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号”庞大的舰身穿透云层,在月壤星引力系统的牵引下,平稳地降落在临时空港。
舱门缓缓打开,
一股夹杂着泥土芬芳、青草气息与不知名花香的空气,如同拥有生命般,争先恐后地涌入密闭已久的船舱。
那是真正的、鲜活的空气!
第一个走下舷梯的老人,
满脸风霜,他在踏上地面的瞬间,身体剧烈地一颤。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无垠的碧空和远方连绵的绿意,他张了张嘴,像是要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弯下腰,用颤抖的双手,深深地掬了一捧空气,凑到鼻尖猛吸一口。
下一秒,浊泪滚滚而下。
“家……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公民们鱼贯而出,贪婪地呼吸着,放肆地流着泪,看着眼前这片辽阔的土地。
雷蒙早就带着人在空港外等候了。他看着这群疲惫不堪的人们,心里清楚,这些人原本在K-3星的日子有多难。
“各位,欢迎来到月壤星。”雷蒙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空港,“我是凌夜元帅的副官雷蒙少将。统帅部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临时居住区。大家先跟随引导人员前往登记点,领取你们的新身份卡和生活物资。”
公民们激动地议论着,按照引导员的指示排队前进。
凌峰带着小队成员护送人群,他环顾四周,发现整个空港周边的规划井然有序。每隔五十米就有明确的指示牌,引导人员穿着统一的橙色马甲,不停地重复着注意事项。
“雷蒙副官做事还是这么靠谱。”凌峰低声感慨。
米诺拿着他的个人终端扫描着周围的建筑布局,眼睛发亮:“你们看,临时居住区采用的是模块化快速建筑技术,每栋楼都配备了独立的能源和供水系统。这效率……统帅部是真的下了血本。”
登记点设在三个巨大的帐篷里,里面配备了最先进的身份识别设备。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每个公民录入信息,发放带有他们照片和基因编码的新身份卡。
“这是您的临时住房钥匙,五号楼302室。”一名工作人员递给那位抱着托比的母亲一张卡片,“楼里有公共食堂,每天三餐免费供应。神农集团会持续提供天然食材,您放心。”
母亲接过卡片,眼眶又红了:“谢谢……真的谢谢……”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托比已经完全康复,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小脸上满是对新世界的期待。
临时居住区建在离空港三公里外的一片开阔平地上。整整齐齐的白色楼房排列成方阵,每栋楼六层,每层十户。虽然简朴,但干净整洁。
楼与楼之间预留了足够的空地,已经有工程队在平整土地,准备种植绿化植物。
“注意了各位!”一名穿着工程服的技术员站在广场中央大声喊道,“这里是临时居住区,但不代表这就是你们最终的家!统帅部的规划是,六个月后,新城区建设完成,到时候会根据大家的职业技能和家庭情况重新分配住房!”
公民们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
“新城区?还有新城区?”
“那得多大啊……”
“我听说月壤星是神农集团的核心种植基地,到处都是天然作物!”
人群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兴奋和期待写满了每张脸。
雷蒙站在临时指挥中心,看着监控屏幕上有条不紊的安置工作,终于松了口气。
“副官,第二批物资已经运抵。”一名下属报告。
“立刻分发,食堂优先。”雷蒙干脆地下令,“另外通知神农集团那边,我们这批公民体质普遍偏弱,需要配送更多的营养药剂。”
“是!”
就在这时,通讯器响了。
“雷蒙,安置情况进展怎么样?”凌夜的声音传来。
“报告元帅,一切顺利。第一批三万人已全部登记完毕,正在入住临时居住区。”雷蒙站直身体汇报,“预计明天上午,新居民就能开始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城市建设动员。”
“做得不错。”凌夜难得夸了一句,“K-3星所在的那片星域,还有十五万人等着转移,统帅部决定加快进度。你那边能承受吗?”
雷蒙想了想:“临时居住区设计容量是五万人,如果再增加的话,需要扩建。”
“统帅部会派工程兵团过来支援。”凌夜说,“另外,苏软那边也会增加物资供应。你专心做好后勤保障。”
“明白!”
挂断通讯,雷蒙立刻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开会。
会议室里,十几名负责不同区域的管理者围坐在长桌前。
“各位,统帅部的新指示下来了。”雷蒙调出全息投影,“接下来半个月内,我们要接收总计十八万的新居民。现有的临时居住区远远不够,必须扩建。”
“十八万?”一名负责后勤的军官倒吸一口凉气,“副官,这工作量……”
“我知道压力大。”雷蒙打断他,“但这是命令。统帅部会派工程兵团来协助,神农集团也会增加物资配给。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每个新居民都能有地方住,有饭吃,有活干。”
他在屏幕上标出几个区域:“这三块空地,立刻开工建设新的居住区。采用和现在一样的模块化建筑,工期压缩到十天。”
“十天?!”
“没错,十天。”雷蒙的语气不容置疑,“工程兵团会提供支援,我们的人全力配合。另外,食堂、医疗站、物资仓库,这些配套设施必须同步跟上。”
会议结束后,整个临时居住区立刻进入了战备状态。
工程机械日夜轰鸣,一栋栋白色楼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军方的工程兵团确实厉害,他们带来的模块化建筑系统,只需要三个小时就能组装完一栋六层楼。
凌峰的小队也没闲着。
他们被分配到了新居民动员组,负责向这些刚刚安顿下来的公民讲解月壤星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城市建设计划。
“各位,月壤星和K-3星完全不同。”凌峰站在临时居住区的广场上,对着聚集起来的公民说,“这里的土壤经过神农集团的改造,可以种植天然作物。统帅部的计划是,让所有新居民都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你们不是难民,而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
一个壮年男人站起来问:“长官,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矿工,干粗活还行,但建城市……我们行吗?”
“行。”凌峰肯定地回答,“统帅部会提供专业培训。而且,城市建设不只需要工程师,也需要普通劳动者。铺路、搬运、种植、维护设施,这些都需要人手。”
他顿了顿:“而且,你们付出的每一份劳动,都会有相应的报酬。帝国不会让任何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吃亏。”
这话说到了公民们的心坎上。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愿意干!”
“给我们分配任务吧,长官!”
“只要能在这里扎根,干什么都行!”
看着这些人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凌峰心中涌起一股热流,突然明白了哥哥和软软姐,大家为什么那么努力地推动“方舟计划”。
这不只是简单的迁移,也是在重建这些人的人生。
当天下午,第一批职业培训班就开课了。
新居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长,被分配到不同的培训小组。有建筑工程组、农业种植组、后勤保障组、设备维护组……
神农集团还专门派来了一些农业技术员,手把手教这些从未接触过天然植物的人,如何播种、施肥、除草。
“看好了,这是土豆苗。”一名技术员蹲在试验田里,耐心地讲解,“它的根系很浅,浇水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烂根。你们要记住,天然植物和合成物不同,它们是活的,需要细心照顾。”
围在他身边的几十个公民听得格外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字。
托比的母亲就在这个小组里。她小心翼翼地摸着那片绿色的叶子,眼睛里满是新奇。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能亲手种出粮食来。”她轻声说。
技术员笑了:“以后你会习惯的。月壤星上,天然植物遍地都是。”
夜幕降临,临时居住区的路灯亮起。
居民们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讨论着白天学到的东西。
“我今天学会怎么铺设地下管道了!”
“我分到了种植小组,明天就能下地干活!”
“听说新城区会有学校,我家孩子终于能上学了……”
这些曾经在K-3星挣扎的人们,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