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北凉县。
孟凡固率领两千残兵、一千未受过训练的曌人男子百姓,在这弹丸之地足足抵抗了图赫尔主力大军四日的围攻。
迄今为止,损失惨重,尤其是百姓的死伤尤为严重,男丁损失殆尽,小小的城墙已站不满人。
城墙数次被乌人打开缺口。且已有老弱妇孺登上城墙参与守城。支撑他们拼命抵抗的原因只有一个:活着。
大伙都知晓城破了,满城便要被屠,既然横竖也是个死,还不如拼了性命。
外围的公孙擎也冲不进来。今日黄昏前,城破已是定局。
孟凡固已经开始安排城中一些百姓撤退,在北凉的北面,虽然没有城墙,依山而建,却还留有一座废弃的矿洞。
早在六十年前,这段山脉中便发现了铁矿,于是,天曌朝廷便派遣大量的劳役去这里挖矿,因为靠近边界,经常面临乌人的威胁,朝廷便决定在这里筑城。
如今的矿洞,早已废弃,铁矿也已挖空。但这个洞穴依然保留。在平时,官府也会把此洞用来储藏一些官粮,有专人看管。
此次,这矿洞便成了百姓们的最后避难所。
城中百姓死伤颇重,先行撤回洞穴的基本就是老人妇孺。就连部分年轻的女子,都上了战场,甚至有原本已经来到洞穴的六旬老人,又满腔热血地起身出洞,参与守城。
可见,北凉一县上下,少有的军民同心。
到了日落,北凉城墙终于守不住了,被乌人攻占。
孟凡固率领残兵以城中密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瓦砾为掩护,且战且走,往矿洞退去。
城外的图赫尔大喜,北凉终于破了,士气振奋。
随后,令一万骑兵围歼剩余残军,自己带着剩余人马返身冲击公孙擎与何宏纲。
城内,孟凡固率领亲兵进入矿洞后,那一百殿后的将士们壮烈殉国,而那些没来得及逃入洞内的百姓与受伤的曌人,已被乌人的潮水淹没。
眼看着乌人要接近矿洞,孟凡固下令破坏了矿洞外的木梯。
矿洞并不着地,离地面还有十余步之高,与地面靠搭建的木架连接,上面铺上木梯。孟凡固便是令人连砍带烧,破坏了那些架子之间的连接,使木架坍塌,还砸死了两个乌人。
矿洞很深,装个小几千人还是可以的,但矿洞洞口并不宽阔,上下也仅有两丈之宽。如此,只需守住洞口,便可继续与乌人周旋。
达曦负责城内事宜,眼看着木架坍塌,未尽全攻。怒火万丈。
不就是一个洞么,不信就破不了你。
先开始,派族人用抓钩丢到洞口处,企图挂住什么岩石。可这一方法完全无用,洞口不是城墙,有那么多垛口,可以卡住,这个洞口十分光滑,没有什么能钩住明显突起的岩石。
随后,达曦又开始向洞内抛射箭矢,也无甚效果。抛射上来的箭矢,本来力度便减弱了许多,待入洞后,只需要用些木板抵挡,便可抵御这些箭枝。
达曦空有一万人在手,却使不上力。
孟凡固也不吃亏,并不让士卒轻易露头。如今,只需派遣少量士卒守住这个好似悬空的入口便可。
孟凡固率亲兵守住洞口。又换来心腹去洞中搜集可用的战略物资。
北凉县令忙去安抚洞中密密麻麻的百姓。这里已是最后的死地,没有丝毫退路。
孟凡固与北凉县令必须协调好百姓与士卒之间的配合、调度,以及物资的合理分配。
经过一个时辰的忙乱,所有将士、百姓终于安顿下来,划分了各自的区域。北凉如今,活着的人,基本就这么些了。满打满算,士卒八百余,百姓两千余,军民折损过半。
虽然在开战的第三天,物资与百姓便陆续开始转移到这里,今日再一清点,物资仍然少得可怜,还有几百百姓并未能及时逃回矿洞。
坑洞的深处,十分潮湿,能看到非常之多的水珠顺着岩壁流下,这倒是可以勉强用来收集清水。
但口粮,怕是最多再坚持四天,便要断粮。
退入矿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乌人不好攻打,曌人自己也断了退路。只能等待奇迹发生,等待图赫尔出错,公孙擎能力挽狂澜。
达曦果然屠了满城剩余的数百生灵来泄愤,一些女子在乌人来抓之际,自行了断,何其壮哉。
孟凡固也未给达曦留下多少粮草,只有一些残余的没来及搬走的粮食,对于图赫尔大军而言,塞牙缝都不够。
达曦见状大吼一声,平时冷静睿智的他,也开始变得暴躁。
图赫尔的大军也面临着断粮,就是认为北凉有粮,并先行斩断公孙擎的羽翼才兴师动众地前来此地。这下,粮食一事,彻底落空。孟凡固,还好好地躲在矿洞里。
看来,接下来,只有被迫吃人了。
达曦又试了很多方法,谩骂侮辱,火攻,攀爬,皆被孟凡固一一破解。
还被从洞口丢下的石块砸死砸伤十几人。
达曦无奈,令人从城外调集云梯,想借助云梯攀上矿洞。
就这样,你来我往了几个回合,孟凡固虽然又折了二十来名士卒,但依然牢牢守住了矿洞。
城外的公孙擎,亦很焦急,北凉已被攻破,孟凡固生死不明,一切的变数,便要等待其孙公孙衍的行动是否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