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猎犬》终章。
一日午后,卫中堂在榻上小憩,小犬照例伏在他身侧。
不料他睡梦中翻身,竟将小犬压在腰下。
等他醒来觉得有异,急忙起身查看,那小犬已被压得扁平,如同纸剪,毫无生气。
“这、这如何是好!”
卫中堂心痛不已,捧着那扁平的小身子,连连自责。
“我竟害了你!”
他难过了许久,终究不忍丢弃,将小犬轻轻放在砚盒内,准备次日寻个地方好好安葬。
当晚,卫中堂辗转难眠,直到天将破晓才朦胧睡去。
恍惚间,他看见那个头戴平天冠的小王者站在枕边,向他拱手道:
“卫公子不必忧伤,我这猎犬原是灵物,不会轻易死去。
明日清晨,你取清水一滴,滴在它身上,自有奇迹。”
卫中堂猛然惊醒,窗外已透曙光。
他忆起梦中情景,虽半信半疑,还是依言取来清水,小心地滴在扁平的小犬身上。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那纸片般的小犬遇水后渐渐膨胀,不多时,竟恢复原状,抖了抖身子,站了起来!
“活了!真的活了!”
卫中堂喜极而泣,伸手抚摸小犬。
小犬亲昵地蹭着他的手指,欢快地摇着尾巴。
自此,卫中堂更加珍惜这小猎犬。
他定制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锦囊,内衬软绸,挂在腰间,以便随时携带。
小犬也颇通人性,平时安静地待在锦囊中,需要捕虫时才跳出来。
数月后,卫中堂要回乡探亲。
临行前,他在僧院中收拾行李,一位老僧前来送别。
“公子近来气色大好,想必是能安眠了。”
老僧笑道。
卫中堂感激地说:“多谢师父借此地与我读书,如今室内虫蚁绝迹,夜夜安寝。”
老僧忽然压低声音:“老衲有一事相问,公子近来可曾见过什么奇异之物?”
卫中堂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师父何出此言?”
老僧目光炯炯:“这僧院中,自古传说有微形猎队出没,专食虫蚁,守护清净。
只是有缘人方能得见。
三十年前,先师曾见过一次。
老衲修行五十载,却从未得见。”
卫中堂思忖片刻,从锦囊中轻轻取出小猎犬,托在掌心:“师父说的,可是这个?”
老僧凝神细看,忽然恭敬合十:“果然是护院灵犬!公子乃大福缘之人!”
“这灵犬有何来历?”
卫中堂好奇地问。
“据寺志记载,北宋时,有位游方道士借宿本寺,见虫蚁扰人,便剪纸为小人小犬,施法令其活转,专食害虫。
后来那道士离去,灵犬却留了下来,繁衍成群,自成一方微国,守护本寺安宁。”
老僧解释道。
卫中堂恍然大悟,再看掌心小犬,它端坐如钟,神情竟有几分自豪。
回乡途中,卫中堂在客栈住宿。
夜深人静时,他刚解衣就寝,忽觉锦囊躁动。
打开一看,小猎犬跳将出来,在房中四处巡视。
“怎么了,小家伙?”
卫中堂轻声问。
小猎犬对着墙角低声吠叫,声音虽细,却充满警告。
卫中堂举烛一照,只见墙角潮湿,臭虫成群。
他急忙退后,小猎犬却已冲上前去,与臭虫搏斗。
然而臭虫数量太多,小猎犬寡不敌众,渐渐退却。
卫中堂正着急,忽见小猎犬仰头长吠,声音虽细,却传得极远。
不过片刻,门外传来细密马蹄声。
卫中堂开门一看,竟是那支微形猎队浩浩荡荡,列队而至,为首的正是那位黄衣王者。
王者向卫中堂微微颔首,随即挥手令下。
数百猎鹰冲天而起,数百猎犬四面出击,不过须臾之间,满屋臭虫被清剿一空。
任务完成后,王者并不急于离去,反而走向小猎犬,似乎交谈着什么。
小猎犬回头看了看卫中堂,又转向王者,轻轻摇头。
王者叹息一声,驱车来到卫中堂面前,开口道:“卫公子,我欲召回此犬,你意下如何?”
声音依然细微,却清晰入耳。
卫中堂急忙躬身道:“陛下,这灵犬与我相伴多时,已有感情,可否让它继续留在我身边?我必悉心照料。”
王者沉吟片刻:“它本是我族勇士,那日因巡查你房间而落单。
既然你诚心相待,便让它随你左右吧。
只是切记,此乃灵物,不可轻示于人,以免招来祸端。”
“谨遵陛下教诲。”
卫中堂恭敬应答。
王者又转向小猎犬:“你既选择随他,便需恪尽职守,不可懈怠。”
小猎犬前腿跪地,低头领命。
黄衣王者率众离去后,卫中堂捧起小猎犬,感慨万千:“原来你是为我而留下的。”
小猎犬亲昵地蹭着他的手掌。
回乡后,卫中堂专心备考。
小猎犬不仅替他清除害虫,更在他读书困倦时,轻吠提醒。
在他心浮气躁时,安静陪伴。
一年后的秋闱,卫中堂携小猎犬赴省城应试。
考场上,蚊虫扰人,许多考生不堪其苦,唯独卫中堂安然无恙,文思泉涌。
揭榜之日,他果然高中举人。
庆功宴上,一位同窗好奇询问:“卫兄考场上面色从容,想必早有成竹在胸?”
卫中堂笑而不答,悄悄摸了摸腰间锦囊。
小猎犬在里面轻轻动了动,仿佛在回应。
当夜,卫中堂在书房整理书籍,忽见小猎犬从锦囊中跳出,在书案上绕行三圈,然后端坐面前,开口说出人言:
“公子已中举人,来年当赴京会试。
我奉王命护佑,至今已满一年,明日便当离去。”
卫中堂大吃一惊:“你、你会说话?”
小猎犬点头:“我本通人语,只是未到时机,不便开口。
公子待我至诚,助我修行圆满。
今将离别,特来相告。”
卫中堂不舍:“一定要走吗?”
“缘起缘灭,自有定数。”
小猎犬道,“公子前程远大,当勤勉不辍。
他日若为官,定要记得为民请命,方不负这番奇遇。”
卫中堂郑重答应:“定当铭记。”
次日清晨,卫中堂醒来,果不见小猎犬踪影。
砚盒旁,只留下一根细如发丝的金色犬毛。
他小心拾起,珍藏于书匣之中。
此后,卫中堂仕途顺利,官至中堂。
他始终秉持为民之志,清正廉明。
那段与小猎犬的奇缘,成为他心中永不外传的秘密。
只在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打开书匣,看着那根金色犬毛,想起那个改变他一生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