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竹影听风”娃娃裙的制作,那份指尖留存着布料细腻触感的成就感尚未完全消退,艾雅琳心中那份对“新技能树”的探索欲望便再次蠢蠢欲动起来。如同一位刚刚征服了一座山峰的登山者,喘息未定,目光却已投向了远处另一座笼罩在云雾中的、更具挑战性的山峦。
(内心暗语:布艺的‘方寸华服’暂告段落,是时候去点燃另一簇创造的火焰了——灯工玻璃,我来了!)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盘旋了数日,如同被关在玻璃瓶里的萤火虫,急切地寻找着出口。她深知,这项技艺与缝纫、微缩模型截然不同,它更直接、更炽热,也更需要一种与流动的、瞬息万变的材料进行对话的勇气。
(内心暗语:从柔软的布料到炽热流动的玻璃,这跨度有点刺激。感觉像是要从一个优雅的宫廷乐师,转行去当驾驭烈火的炼金术士了!)
她没有贸然在家里尝试——那无异于一场潜在的消防安全演习。而是通过一番搜索和咨询,预约了城市边缘一家专业玻璃工作室的入门体验课程。出发这天,天气晴好,冬日的阳光带着一种清冽的透彻感,天空是那种洗过的湛蓝。她穿上了一套便于活动的深色棉质长袖长裤(工作室的要求),外面套着羽绒服,扎着利落的马尾,素面朝天,眼神里却闪烁着如同孩子即将进入游乐园般的兴奋与好奇。
(内心暗语:装备检查:耐热衣物,√;扎起头发,√;不穿化纤,√;充满好奇和不怕失败的心,√√√!)
工作室位于一栋旧厂房改造的艺术区里,挑高极高,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耐火砖、金属和某种特殊化学制剂的味道。巨大的排风扇在屋顶低沉地轰鸣,与窗外城市的喧嚣隔绝开来。工作台上,整齐排列着一种叫“灯工灯”的设备——像科幻电影里的装置,喷出幽蓝而集中的高温火焰。旁边是各种颜色的玻璃料棒,如同一捆捆彩色的魔法杖,静静地等待着被点燃。
(内心暗语:哇哦……这氛围,这设备,硬核又迷人!感觉踏进了一个不属于日常的、充满能量和可能的领域。)
指导老师是一位手上带着些许烫伤疤痕、眼神沉静的中年师傅。他首先进行了严格的安全培训:护目镜必须时刻佩戴,手部位置必须准确,如何观察玻璃的熔融状态,如何应对可能的炸裂……艾雅琳听得无比认真,仿佛在聆听某种神圣的入门仪式。
(内心暗语:安全第一条!这火焰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心怀敬畏。感觉像是武侠小说里,拜师学艺前先被叮嘱门规。)
理论讲解完毕,实战开始。今天的目标很简单:制作一颗最简单的小圆珠和一片叶子。她戴上厚重的防红外护目镜,世界瞬间变成了奇异的茶色。她拿起一根透明的玻璃料棒,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一端送入那束幽蓝火焰的外焰。
(内心暗语:开始了!心跳有点快……这火焰的温度,隔着半米都能感受到那股逼人的热浪。)
奇迹般地,坚硬的玻璃棒在高温下,开始慢慢变红、软化,顶端如同被唤醒的糖稀,开始融化、下垂,形成一个晶莹剔透的、颤巍巍的小液滴。
(内心暗语:天啊……它变软了!像融化的太妃糖,又像有生命的果冻!这种感觉太神奇了,坚硬与柔软的界限,就在这一千多度的火焰中被打破了!)
她按照指导,用另一根金属棒(称为“拉杆”)去接触、缠绕那团熔融的玻璃,然后慢慢拉出,试图形成一个圆珠。然而,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拉出的玻璃不是歪了,就是厚薄不均,甚至有一次因为旋转不均匀,玻璃直接滴落了下去。
(内心暗语:哎呀!又失败了!看着简单,做起来怎么这么难!感觉手不是自己的了,完全不听使唤。这玩意儿比针线难驾驭多了!)
老师在一旁看着,并没有过多插手,只是适时地提醒:“放松手腕,感受玻璃的温度和流动性,它不是你的对手,是你的伙伴。”“旋转,要匀速,像这样……”
艾雅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焦躁的心情。她再次拿起一根新的料棒,投入火焰中。这一次,她不再试图去“控制”它,而是尝试去“感受”它。她仔细观察玻璃在火焰中颜色的变化,感受它从坚硬到柔软,再到即将流淌的那个临界点。
(内心暗语:静下心来……对,就是这样,慢一点,感受它的呼吸……好像,有点感觉了?)
当她第三次尝试时,奇迹发生了。那团橙红色的熔融玻璃,在她匀速的旋转和轻柔的牵引下,乖乖地形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小圆球!她迅速将其移开火焰,放入一旁的退火窑中,让其缓慢冷却,以消除内部应力。
(内心暗语:成功了!一个圆滚滚、亮晶晶的小珠子!虽然表面可能还不够光滑,但它是我做的第一颗玻璃珠!成就感瞬间爆棚,比做完一件娃衣还激动!)
初战告捷,她信心大增,开始尝试制作一片小叶子。这需要更高的技巧:先做出一个基础形状,然后用镊子在熔融状态下快速夹出叶脉的纹理。
她选择了一根翠绿色的玻璃料棒。加热,塑形,一切都还算顺利。但当她用预热过的镊子去夹取叶脉时,动作还是慢了一拍,力度也没掌握好,那片刚刚成形的“叶子”瞬间扭曲变形,成了一团抽象的绿色疙瘩。
(内心暗语:呃……这片叶子怕是经历了龙卷风。失败是成功之母,看来这位‘母亲’今天打算在我这儿长住了。)
她没有气馁,反而被激起了斗志。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调整火焰的大小,把握镊子的温度和力度,预判玻璃的收缩……工作室里很热,额头上沁出了汗珠,护目镜也起了一层薄雾,但她浑然不觉。
终于,在不知第几次尝试后,一片轮廓清晰、带着几道自然叶脉纹理的翠绿色玻璃叶子,在她指尖的镊子下诞生了!虽然边缘还不够圆润,叶脉也略显生硬,但它确确实实是一片叶子了!
(内心暗语:出来了!我的第一片玻璃叶子!虽然是个‘菜鸟级’作品,但在我眼里,它比任何翡翠都珍贵!)
课程结束时,她拿着那颗小圆珠和那片小叶子——它们已经退火完毕,触手温润,颜色透亮——像捧着稀世珍宝。虽然身体疲惫,手臂因为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而有些酸软,但内心却被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满足感充斥着。
(内心暗语:太酷了!这种直接与高温、与流动的材料对话的感觉,太原始,太直接,太有力量了!和布艺、微缩模型的细腻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她知道,这只是踏入灯工玻璃世界最微小的一步,前方还有无数复杂的造型、色彩混合、内部包裹等高级技巧等待探索。但这次“初体验”,已经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充满光与热、创造与偶然性的大门。
(内心暗语:看来,我的技能树上,又要分出一个闪闪发光的玻璃枝桠了!回家得好好研究一下,下次来,一定要做个更复杂的!)
她走出工作室,冬日下午的清冷空气扑面而来,与室内的高温形成鲜明对比。她回头望了一眼那扇充满魔力的门,脸上带着被火焰洗礼过的、满足而憧憬的笑容。一个新的热爱,已然在她心中,点燃了不灭的初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