,恐怕就在这深涧之底,悄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