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巳时,宁国公府正厅外车驾不绝,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等等的东家与管事身着体面绸缎,带着期待与疑虑,由仆从引着步入正厅。
陈阳已在厅内备好碧螺春与蜜饯,见众人到齐,便抬手请坐:“今日邀各位来,不绕虚礼,咱们直接入正题——我打算牵头建九处工坊,分别是火柴、食盐、卫生用品、钟表、蜡烛、香水、白糖及甜品、廉价美食食品厂,还有橡胶眼镜工坊。”
话音刚落,底下便有人轻叩桌案:“宁国公,这些工坊品类繁杂,您既提了,想必早有安排?”
陈阳点头,从案上取过一叠配方册推至桌中:“各位的疑问我先解,这些是所有工坊的产品配方与工艺流程,现在便给大家过目。至于工坊归属,我有几个建议——白糖及甜品工坊、橡胶眼镜工坊,我建议交给粤商。岭南诸府本就盛产甘蔗,交趾一带离你们又近,采买橡胶原料极便利,再合适不过。”
粤商那边几人对视一眼,微微颔首。陈阳又看向蜀商方向:“卫生用品工坊,我想请蜀商来操持。我的配方以竹子为主要原料,蜀地竹海连绵,取材方便,且咱们的制浆技术比传统造纸坊省木材、效率高,成本能压得更低。”
蜀商管事立刻拱手:“宁国公考虑周全,我们应下了!”
“还有钟表工坊与蜡烛工坊,”陈阳转向浙商与徽商,“浙商精通精巧技艺,徽商擅长渠道分销,你们联手来做,一则能保证钟表精度,二则蜡烛销路能铺得更广。食盐工坊浙商也可参与,你们靠海,煮盐、运盐都占着地利。”
说到此处,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晋商与闽商:“廉价美食食品厂,我建议晋商、闽商合力来做。食品厂的原料多是平价货,比如海鱼——若你们的商队、捕捞队运力不足,我可调战船协助捕捞,像鲸鱼这类大家伙,一条便能出数十石肉,简单用盐腌制就能做成肉干。但有一条,这食品厂不能赚大额利润,得让穷苦百姓买得起、吃得饱,这是我的底线。”
闽商东家起身问道:“海鱼捕捞后若腐坏怎么办?”陈阳笑着递过一本册子:“这里面有盐渍、风干的详细法子,保准能存上数月。”众人传阅配方册与管理制度,又低声商议半盏茶的功夫,各商帮皆无异议,纷纷应下工坊安排。
待众人安静下来,陈阳才谈及利益分配:“接下来谈分成,有三条规矩,第一条,皇家占三成,日后咱们所有工坊的产品,都能冠‘大明皇家’的名号,这背后的便利,不用我多解释;第二条,锦衣卫占一成,有他们在,你们运货过卡、应对官府盘削,都能一路顺畅;第三条,我个人只取一成,配方、管理制度,还有战船调遣的权限,都算在这一成里。”
他顿了顿,目光郑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各位务必遵守食品厂的定价规矩,让百姓得实惠。若日后发现有人在这上面做手脚,咱们的合作便到此为止,另外我还要追究。”
众人闻言,皆起身拱手:“宁国公深明大义,我等必定遵行!”一番商讨后,各商帮与陈阳当场敲定契约,按下手印,十处工坊的筹建事宜,就此定了下来。
粤商(独立负责): 白糖及甜品工坊和橡胶和眼镜工坊。
蜀商(独立负责):卫生用品工坊+造纸工坊。
晋商+闽商+浙商+徽商(四家合作负责):火柴工坊、香水工坊
晋商+闽商+浙商+徽商(四家合作负责):
平价食盐工坊(整合闽商沿海产盐资源、浙商制盐技术、晋商运输网络、徽商分销渠道,提升全链条效率)
浙商+徽商(合作负责):钟表工坊和蜡烛工坊
晋商+闽商+浙商+粤商+徽商(五家合作负责\/分摊股份):
廉价美食食品厂(因盈利性较弱,共同分摊成本与运营压力,依托五家商帮的原料、运输、分销资源保障基础供应
各商帮(独立或自主多建):
玻璃制品工坊(规则:1每家商帮可单独建立,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多建;2需严格做好账本与利润记录,确保合规;3(若被查到存在不规矩操作,将给予取消玻璃制品工坊运营资格的处罚,同时罚没其所有家产))
监督执行机制:
第一监督方:陈阳府中管家,负责派遣专属管事,对上述所有工坊的日常运营、账本记录、股份分配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不参与管理。
第二监督方:锦衣卫指挥使赵武,负责派遣锦衣卫人员,对工坊合规性(尤其针对玻璃制品工坊的违规风险、廉价美食食品厂的成本分摊等)进行专项核查,强化监督力度。
监督核心目标:保障各商帮利润分配公平,杜绝账本造假、违规运营等问题,维护所有工坊的正常秩序与合作信任。
次日朝会结束后,陈阳立刻捧着工坊事宜的册页前往御书房,面见皇帝朱祁钰与太上皇朱祁镇。
他躬身行礼后,将册页奉上,随后详细汇报了10个工坊的各项安排,包括各商帮负责的工坊、股份分配及监督机制。
朱祁钰与朱祁镇听完汇报,二人皆面露满意,对陈阳说道:“爱卿办事能力出众,我等极为信任,这些工坊的事,便全交由你负责。”
汇报完工坊事宜,三人闲聊时,朱祁钰与朱祁镇反倒向陈阳抱怨起来:“都怪你出的主意!虽说景安纺织厂好,让不少女工挣钱养家、百姓有饭吃,但我俩的日子可难了——皇后、太后,还有后宫各宫娘娘,连各勋贵家的夫人们,天天忙得不着家。现在不光我俩对你不满,连那些勋贵都对你意见大得很!”
陈阳听了笑着回道:“给这些夫人们找些事做,省得她们在后宅里不是争这个就是斗那个,把家宅闹得鸡飞狗跳。陛下和太上皇再想想,如今后宫是不是安静多了?二位也不用再为这些事忧心了吧?”
朱祁钰与朱祁镇对视一眼,忍不住对陈阳笑骂几句,这段闲谈便就此打住。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十一月末。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建,各大工坊先后建成,部分工坊的产品已开始上市销售。
这些产品不仅价格低廉,质量还高,一经推出便引爆市场,深受百姓青睐。眼下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根本供不应求。各大商行的管事与东家见状,纷纷商议后决定:即刻着手扩建工坊,以满足市场需求。
景安纺织厂这段时间产出大量纺织品,一经销售便反响热烈。皇后、汪皇后、钱太后,后宫各位娘娘,还有各勋贵家的夫人们,虽说忙得脚不沾地,可看着实实在在的成果,个个又喜又自豪,满心都是扩大规模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满是雄心壮志。
这时,宁国公府的秀秀夫人却出声拦住众人:“咱们的产品才上市三个多月,眼下刚有起色,不妨再等等。如今快到年底,天寒地冻的,实在不适宜扩建工坊。要是明年销量还能持续火爆,开春再动工也不迟。”
夫人们听了觉得有理,便暂时歇了扩建的心思,转而纷纷聊起明年开春后扩建工坊的各项事宜。
闲聊时,秀秀夫人忍不住向众人抱怨:“你们回去可得好好管管自家男人!最近各家老爷天天跟我夫君念叨,说你们都出来做事了,家里连个管家的人都没有,想见你们一面都难。”
一群夫人听了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大家又纷纷表态,回去定要“修理”自家男人,绝不让他们在自己出来做事这件事上再指手画脚。
闲聊间,秀秀话锋一转,神情凝重起来:“各位姐姐妹妹,这段时间咱们厂女工被家暴、受夫家欺负的事,你们该也有所耳闻。好在有咱们给她们撑腰,还有锦衣卫校尉帮忙,这类事才少了些。可你们想想,整个大明还有多少姐妹正受着委屈,申冤无门只能默默忍受啊!”
这话一出,汪皇后、钱太后及后宫娘娘、勋贵夫人们都纷纷点头,连声感叹这类现象太多,随即又齐齐看向秀秀:“你既提了这事,定是有解决办法了,莫不是你家那位又给你出了主意?”
秀秀眼中一亮,笑着点头:“还真被你们说中了!我求了夫君好一阵,他才帮着想了些法子。”说着便从袖中掏出几张纸,“这是他拟定的《妇幼保护协会章程》,里面写了协会的架构——设一名会长、两名副会长,一名理事长、两名副理事长,还有会员理事若干;也讲了协会该怎么运行,各岗位的职责划分,以及如何保护妇女儿童、帮她们解决困难。”
随后,秀秀细细讲解了章程里的规章制度、责任分工,还有协会能为妇女儿童提供的具体保护措施。众人听后纷纷讨论起来,最后一致决定,就依照这份章程,把妇幼保护协会办起来。
次日,汪皇后、钱太后、后宫娘娘及各家勋贵夫人,竟一股脑涌到陈阳的监管监督行台衙门,围着他吵着要尽快建起妇幼保护协会。
陈阳被这阵仗吵得头晕眼花,连忙告饶:“各位姐姐,我保证三天之内把这事办好,求你们先饶了我吧!”众人见他这般模样,顿时哄堂大笑,这才尽兴离开。
接下来三天,陈阳火速在外城寻到一座闲置的三层酒楼。这酒楼先前做餐饮生意,后来因些不便言说的特殊缘由关了门,如今正好空置。他当即买下酒楼,连夜重新装饰,还立起了“大明皇家妇幼保护协会”的牌子。
等把协会事宜悉数交给汪皇后,陈阳一刻也不敢多留,立马“跑路”——实在是怕了这群行动力极强的夫人们。
虽决定把协会交给汪皇后便“跑路”,但陈阳仍仔细做了安排:他调派自己手下的校尉驻守协会,负责日常巡查;又特意叫来负责此地的锦衣卫百户,严肃叮嘱:“协会里各位的身份你该清楚,不用我多言——她们但凡出一点事,你们所有人的脑袋都保不住!”
见百户等人连连保证,陈阳又放缓语气:“大家辛苦,我心里有数。每月月底,你们直接去我府中领取银钱补偿便是。”安排妥当后,他这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