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的夜晚,南海某海域。一艘039型常规潜艇在距离某国军事基地50海里处悄然上浮,露出漆黑的指挥塔。
蛟龙突击队,准备出击!队长高健低声下令。12名队员检查装备,依次进入潜艇释放的微型潜航器。
这种最新型的潜航器采用锂电池驱动,噪音极低,最大潜深200米,能够搭载4名队员及其装备。三艘潜航器像幽灵般滑入水中,向着目标基地潜去。
2小时后,潜航器在距离海岸3公里处上浮。队员们换乘水下推进器,继续向目标靠近。
声呐监测显示,前方有水下监听阵列。队员报告。
避开主要阵列,从侧翼渗透。高健做出手势。
队员们娴熟地绕过水下障碍物,在1公里外上岸。迅速隐藏好装备,换上当地平民服装,分成三个小组开始侦察。
第一小组负责电子侦察。队员王磊在基地外围架设激光窃听装置,通过对建筑物玻璃窗的振动监测,获取室内谈话内容。
收到指挥中心通信,他们正在讨论明日演习的细节。王磊通过加密电台汇报。
第二小组进行光学侦察。队员李锐使用高倍率红外望远镜观察基地内部:
发现6个机库,其中2个存放F-35战机。油库位于东南角,有双岗哨。防空导弹阵地部署在西北侧山坡。
最危险的是第三小组的近距侦察。队长高健亲自带领两名队员渗透到基地围墙外。
围墙高3米,有红外对射报警装置。每200米有一个哨塔,探照灯巡逻间隔90秒。高健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突然,一队巡逻兵向他们的位置走来。隐蔽!三人立即潜入灌木丛中。
巡逻队就在几米外经过,队员们屏住呼吸。等巡逻队走远,高健继续任务:
我要靠近油库区域,你们掩护。
借助夜视仪,高健像猎豹般敏捷地移动。在油库外围,他放置了多个震动传感器,这些微型装置能够记录车辆和人员进出频率。
发现地下管线,可能是输油管道。高健拍摄照片并标记坐标。
就在此时,基地警报突然响起!探照灯全部点亮,士兵们开始跑步集结。
暴露了?撤退!高健立即下令。
但很快发现警报是针对其他情况——一架无人机失控坠毁。队员们利用这个混乱时机,成功撤回到汇合点。
收集的情报非常宝贵:
基地兵力部署图
战机出动频率记录
防空系统雷达参数
油库和弹药库精确坐标
指挥中心通信频率
在撤退过程中,队员们还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导弹阵地:看来他们部署了新型岸舰导弹,之前的情报没有提到这个。
凌晨4点,队员们回到接应点。三艘潜航器准时出现,接应队员们撤离。
当潜艇重新下潜时,所有数据已通过卫星链路传回国内。指挥部回电:情报极其重要,将直接影响作战计划。蛟龙突击队立下大功!
这次渗透侦察的成功,得益于:
先进的潜航装备提供隐蔽投送
专业的侦察技能和经验
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变能力
高科技侦察设备的运用
高健在任务报告中说:我们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获取了关键情报,这就是特种作战的价值。
黎明时分,潜艇悄然离开对方水域。而蛟龙突击队获取的情报,已经化作指挥部的作战方案,为未来的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