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冬夜,并州温县(今河南温县)张家府邸的西厢房内,一盏油灯忽明忽暗,映照着十七岁的张春华紧绷的脸庞。她刚刚亲手将家中的老仆捆绑在柴房的立柱上,粗麻绳在老人枯瘦的手腕上勒出深深的红痕,而地上那滩尚未凝固的血迹,正从厨房方向蜿蜒而来,在青砖地面上凝结成暗褐色的冰花。

“少夫人,老奴…… 老奴真的什么都没听见啊!” 老仆的哀求声透过门缝传来,带着哭腔的颤抖刺破了冬夜的寂静。张春华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身上那件藕荷色的襦裙下摆还沾着泥点,那是半个时辰前在后院掩埋物证时留下的痕迹。

就在一个时辰前,她的丈夫司马懿刚刚结束与京兆尹司马防(司马懿之父)的密谈。父子二人在书房内低声商议着如何拒绝曹操的征召 —— 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司空已三次派人前来,要征辟司马懿出任文学掾,而司马懿始终以 “风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由卧床不起。按照当时的律法,若无故拒绝朝廷征召,轻则阖家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孟德多疑,此次派来的眼线恐怕已在府外潜伏。” 司马防临走前的叮嘱犹在耳畔,“若病情败露,我司马氏将万劫不复。” 张春华当时正端着汤药走进外间,虽未听清全部对话,却敏锐地捕捉到 “曹操”“败露”“灭门” 等关键词。她放下药碗正要退下,却听见厨房方向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 —— 那是负责煎药的老仆不慎打翻了药罐,而更要命的是,老仆刚才恰好经过书房窗外。

张春华几乎是凭着本能冲了出去。当她看到老仆呆立在原地,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时,心中已然明了:方才父子二人的谈话,恐怕已被这位跟随张家多年的老仆听去了大半。

“王伯,您没事吧?” 张春华强压着心头的颤抖,快步走上前想要搀扶老仆。可当她的手触碰到老人的手臂时,却感觉到对方身体剧烈的抽搐 —— 这不是惊吓导致的颤抖,而是一种知晓秘密后试图掩饰的本能反应。

老仆慌忙将手缩回去,结结巴巴地说:“没…… 没事,少夫人,老奴只是手滑……” 他的目光躲闪着,不敢与张春华对视,而眼角的余光却不自觉地瞟向院外的方向。

那一刻,张春华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她想起去年家乡遭遇兵祸时,父亲张汪(时任粟邑令)为保护百姓与乱兵殊死搏斗的场景;想起出嫁前母亲握着她的手叮嘱 “嫁入司马家,当以家族安危为己任”;更想起三天前司马懿为伪装病状,故意在寒冬里将被褥扔到地上,任由寒气侵入关节,醒来时整条右腿都已僵硬不能动弹。

“王伯,” 张春华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平静,平静得让老仆感到一阵寒意,“您跟随我张家二十余年,我爹娘待您不薄,如今……” 她没有说下去,只是轻轻拍了拍老仆的肩膀。可就是这个看似温和的动作,却让老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少夫人饶命!老奴什么都没听见,真的什么都没听见啊!”

张春华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此刻任何犹豫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曹操的眼线遍布各州郡,若老仆今日将所见所闻泄露出去,不仅司马懿要被治罪,整个司马家族都将面临灭门之祸。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墙角那根用来劈柴的铁斧上,心中已然做出了抉择。

半个时辰后,当司马懿拄着拐杖,强忍着关节的疼痛来到后院时,看到的便是妻子站在柴房门口,身上沾着血迹,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场景。“春华,你……” 司马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从未见过如此模样的妻子 —— 那个平日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话总是柔声细语的少女,此刻竟像一位经历过沙场厮杀的战士。

张春华没有解释,只是走上前搀扶住丈夫,轻声说:“夫君,此事我已处理妥当,你无需担忧。只是今后府中之事,还需更加谨慎。” 她顿了顿,补充道,“王伯年老体弱,今日不慎失足落入井中,我已让人将他好生安葬了。”

司马懿顺着妻子的目光望向柴房,又看了看后院那口刚刚填上新土的枯井,心中瞬间明白了一切。他握紧妻子冰冷的手,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 有震惊,有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敬佩。也就是从这个寒夜开始,司马懿真正意识到,自己娶的不仅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妻子,更是一位能在乱世中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废三公,自任丞相,再次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并放出狠话:“若复盘桓,便收之。”(若再装病,就将他逮捕入狱)。此时的司马懿已无法再继续伪装,只得应召前往许昌任职。张春华则带着年幼的长子司马师(时年 5 岁)和次子司马昭(时年 3 岁)留在温县老宅,挑起了主持家事的重担。

这一年,张春华二十四岁。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婆,还要应对地方官吏的频繁探访 —— 这些人名为慰问,实则是受曹操指派,监视司马家的动向。张春华深知,丈夫在朝中为官如履薄冰,自己在后方若有任何差错,都可能成为政敌攻击司马懿的把柄。

一天清晨,温县县令亲自带着礼品来到司马府,声称是 “奉丞相之命,前来探望司马夫人与公子”。张春华早已得到消息,提前将家中所有与司马懿相关的书信、文稿都封存起来,只留下一些日常的家信。她身着素雅的布裙,抱着司马昭,身后跟着司马师,在府门前恭敬迎接。

“县令大人亲临寒舍,妾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张春华微微屈膝行礼,语气温和却不失庄重。她刻意让自己显得有些憔悴,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 —— 这是连日来 “担忧丈夫安危” 的结果,而实际上,她是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符合 “柔弱主妇” 的设定。

县令走进客厅,目光在屋内四处打量。客厅的陈设十分简朴,除了必要的桌椅,几乎没有任何贵重物品。墙上挂着的几幅字画,都是张春华自己临摹的作品,而非名家真迹。“司马夫人真是贤良淑德,” 县令皮笑肉不笑地说,“只是司马大人如今在相府任职,夫人为何还如此节俭?”

张春华抱着司马昭的手臂紧了紧,轻声叹道:“大人有所不知,夫君虽在朝中为官,却始终谨记祖训,不敢贪图享乐。况且如今战乱未平,百姓流离失所,我等为官之家更应以身作则,岂能铺张浪费?”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倒是有一事想请教大人,不知夫君在相府一切安好?妾身连日来夜不能寐,总担心他在朝中得罪权贵……”

说到这里,张春华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带上了一丝哽咽。司马昭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情绪,也跟着哭了起来。司马师则懂事地站在一旁,小手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眼神中带着与年龄不符的警惕。

县令见此情景,心中的疑虑消减了大半。他原本以为司马家会借着司马懿在朝中任职的机会大肆敛财,或是暗中勾结地方势力,可眼前的景象却与传闻截然不同。“司马夫人放心,” 县令放缓了语气,“司马大人在相府深得丞相器重,近日还因提出‘联吴抗蜀’的计策受到嘉奖,夫人只管安心度日便是。”

送走县令后,张春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她将两个孩子交给乳母,独自来到书房,从书架最底层的暗格里取出一封密信 —— 这是司马懿昨日派人快马送来的,信中写道:“曹孟德对我仍有猜忌,近日派心腹暗中调查家中情况,望夫人谨慎应对,切勿露出破绽。”

张春华拿起笔,在信的背面写道:“昨日县令亲访,已按夫君之意应对,暂无异常。家中一切安好,孩子们都很听话,夫君在朝中只需专心政务,无需挂念后方。” 她将信折成细条,塞进一根中空的竹管里,交给早已等候在门外的亲信家丁,叮嘱道:“务必将此信亲手交给夫君,途中不可有任何闪失。”

除了应对外部的监视,张春华还要处理家族内部的矛盾。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时年 18 岁)年少气盛,对曹操专权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不满言论。张春华得知后,立刻将司马孚叫到家中,严厉训斥道:“叔父身为司马家族的子弟,言行举止当以家族安危为重。如今兄长在朝中处境艰难,你若再口无遮拦,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司马孚起初并不服气,反驳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不过是说出实情,何错之有?”

张春华拿出司马懿写来的信,递到司马孚手中,冷冷地说:“叔父可曾想过,你口中的‘实情’,若被曹操的人听到,会给兄长带来怎样的灾祸?去年孔融孔文举因非议曹操,被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的罪名处死,全家抄斩,这样的例子还不够吗?”

司马孚读着信中司马懿描述的相府内部的凶险,脸色渐渐变得苍白。他抬头看向张春华,眼中满是愧疚:“侄媳教训得是,是我太过冲动,险些酿成大错。”

“知错能改便好,” 张春华的语气缓和下来,“叔父若真有心报国,不如潜心治学,待日后时机成熟,再为国家出力。眼下最重要的,是保全自身,为兄长稳固后方。”

在张春华的悉心打理下,司马家不仅平安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还逐渐积累了声望。当地百姓都称赞张春华贤良淑德、治家有方,就连一些地方官吏也对她敬重有加。而远在许昌的司马懿,也得以专心应对朝中的明争暗斗,为日后司马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 226 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太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此时的司马懿已升任骠骑大将军,成为曹魏政权的核心重臣之一。张春华随丈夫一同迁居洛阳,住进了骠骑大将军府。然而,随着地位的提升和年岁的增长,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关系却逐渐出现了裂痕。

这一年,张春华三十九岁。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眼角的皱纹和鬓边的白发让她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而司马懿却正值盛年,身边多了许多年轻貌美的姬妾,其中最受宠爱的是一位姓柏的夫人(史称柏夫人)。司马懿对柏夫人宠爱有加,常常整日待在柏夫人的院落里,很少再去张春华的住处。

起初,张春华并未在意。她深知在古代社会,男子三妻四妾是常事,更何况丈夫如今身居高位,身边有几位姬妾也不足为奇。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子孙和打理府中事务上,司马师已长大成人,开始跟随父亲在军中任职;司马昭也已娶妻生子,家族人丁日益兴旺。张春华以为,只要自己恪守本分,做好一个正室夫人该做的事情,丈夫终究会念及多年的夫妻情分,不会太过冷落她。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张春华的预料。司马懿对柏夫人的宠爱越来越甚,甚至在处理一些府中事务时,也会听取柏夫人的意见,而忽略了张春华这位正室夫人的存在。更让张春华难以接受的是,司马懿竟开始在公开场合冷落她。

一次,司马懿生病卧床不起,张春华得知后,亲自炖了汤药,带着仆人来到司马懿的卧房探望。她刚走进房门,就听见柏夫人在床边娇声说道:“将军,您都病了好几天了,夫人怎么才来看您啊?是不是根本就不关心您的身体?”

张春华心中一紧,正要开口解释,却听见司马懿不耐烦的声音传来:“她来做什么?看到她那张老脸,我就心烦!你赶紧让她走,别在这里碍眼!”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狠狠刺进了张春华的心中。她站在原地,手中的药碗险些掉落在地上。她看着躺在床上的丈夫,那个曾经在寒夜里与她并肩作战、对她充满敬佩的男人,如今却用如此刻薄的话语来形容她。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却被她强忍着没有掉下来。

“夫君既然不愿意见我,那妾身就不打扰了。” 张春华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让司马懿都感到有些意外。她放下药碗,转身缓缓走出了卧房,没有回头看一眼。

回到自己的院落,张春华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为了丈夫的安危,亲手处理老仆的场景;想起了在温县老宅独自支撑家庭,应对各方监视的艰辛;想起了这么多年来,自己为司马家付出的一切。可如今,丈夫却因为自己年老色衰而如此冷落她,甚至对她恶语相向。

哭过之后,张春华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她知道,哭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这个深宅大院里,没有丈夫的宠爱,没有足够的地位,自己和孩子们都可能会受到欺负。她必须想办法挽回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和子孙的利益。

第二天,张春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绝食。她对外宣称自己 “感念先皇恩德,忧思过度,以致茶饭不思”,并拒绝接见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骠骑大将军府,也传到了司马懿的耳中。起初,司马懿以为张春华只是在赌气,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过不了几天,张春华就会因为受不了饥饿而主动放弃绝食。

然而,张春华却异常坚定。她连续三天没有吃任何东西,只喝少量的水维持生命。她的身体日渐虚弱,脸色苍白如纸,连下床行走都变得十分困难。

司马师和司马昭得知母亲绝食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多次来到张春华的院落,想要劝说母亲进食,却都被张春华拒绝了。“你们若真心为我着想,就去劝劝你们的父亲,” 张春华虚弱地说,“他若还念及一丝夫妻情分,便不会如此待我。他若执意如此,我便是饿死,也不会再去见他。”

司马师和司马昭无奈,只得来到司马懿的卧房,跪在地上请求父亲去看望母亲。“父亲,母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有性命之忧啊!” 司马师声音哽咽地说,“母亲为我们司马家操劳了一辈子,父亲怎能如此对待她?”

司马昭也跟着说道:“父亲,孩儿知道您宠爱柏夫人,可母亲毕竟是我们的生母,是司马家的正室夫人。您若再不去看望母亲,不仅会让母亲伤心,还会让外人笑话我们司马家不讲情理啊!”

司马懿看着两个儿子跪在地上,又想起了张春华这么多年来为家族所做的一切,心中终于有了一丝动摇。他知道,张春华绝非普通的妇人,她的绝食绝不仅仅是为了争宠,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如果真的让她饿死,不仅会让自己背上 “薄情寡义” 的骂名,还可能会影响到两个儿子对自己的态度,甚至动摇整个家族的根基。

最终,司马懿还是来到了张春华的院落。当他看到躺在床上虚弱不堪的妻子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愧疚。“春华,你这是何苦呢?” 司马懿走到床边,轻声说道,“我知道这些日子冷落了你,是我的不对。你赶紧吃东西,不要再折磨自己了。”

张春华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司马懿,虚弱地说:“夫君能来看我,妾身已经很满足了。只是妾身希望夫君能明白,我并非为了争宠,而是为了维护司马家的体面。我是司马家的正室夫人,我的地位不容动摇,我的孩子们的地位也不容动摇。”

司马懿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今后,我不会再如此冷落你了。你放心,你和孩子们的地位,谁也无法动摇。”

得到了司马懿的承诺,张春华终于放弃了绝食。在仆人的精心照料下,她的身体逐渐恢复。而经过这件事之后,司马懿也确实收敛了对柏夫人的宠爱,重新重视起张春华这位正室夫人。张春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坚定,成功化解了这场地位危机,为自己和子孙后代保住了应有的权益。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 239 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太子曹芳即位,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此时的张春华已五十二岁,身体日渐衰弱,常年被头痛之症困扰,但她依旧没有放下对家族事务的关注。曹爽凭借宗室身份专权跋扈,排挤司马懿,将其升为太傅,明升暗降剥夺了兵权。朝堂之上风云诡谲,司马家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张春华深知曹爽的野心,她多次在司马懿退朝后,强忍病痛与他分析局势。“曹爽年少气盛,刚愎自用,如今把持朝政,党羽遍布,夫君若不早做打算,恐重蹈当年曹操打压汉室忠臣的覆辙。” 她一边咳嗽,一边让侍女取出早已整理好的朝堂官员名录,“这些人是曹爽的亲信,这些人曾受过夫君恩惠,或许可成为日后助力。” 名录上用红、黑两色笔迹标注得清晰明了,每一个名字旁都简要记录着官员的性格、喜好与过往交集 —— 这是张春华耗费数月时间,从府中旧档、家丁汇报及儿子们的转述中整理而成的心血。

司马懿看着名录,又看向妻子苍白的面容,心中满是感慨。“春华,你安心养病,朝堂之事我自有对策。” 他握住妻子的手,却被张春华轻轻抽回。“夫君此言差矣,” 张春华眼神锐利如旧,“司马家的安危,并非夫君一人之事,而是全家上下的性命所系。我虽为妇人,不能亲临朝堂,但整理这些信息,总能为夫君略尽绵薄之力。”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曹爽近日频繁调动禁军,又派心腹监视各宗室诸侯,其篡权之心昭然若揭。夫君需暗中联络旧部,积蓄力量,切不可再隐忍退让。”

此后,张春华虽卧病在床,却成了司马府的 “幕后智囊”。司马师、司马昭每次外出联络官员、商议对策前,都会先到母亲房中听取意见。一次,司马昭计划联合太尉蒋济共同反对曹爽,张春华听闻后,立刻提醒道:“蒋济虽不满曹爽专权,但此人深受曹魏恩惠,忠诚度难以保证。若要与他合作,需留有后手,不可将所有计划和盘托出,以免泄露风声。” 后来,蒋济果然在 “高平陵之变” 后因愧疚病逝,印证了张春华的担忧。

正始十年(公元 249 年)正月,司马懿借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洛阳城,史称 “高平陵之变”。政变前夜,司马府内灯火通明,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紧张地部署行动计划,张春华强撑着病体来到前厅。她看着满室的亲信将领,声音虽微弱却坚定:“今夜之事,成则司马家兴盛,败则满门抄斩。诸位跟随夫君多年,皆是忠义之士,我在此代司马家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 说罢,她起身对着众人深深一拜。

将领们见状,纷纷起身回礼,齐声说道:“愿为太傅效死力!” 张春华又转向司马师、司马昭,从袖中取出两枚早已备好的玉佩,分别系在两个儿子腰间:“这是你们儿时佩戴的护身符,今夜带着它,务必小心谨慎,保全自身才能为家族谋未来。” 司马师、司马昭眼眶泛红,重重点头。

政变成功后,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曹魏军政大权。当消息传回司马府时,张春华正坐在窗边晒太阳,她听到喜讯后,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随后便缓缓闭上了眼睛 —— 多年的操劳与病痛,早已耗尽了她的精力。

同年三月,张春华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司马懿追封她为宣穆夫人,按照当时的礼制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朝廷中的官员纷纷前来吊唁,就连魏帝曹芳也派人送来祭礼,足见张春华在当时的声望。

张春华的一生,是三国乱世中女性智慧与坚韧的缩影。她并非传统意义上柔弱温顺的妇人,而是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决断生死的 “女中丈夫”。早年,她为保护司马家秘密,不惜亲手处理老仆,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狠绝;中年,她独守老宅,应对外部监视与内部矛盾,为司马懿稳固后方,体现出卓越的治家能力与外交智慧;晚年,她卧病在床仍心系家族安危,为 “高平陵之变” 出谋划策,成为司马家夺权路上的重要推手。

历史对张春华的记载虽不如男性政治家那般详尽,但从《晋书?后妃传》中 “后少有德行,智识过人” 的评价,以及司马师、司马昭对她的敬重中,不难看出她对司马家族的深远影响。后来,司马炎建立西晋,追尊张春华为宣穆皇后,将她的牌位供奉在太庙中,与司马懿并列。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张春华个人一生功绩的肯定,更是对她在司马家崛起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最高认可。

在男权主导的三国时代,张春华以自己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在乱世之中,女性也能凭借智慧、勇气与坚韧,在家族兴衰、王朝更迭的洪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力量。她的铁血与柔情,不仅塑造了司马家族的命运,也为后世女性树立了一个超越时代局限的典范。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火红年代从技术科长开始被封印只能在宇智波起号重开火影救赎者:逆转命运的旅程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西北第一女商当绿茶女配开始自暴自弃血月秦魂:特种兵炼气录纨绔道爷的野路子纨绔符尊推演成圣之宅男逆袭九域重生之独自绽放乌蒙山的星河辰曦唐探:从乡野神探到唐人街霸主我在仙门扫大街顺手薅秃大佬羊毛下山后,七个千亿未婚妻找上门在每个世界坏主角好事魂穿凡人从坊市开始综影视:念念不舍开局系统炸了,我原地成神崽崽携娘改嫁,靠着众爹躺赢了都别吵了,仙子魔女都归我!她的无声警报掌中剑印:开局觉醒九重命格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优诺奥特曼:开局炸希卡利实验室从穿越仙侠世界开始修仙没有系统,我即是挂炮灰格局要打开蔚蓝档案:余火相拥前后执拗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给首长俩娃当后妈后,她躺赢了奇门风水秘术大仙师新警入职,开局帮助破案轮回乐园:开局雷法坦度拉满同时穿越:怎么都在太古时代!HP之黑狗驯养手册广东打工二十五年回忆录替妹出嫁:冷面总裁的伪装男妻我,阴间公务员锦鲤厨娘在边关的团宠日常快穿:疯批发癫?我反手整顿综影视:卷王功德系统之女配救赎替嫁新娘,有几个马甲很正常吧!金手指爸爸,奖励我一口窝囊气末法考古录青铜星盘的讥咒观音面贱胚命胖虎的随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