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周书记的认可,苏正正式成为县委常委!
县委大院的梧桐树,叶片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发亮,投下浓密的树荫。苏正的车停在院子外,他没有直接开进去,而是选择步行。
从大门口到主办公楼不过短短两百米,这条路他走过无数次,但今天,感觉却全然不同。
站岗的武警看到他,原本笔直的身姿下意识地又挺拔了几分,眼神交汇时,敬礼的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敬畏。不再是之前那种对年轻领导的客气,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甚至……是一种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敬畏。
走在楼前的甬道上,几个从楼里出来的干部正低声交谈着什么,看到苏正,他们的声音戛然而止。其中一个,苏正有些印象,是组织部的一个副科长,平日里眼高于顶。此刻,他却主动停下脚步,脸上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冲着苏正点了点头。
那笑容里,三分讨好,三分试探,还有四分是无法掩饰的惊疑。
苏正平静地回以点头,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他能感觉到,那些目光像黏在他背上的胶水,直到他走进办公楼的大门才被隔断。
整个县委大院,似乎都笼罩在一股奇特的气氛里。那场由“贫困”引发的自首狂潮,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清源县的官场。风暴过后,一切看似恢复了平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混杂着恐惧与好奇的味道。
而他,苏正,就是这场风暴的风眼。
周炳坤的秘书小陈早已在电梯口等着,看到苏正,他快步迎了上来,态度比电话里还要恭敬。
“苏常委,书记在办公室等您。”
小陈的称呼,已经悄然从“苏主任”变成了“苏常委”。这一个字的变化,在机关里,不啻于一道惊雷。
周炳坤的办公室里,飘着一股浓郁的铁观音茶香。周炳坤没有坐在他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而是站在窗前,背着手,望着窗外县城的轮廓。他的身形不算高大,但此刻的背影,却透着一股渊渟岳峙的沉稳。
“来了,坐。”周炳坤没有回头,声音平静。
苏正没有坐,而是走过去,站在他身侧,顺着他的目光望出去。
“小苏,你看,”周炳坤伸手指了指远处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那是旧城改造的项目,之前因为钉子户的问题,停滞了快一年。现在,机器重新响起来了。”
他又指了指另一个方向,那里是城郊的几个村落。“还有那里,扶贫款项全部到位,新农舍的规划也启动了。老百姓的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苏正安静地听着。
周炳坤转过身,目光如炬,第一次如此直接、如此深入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他没有去看苏正的眼睛,而是看了一眼他胸口的衣袋,那里微微鼓起,正是钢笔的位置。
“这次扶贫领域的问题,八千万,”周炳坤伸出八个手指,语气沉重,“一个县,一个领域,就挖出了这么大一个脓疮。触目惊心啊!”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纪委的老李,干了一辈子纪检工作,他说,他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一群人,哭着喊着,攀比着谁贪得多,就为了能早点进去。荒唐,可笑,又可悲。”
周炳坤拉开椅子坐下,示意苏正也坐。他亲自提起茶壶,给苏正面前的空杯里斟满了茶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表情。
“我看了纪委的报告,也看了你提交的那份调查报告。”周炳坤的指节,在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是在敲打着某种节拍。“报告写得很好,很扎实,问题看得准。尤其是最后的批注……”
他停了下来,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
“‘建议让所有贫困户都‘享受’到这份‘脱贫’成果,让他们‘受’益无穷!’”周炳坤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孜孜不倦地走动。
苏正知道,这是真正的考验。他不能承认,也无法否认。
他端起茶杯,送到唇边,却没有喝,只是感受着那份烫意。“周书记,我只是把基层看到的问题,如实地写了出来。至于后面发生的事,我想,或许是那些人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天理难容的地步。”
天理难容。
好一个天理难容!
周炳坤在心里咀嚼着这四个字,看着苏正那张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的脸,心中那股探究的欲望,最终化作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不再追问。
有些事,弄得太明白,反而不好。他只需要知道,苏正这柄“利剑”,用好了,能为清源县斩开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这就够了。
“你说的对,是天理难容。”周炳坤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像是做出了某种决定。“所以,我们需要一把更锋利的刀,一个能打破常规的人,去整顿吏治,去为百姓做事。”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双肘撑在桌面上,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正。
“前天的常委会上,我提了一个动议。”
苏正的心跳,漏了一拍。
“我提议,增补你为县委常委,并接任县委办公室主任一职。”
尽管心里早有预感,但当这句话从周炳坤口中清晰地说出来时,苏正的内心依然掀起了巨浪。
县委常委!
这意味着,他将正式从一个被领导的执行者,转变为领导层的一员,进入清源县权力的核心决策圈。而县委办公室主任,更是被称为县委书记的“大管家”,是连接上下的中枢神经。
二十五岁的县委常委,放眼整个市,乃至整个省,都闻所未闻。
“会上,有阻力。”周炳坤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别人的事。“有同志提出,你太年轻,资历不够。还有人说,你从一个乡镇临时工到县委常委,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这样的晋升速度,史无前例,容易引起非议。”
“我告诉他们,”周炳坤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党选拔干部,什么时候只看年龄和资历了?我只问他们一个问题,征地办的烂摊子,谁能解决?旧城改造的钉子户,谁能摆平?扶贫领域的贪腐黑洞,谁能捅开?”
“他们都沉默了。”
“我说,苏正能!既然他能,那这个位子,就该他来坐!我们清源县,现在需要的不是四平八稳的太平官,而是能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闯将!”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办公室里回荡着他话语的余音。
苏正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他能想象到,周炳坤在常委会上,是如何力排众议,为自己铺平了这条道路。这份信任,重如泰山。
“书记,我……”
“不用说感谢的话。”周炳坤摆了摆手,“我用你,不是因为私交,而是因为你能为清源县的百姓,办成事。这个位子,是给你施展拳脚的舞台,但也是一副更重的担子。县委办主任,看着是服务领导,实际上是协调全县。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县委的脸面。以后,你要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局面,更棘手的人。”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窗前。
“原来的李主任,我已经安排他去政协担任副主席,级别提了半格,也算是有个不错的归宿。”周炳坤淡淡地说着,“明天,任命文件就会正式下发。小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吧。”
苏正站起身,郑重地说道:“请书记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不负您的信任。”
从周炳坤办公室出来,走廊里的光线有些刺眼。苏正微微眯了眯眼,才适应过来。
他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但胸口口袋里那支钢笔传来的温润触感,又无比真实地提醒着他,一切都是真的。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他的人生,从今天起,将踏上一条全新的轨道。
他沿着走廊往外走,路过一间挂着“县委办公室主任”牌子的办公室时,他的脚步下意识地放缓了。这间办公室,明天就将属于他。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压抑着的、焦躁的打电话的声音。
“……什么?去政协?老领导,这……这不是明升暗降吗?我做错了什么?”是李主任的声音,充满了不甘和错愕。
“……新主任?谁?这么快就定了?”
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些什么,李主任的声音沉默了片刻,随即带上了一丝难以置信的尖锐。
“苏……苏正?!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就在这时,门内的李主任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猛地一抬头,目光穿过门缝,与正站在门外的苏正,撞了个正着。
四目相对。
李主任脸上的震惊、愤怒、不甘,瞬间凝固。他的嘴巴还维持着打电话的口型,眼神却变得无比复杂。有被人当场撞破的尴尬,有对既成事实的无奈,有对这个年轻得过分的继任者的审视,更深处,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忌惮。
他握着电话的手,慢慢垂了下来。
苏正看着他,没有回避,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平静地收回目光,继续向前走去。
皮鞋踩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一步一步,不疾不徐,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清源县官场所有人的心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