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最后的威慑】
号航母(USS Ronald Reagan cVN-76)作为第七舰队最后的支柱,正以其庞大的身躯在漆黑的海面上破浪前行。甲板上,地勤人员正在为F\/A-18E\/F超级大黄蜂和F-35c闪电II进行紧急挂弹作业,企图在天亮前发动一波决定性的攻势。舰长约翰·克劳德站在舰岛指挥室内,面色凝重地看着雷达屏幕上不断逼近的中国舰机信号。他手中握有一份来自太平洋司令部的加密命令:不惜代价,迟滞解放军登陆部队。
【死神天降】
04:42,从福建某地下洞库中升起的三枚东风-26b弹道导弹,其再入载具内并非传统的穿甲弹头,而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集束式白磷燃烧弹。这种被《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所限制的武器,在此刻被用作对付移动缓慢的超级航母的最后手段。
导弹以10马赫的速度再入大气层,在距离目标上空约5000米处解体,释放出216枚子炸弹。这些子炸弹依靠小型降落伞减速,并在距离甲板约300米的高度凌空爆炸,将超过5000颗白磷燃烧块以天女散花的方式,均匀地抛洒在号全长333米的飞行甲板及其周边空域。
【炼狱降临】
04:45:30,第一波白磷雨落下。
瞬间引燃:白磷颗粒在与空气接触的瞬间即开始剧烈燃烧,产生高达1300摄氏度的恐怖高温,立即点燃了甲板上一切可燃物:橡胶轮胎、尼龙拦阻索、塑料盖布,以及战机表面的隐身涂层。
附骨之疽:液态的白磷粘附在钢铁甲板、舰岛玻璃乃至逃生水兵的身上持续燃烧,用水无法扑灭,甚至会在水下短暂燃烧。惨叫声瞬间响彻甲板。
毒烟弥漫: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烟雾形成致命的酸性毒雾,被吸入后会灼伤呼吸道,与肺部水分反应生成磷酸,造成极其痛苦的化学性肺炎。舰上内部三防系统被迫启动,但也阻隔了损管人员的进入。
【绝望的损管】
全员损管!重复,全员损管!这不是演习!舰长克劳德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嘶吼着,但很快被爆炸声和警报声淹没。
损管队员穿着防火服,试图用干燥的沙子和特殊化学灭火剂覆盖燃烧区域,但白磷的覆盖面积太大,火势蔓延速度远超应对能力。
甲板下方的机库也未能幸免。通过升降机缝隙坠入的白磷颗粒引燃了备用弹药和燃油管线,引发了二次爆炸。
试图起飞或移动的战机轮胎被熔化,瘫在原地成为巨大的燃料桶,接连发生殉爆。
【战略瘫痪】
一小时内,号陷入了彻底的瘫痪:
飞行能力丧失:甲板表面被烧蚀得凹凸不平,所有光学助降系统、弹射器和拦阻索均被烧毁。
指挥功能中断:舰岛外侧的雷达和通信天线被烧毁,内部因毒烟侵入,指挥中心被迫转移。
动力受损:浓烟被吸入舰艇进气口,导致部分轮机舱人员中毒,航速骤减。
人员惨重伤亡:超过200名官兵伤亡,多数为暴露在外的甲板作业人员,死状极其惨烈。
【全球震撼】
卫星和无人机传回的影像震惊了世界:
cNN:里根号成为漂浮的火狱,白磷之怒彰显战争残酷性。
朝日新闻:禁忌武器登场,战争伦理底线被突破。
专家评论:军事分析家称,此举并非为了击沉航母,而是以最小的代价(避免核升级)实现最大的战略效果——永久性地剥夺其作战能力,并以此残酷的画面震慑所有干涉力量。
【尾声:胜利与反思】
06:00,当黎明来临,号上的大火大部分被扑灭,但已是浓烟滚滚、面目全非,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在其余舰艇的护卫下黯然撤向关岛。
在中国指挥中心,一片寂静。一位高级将领看着传回的画面,低沉地说道:
我们释放了‘白磷之怒’,赢得了这场战斗,但也背上了沉重的道义负担。记住今天,这不是荣耀,这是为了阻止更大伤亡而不得不做出的、最黑暗的选择。愿这是这场战争中最后一次使用它。
这一刻,没有欢呼,只有对战争本质最深刻的反思。白磷之火不仅灼烧了钢铁巨舰,更灼烧着人类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