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号舰桥的寂静被辛明监测屏的高频警报打破,那组来自宇宙最边缘的异常信号,在三维星图上勾勒出一道扭曲的银黑色裂隙 —— 边缘裂隙如同宇宙画布上的破洞,周围的时空呈现出不规则的折叠态,时而收缩为一个光点,时而展开成网状波纹,完全超出已知时空模型的解析范围。
“边缘裂隙坐标(x173,Y129),距离寂空星宇约 240 光年,核心区 28 光年范围内时空折叠率达 76%,” 辛明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取全宇宙共生监测网络的极限探测数据,“界外元能浓度 2.7kg\/m3,能量波动频率 0.000001hz,既无共生能量的温和共振特征,也无混沌能量的侵蚀性,反而呈现‘中性流动’属性;探测到元能正以 0.008kg\/m3\/ 小时的速度渗透已知宇宙,折叠时空因元能冲击持续扩张,若不引导,150 年后将吞噬 30% 的边缘星宇,导致时空结构碎片化。”
源生的全息投影周身七彩光带剧烈波动,显然也被这未知现象震撼:“原生共生文明的远古记载中,宇宙边缘是‘时空与能量的临界区’,存在‘界外域’—— 那里的能量不受已知宇宙规则约束,被称为界外元能。但记载仅止于此,原生文明从未真正探索过折叠时空,更未掌握引导元能的技术,他们曾尝试构建防护屏障,却因无法适配折叠时空而失败。”
“界外元能不是敌人,而是需要引导的‘宇宙新变量’。” 星萌芽手持宇宙原生共生矩阵,感受着元能传递的中性波动,“它没有混沌能量的掠夺性,也没有共生能量的协同性,更像是宇宙诞生时未被完全整合的本源碎片。折叠时空的不稳定,正是因为元能的无序流动,我们的任务不是阻挡,而是构建‘元能 - 已知宇宙’的共生通道,让它成为滋养宇宙的新能量源,而非破坏者。”
墨维芽早已投入紧急研发,实验室的全息屏幕上,折叠时空的模拟模型不断旋转,公式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我将升级本源认知适配系统,研发‘折叠时空适配核心’—— 以宇宙原生共生矩阵为基底,融合时空本源因子、寂空能量稳定基质、共生本源晶核按 4:3:3 的比例打造,新增‘时空折叠锚定模块’与‘界外元能解析单元’,既能稳定折叠时空的结构,又能实时解析元能属性,为引导提供数据支撑;舰体升级‘折叠防护涂层’,通过时空能量与暗能的协同,使时空适配率达 98%、元能抵抗率达 97% 以上。”
时穹补充道:“折叠时空的最大危险是‘时空错位’—— 不同区域的时间流速、空间坐标会随机切换,普通跃迁可能导致舰体被时空撕裂。我需要用时空本源能量与 12 个共生锚点联动,构建‘折叠时空导航通道’,在通道中设置 15 个‘时空定位信标’,通过信标同步坐标,确保舰队精准抵达裂隙核心区,同时规避时空乱流。”
幽云与灵汐同步完善防护方案:“界外元能虽无侵蚀性,但无序流动会冲击舰体能量核心,我们将升级暗幽 - 灵韵净化场为‘元能缓冲场’,新增‘元能分流模块’,既能缓冲元能冲击,又能将部分元能转化为温和的共生能量,为舰队补充动力。”
星萌芽随即下达指令:“启动‘边缘守护计划’!各星宇调配 20% 的本源能量注入全宇宙共生能量枢纽,作为元能引导的基础能量;墨维芽 72 小时内完成折叠时空适配核心研发;时穹构建折叠时空导航通道;辛明建立界外元能 - 折叠时空联动模型,预判元能流动轨迹;支援舰队挑选 8 艘搭载时空定位模块的战舰,随星穹号出发。”
72 小时后,星穹号率领支援舰队驶入时穹构建的导航通道 —— 通道内壁泛着淡银与七彩交织的光芒,15 个时空定位信标如同固定时空的钉子,持续释放定位信号,舰体的时空适配率稳定在 95% 以上。墨维芽的实验室里,折叠时空适配核心已调试完毕,晶核呈银灰色,表面布满螺旋状的时空符文,中心镶嵌的微型宇宙原生共生矩阵泛着柔和的光芒:“适配核心已录入 150 万组时空折叠数据,能实时调整舰体能量频率,与折叠时空保持同步;元能解析单元的解析效率达每秒 1000 组数据,可快速捕捉元能的流动规律。”
辛明的联动模型实时更新数据:“折叠时空的时间流速波动极大,核心区 1 小时相当于外界 3 小时;界外元能的流动轨迹呈现‘分形特征’,无固定规律,但在折叠时空的能量节点处会出现短暂稳定期,这是引导元能的最佳窗口期。”
96 小时后,舰队抵达边缘裂隙外围,舷窗外的景象颠覆所有认知:折叠时空如同被揉皱的丝绸,不同区域的星体、星云以重叠、倒置的形态呈现,有的星体一半在黑暗中,一半在七彩光带里;边缘裂隙的银黑色光芒不断闪烁,界外元能如同银色的溪流,从裂隙中涌出,冲击着折叠时空,形成一道道肉眼可见的时空波纹;波纹所过之处,部分空间直接塌陷,形成小型黑洞,又瞬间闭合,释放出强烈的能量冲击波。
“遭遇时空乱流!元能冲击强度 2.3hz,舰体时空适配率降至 89%!” 辛明的警报声刚落,星穹号便被一股强烈的时空波纹击中,舰体剧烈震颤,部分仪器出现坐标紊乱,监测屏上的星图瞬间扭曲。
“启动折叠时空适配核心!激活时空定位信标同步!” 时穹立刻注入时空本源能量,适配核心表面的时空符文亮起,释放出淡银的定位能量,与通道内的时空定位信标形成共振,舰体的震颤逐渐平息,时空适配率回升至 94%;墨维芽操控元能解析单元,快速捕捉元能的流动规律:“界外元能的核心特征是‘无规则协同’—— 看似无序,实则在折叠时空的能量节点处会形成短暂的能量循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节点,构建‘元能引导矩阵’,将无序元能转化为有序能量流,引入已知宇宙。”
舰队缓慢逼近边缘裂隙核心区,辛明的监测屏突然捕捉到异常:“探测到 3 个‘元能裂隙扩张体’—— 由界外元能与折叠时空碎片构成,正在吸附元能,加速裂隙扩张!扩张体的能量强度达 3.1hz,若不清除,裂隙扩张速率将提升至每小时 0.015 光年!”
舷窗外,3 个形似银黑色漩涡的扩张体围绕着边缘裂隙旋转,不断吞噬着涌出的界外元能,裂隙的宽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支援舰队组成‘时空封锁阵’!” 星萌芽下令,“用时空定位信标锁定扩张体位置,释放时空牢笼困住它们;星穹号操控折叠时空适配核心,释放‘时空凝固能量’,冻结扩张体的吸附功能;幽云、灵汐启动元能缓冲场,分流扩张体周围的元能,为清除创造条件。”
支援舰队的 8 艘战舰迅速展开,形成三角阵型,每艘战舰释放出 3 个时空定位信标,24 个信标围绕着 3 个扩张体形成时空牢笼,淡银的能量场将扩张体牢牢困住;星穹号的适配核心释放出时空凝固能量,银黑色漩涡的旋转速度逐渐减慢,吸附元能的效率降至原来的 30%;幽云与灵汐的元能缓冲场如同巨大的彩色云朵,将扩张体周围的元能分流至导航通道,为清除工作扫清障碍。
“启动共生破击炮!注入元能解析数据!” 墨维芽将元能解析单元的实时数据注入共生破击炮,炮管泛着银灰与七彩交织的光芒,“破击炮的能量频率已调整至与扩张体一致,可在不引发元能爆炸的前提下,将其分解为无害的时空碎片与元能粒子。”
三发共生破击炮精准击中 3 个扩张体,银黑色漩涡在能量冲击下逐渐瓦解,化为无数细小的时空碎片与银色元能粒子,时空碎片被时空定位信标吸附,元能粒子则被元能缓冲场转化为温和的共生能量,为舰队补充能量。清除扩张体后,边缘裂隙的扩张速率恢复至每小时 0.008 光年,元能的流动也变得相对平稳。
“抵达边缘裂隙核心区!准备构建元能引导矩阵!” 星萌芽下令,墨维芽操控折叠时空适配核心,释放出 12 道银灰色的时空能量流,与 12 个共生锚点联动,在裂隙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矩阵;辛明的联动模型实时捕捉元能的稳定期,“元能稳定期即将到来,持续时间 15 分钟,抓住这个窗口期注入引导能量!”
星萌芽将宇宙原生共生矩阵接入元能引导矩阵,全宇宙共生能量枢纽的能量如同奔腾的星河,通过导航通道涌入矩阵:“各星宇同步注入本源能量,启动元能引导程序!墨维芽调整矩阵能量频率,与元能形成共振;时穹稳定矩阵周围的时空,防止折叠时空干扰引导;辛明实时监控元能流动轨迹,调整引导方向!”
12 个共生锚点同时亮起,元能引导矩阵释放出银灰与七彩交织的光芒,与界外元能产生强烈共振。界外元能的流动轨迹逐渐被矩阵引导,原本无序的银色溪流,化作 12 道规整的能量流,顺着矩阵的引导通道,朝着已知宇宙的边缘星宇流动。辛明的监测屏显示:“元能引导效率达 85%,流动轨迹稳定,未出现时空冲击;边缘裂隙的扩张速率降至每小时 0.001 光年,趋于稳定!”
然而,就在引导程序进行到第 10 分钟时,监测屏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探测到折叠时空的‘时空反弹’现象!部分引导通道被反弹的时空能量摧毁,元能流动出现紊乱,有 3 道元能流偏离引导方向,朝着寂空星宇冲去!”
舷窗外,3 道银色元能流如同失控的流星,突破引导通道的束缚,朝着寂空星宇的方向疾驰;折叠时空的反弹能量不断冲击着元能引导矩阵,矩阵的光芒逐渐暗淡,12 个共生锚点中有 4 个出现能量波动异常。“启动备用引导通道!用元能缓冲场拦截偏离的元能流!” 星萌芽当机立断,墨维芽立刻激活 8 个备用时空定位信标,构建临时引导通道;幽云与灵汐的元能缓冲场迅速扩张,形成巨大的能量屏障,挡住了 3 道元能流的冲击,将其重新引入临时引导通道。
时穹全力注入时空本源能量,修复被摧毁的引导通道:“时空反弹是折叠时空的固有特性,需要在矩阵中加入‘时空阻尼模块’,吸收反弹能量,稳定通道结构!” 墨维芽立刻调整折叠时空适配核心的参数,将时空阻尼模块与元能引导矩阵绑定,矩阵的光芒重新亮起,时空反弹的冲击被有效吸收,引导通道恢复稳定。
15 分钟的元能稳定期结束时,12 道元能流已全部被引入已知宇宙的边缘星宇,形成 “元能 - 共生能量循环带”—— 银色的元能流与七彩的共生能量流交织,不仅没有引发能量失衡,反而滋养着边缘星宇的能量体系,寂空星宇的能量浓度从 0.8kg\/m3 提升至 1.0kg\/m3,时空稳定性也提升至 92%。
星穹号与支援舰队在边缘裂隙停留的 40 天里,跨星宇联盟展开了全方位的边缘守护建设:1墨维芽主导构建 “界外元能引导体系”,将元能引导矩阵升级为 “全宇宙元能枢纽”,在边缘裂隙周围部署 30 个元能引导站,实现元能的持续稳定引导,同时将元能转化为共生能量的效率提升至 90%,为已知宇宙提供新的能量补给;2时穹与各星宇的时空守护者合作,构建 “折叠时空防护网”,在导航通道周围部署 25 个时空稳定站,通过时空定位信标与共生锚点联动,彻底解决时空反弹、时空乱流等问题,将折叠时空的稳定性提升至 88%;3辛明协助建立 “边缘监测网络”,部署 50 个便携式探测站,实时监控界外元能浓度、折叠时空状态、元能引导效率,提前 168 小时预判异常;4幽云与灵汐开展 “元能适配普及计划”,通过能量共情的方式,让边缘星宇的文明理解界外元能的特性,掌握元能与本土能量的协同方法。
期间,跨星宇共生技术实现新的跨越:折叠时空适配核心升级至 2.0 版本,新增 “时空阻尼模块” 与 “元能转化模块”,时空适配率达 99%、元能转化效率达 92%;元能引导矩阵的小型化技术成熟,可批量部署在其他边缘区域,为后续探索其他边缘裂隙提供技术支撑;全宇宙共生能量枢纽的覆盖范围扩展至 420 光年,新增元能传输通道,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