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陈阳前往空军学校,刚到门口就见到了空军负责人张墨林——李启云与周修远因正在授课未能到场。
张墨林带着校领导班子上前迎接,一边陪陈阳参观校园,一边详细介绍学员情况:“目前在校学员共800人,分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三个方向培养,理论与实操课程各占一半,毕业考核通过率达90%。”陈阳听后频频点头,对办学成果十分满意。
随后众人进入会议室开会,陈阳开门见山:“你们接下来的担子会非常重。欧洲战场的战报你们应该都看过,从现在的局势就能看出,未来战场中,空军必将成为核心主力之一——我不否认陆军、海军的重要性,但如果拿不到制空权,我们的地面部队、海军舰队都会暴露在敌人的空中打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他话锋一转,公布了长远计划:“我要求未来十年内,我们的空军飞行员总量至少达到2万人以上。上午我刚去过飞机制造基地,已经让他们全力扩张产能;未来三省要建6个大型机场,加上国内其他省份的需求——就算每省按200架飞机算,需要的飞行员数量也极为庞大。这2万人,还只是最保守的估算。”
陈阳看着众人凝重的表情,补充道:“这些飞行员都是我们的宝贝,是未来空军的种子。所以,诸君身上的责任,比任何人都重。”
在场的校领导与教官们立刻起身表态:“请大帅放心!我们定当全力培养学员,为壮大空军、夺取制空权,为祖国的空防事业拼尽全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次日,陈阳前往三省各大军工厂视察,从齐齐哈尔的主厂到蒙古的分支工厂,逐一查看武器生产情况:手枪方面,已量产基于后世“勃朗宁m1911”改进的半自动手枪,射程与装弹量均优于同期武器;步枪则以“毛瑟98k”为基础,优化了枪管材质,适配新型尖头弹,精准度大幅提升;机关枪除了马克沁重机枪,还仿制出后世的“捷克式轻机枪”,轻便易携,适合步兵班组作战;加特林机枪也完成改良,射速提升至每分钟600发,主要用于阵地防御。
火炮生产线同样成果显着: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实现标准化生产,可快速拆解运输,适配东北复杂地形;甚至还造出了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射程达12公里,能提供强效火力支援。
视察中,军工部门的几位负责人向陈阳汇报:“目前上海、天津的几大洋行买办,已从我们这里订购了大批军火——光是步枪就订了5万支,机枪300挺,还有20门75毫米山炮,货款已预付一半。”说着,他们递上详细单据。
陈阳看着单据,满意点头:“他们愿意买,就说明我们的军火在性能、价格上都有优势,能打能卖,这才是好东西。”随后,他看向在场工人与技术人员,高声说道:“你们日夜赶工,辛苦都看在眼里,三省百姓也记在心里。今年年底,所有人奖金三倍,研发人员五倍!”
众人深知陈阳不喜“大帅万岁”的称呼,当即齐声高喊“人民万岁!”,声音洪亮,回荡在厂区内。
下午,陈阳出现在民政系统会议上,面对所有民政官员,开门见山说道:“现在快到年底,有件事要提前准备——从明年年初开始,三省境内绝不允许再出现任何地主!他们手上的土地必须全部由政府收购,这是强制政策,不卖也得卖。我允许他们办厂、开企业、搞公司,但绝不能再靠土地剥削百姓,所有收购的土地都会分给无地农民,必须让每个百姓有地种、有饭吃。”
话音刚落,官员们的脸色顿时放松——这几年三省工商业发展迅猛,多数商人、地主早已转向办厂兴业,对“地主”身份本就没了执念,这件事推行起来必然轻松。
陈阳见状,继续宣布后续政策,语气愈发严肃:
1. 废除陋习:童养媳、裹脚、等郎妹等封建陋习,一律禁止!只要在三省境内发现一例,直接追究对应部门的失责之罪。
2. 严惩家暴:此前只是倡议,现在改为强制规定——夫妻间小打小闹不干涉,但凡是把人打得伤痕累累、危及生命的家暴行为,一律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3. 肃清土匪:给大家一年时间,到明年年底,三省境内绝不能有任何土匪存在!不管是“好匪”还是“坏匪”,只要敢作恶,直接枪毙,不用上报。
4. 推行教育:明年年初正式实行五年免费义务教育,预计五年后将初中纳入免费教育体系。教育部门的主官们,你们身上的担子最重,必须把这件事落实好。
5. 保障女童入学:不要求绝对的男女平等,但所有适龄女童必须和男童一样入学读书,绝不允许出现“重男轻女”不让女童上学的情况。
6. 打击拐卖:青楼妓院暂时不禁止,避免引发混乱,但绝不允许出现拐卖妇女的现象!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抓到拐卖妇女者,一律判处阉割重刑,以儆效尤。
所有官员连忙起身应诺,表示会全力落实。随后,众人围绕这些政策的具体法条、执行细节,以及商业扶持、医疗资源分配等民政事务展开讨论。
直到会议临近结束,陈阳又补充一条:“关于医学院建设,明年下半年,必须在三省范围内建成6所医学院,分别位于黑龙江2所、滨海2所、蒙古2所,专门培养基层医护人员,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这件事由民政部门牵头,教育部门配合,务必按时完成。”
众人立刻齐声答应,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当场保证会全力推进医学院建设与教育政策落地。
陈阳突然想起一事,话锋转向治安领域:“还有警察部队的问题——目前队伍里有不少不合格人员,明年半年内必须全部清退!缺额的人手,从部队退伍士兵里调一批补充,保证警察队伍的素质与战斗力。”
他话锋一沉,语气变得格外严厉:“另外,三省境内绝对不允许出现大烟!我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其他小事上或许能睁只眼闭只眼,但大烟事关百姓健康与国家根基,绝无商量余地!但凡有人敢私藏、贩卖大烟,哪怕只出现一粒,都按‘抄家灭族’的重罪处理!一经发现,必须严查到底、从严打击,绝不姑息!”
说完,陈阳宣布散会。在场官员纷纷起身,再次向陈阳保证:“请大帅放心!我们一定严格落实所有政策,绝不打折扣!”随后便匆匆离开,着手推进各项事务。
时间进入腊月,陈阳带着未婚妻于凤至,一同前往三省各地视察慰问底层百姓,实地查看大家的生活状况。
两人一路走村入户,从黑龙江的村落查到蒙古的牧场,连续视察了20天。他们发现,即便家境最贫困的人家,也能吃到于凤至食品厂生产的物美价廉的食品;对于实在困难的家庭,政府还会每月发放补贴粮,确保没人会因饥饿受苦。整体情况让陈阳十分满意,虽有个别小瑕疵,但完全不影响大局,他相信后续会越来越好。
在三省视察的20天里,陈阳与于凤至自然没落下滨海省——从外兴安岭脚下的伐木村落,到乌苏里江畔的渔乡,再到海参崴周边的农垦区,每一处都留下了两人的足迹。
滨海省靠江沿海,百姓多以捕鱼、垦荒为生。两人在江边渔村看到,政府不仅给渔民配发了新的渔船与渔网,还在每个港口建了渔获收购点,避免渔民被中间商压价;垦荒区的农户则分到了足量的耐寒麦种,地头还立着农技员的联络牌,有问题能随时找人解决。
最让两人欣慰的是,滨海省的边境村落里,即便冬季严寒,每户人家也都领到了政府发放的棉衣与煤炭,孩子们穿着厚实的棉袄,在村里的学堂里读书,朗朗书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于凤至看着渔民脸上的笑容,轻声对陈阳说:“原来滨海省的百姓过得这么安稳,之前还总担心这边靠边境,又冷,大家日子会不好过。”陈阳笑着点头:“边境安稳,百姓才能踏实过日子,这也是我们守着这里的意义。”
这一路,于凤至也格外高兴——如今出门在外,百姓们都恭敬地喊她“大帅夫人”,让她心里满是欢喜。走着走着,她忍不住想起明年就要和陈阳成亲,脸颊顿时泛起羞涩,嘴角的笑意却藏都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