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骁在医疗中心的生活规律而平静,仿佛与外界的惊涛骇浪彻底隔绝。每日的流程固定不变:精准到分钟的检查、成分复杂的营养液静脉滴注、针对性的物理康复训练,以及必不可少的、由不同专家轮番进行的心理评估和问询。病房的门大部分时间紧闭,只有特定的医护人员可以进出,气氛安静得近乎压抑。
他的身体在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肋骨的裂痕在先进的生物黏合技术和自身强大的代谢能力下,已基本感觉不到疼痛,只剩下轻微的酸胀感。左腿的贯穿伤伤口愈合良好,新生的肉芽组织覆盖了创面,虽然剧烈运动时还会隐隐作痛,但正常行走已无大碍。这种远超常理的恢复力,连负责他的主治医生都啧啧称奇,在病历上标注了“特例观察”,但并未深究,似乎对此类情况已有预案。
林骁乐得清静,正好利用这段难得的休整时间,一边配合治疗,一边默默梳理着脑海中繁杂的信息碎片,并尝试着与体内那依旧沉寂的系统进行极其微弱的沟通。系统的能量恢复依旧缓慢,如同即将干涸的溪流,进度条艰难地爬升到了3%,【基础自愈】是当前唯一能被动生效的微弱光环,聊胜于无。他隐约感觉到,系统的恢复似乎与某种“能量环境”有关,基地内部弥漫的、用于屏蔽探测和维持某些特殊设备运行的微弱能量场,似乎对系统有极其细微的滋养作用,但这感觉太过模糊,无法确认。
更多的时候,他是在思考。“观察者”、“先驱”、“夜莺”、“守夜人”、“星门”、“钥匙”…… 这些词汇如同破碎的拼图,在他脑中不断旋转、碰撞,试图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却始终缺少最关键的核心碎片。那个自杀的副局长背后是谁?“牧羊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观察者”自称的“准则”又是什么?萨赫兰沙漠那个小型化的“星门”装置,最终命运如何?
谜团层层叠叠,而他和他的战友,不过是刚刚掀开了冰山一角。
期间,赵二柱(“墓碑”)拄着拐杖来看过他一次。这汉子腿上的钢板还没拆,脸色也有些苍白,但精神头很足,骂骂咧咧地抱怨病房的伙食太清淡,又眉飞色舞地吹嘘自己当时那几枪如何精准,干掉了多少“先驱”的杂碎。他绝口不提韩笑的伤势和林骁最后那诡异的能量爆发,只是用力拍了拍林骁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种经历过生死、无需言说的默契和信任。
关于韩笑,得到的消息依旧不容乐观。虽然生命体征靠设备和药物维持住了,但深度昏迷,脑部有缺氧损伤,能否醒来还是未知数。山猫和其他几名失踪队员的遗体,经过dNA比对已确认身份,基地安排了简单的悼念仪式,林骁因隔离规定未能参加,只能在病房里默默敬了一个漫长的军礼。牺牲,是这条路上必须直面的残酷。
一周后,林骁接到了可以有限度活动的通知。他在一名医护兵的陪同下,第一次走出了病房区域。基地内部比他想象的更加庞大和复杂,通道纵横交错,随处可见需要高级权限验证的气密门和全副武装、面无表情的巡逻哨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低调而高效的紧张感,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仿佛在应对着什么迫在眉睫的大事。
他被允许在指定的生活区和康复中心活动。在这里,他见到了更多穿着不同军种和部门制服的人员,但彼此之间很少交流,眼神交汇时也带着审视和距离感。他看到了几个同样在接受康复训练、身上带着明显伤疤、眼神锐利如鹰隼的军人,从他们标准的战术动作和偶尔流露出的杀气判断,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这些人,或许就是未来“夜鹰”小组的成员?
这天下午,林骁正在康复室进行器械训练,周铁军和王主任一同找到了他。
“恢复得不错。”周铁军打量了一下林骁的气色,点了点头,“有个会议,需要你参加。”
林骁心中一动,知道重头戏来了。他默默跟上两人,穿过几条戒备更加森严的通道,最终进入一间没有任何窗户、墙壁是深灰色吸音材料、中间摆放着环形会议桌的简报室。
简报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除了周铁军和王主任,还有之前见过的李教授、孙博士,另外几名是生面孔,有穿着将军常服、不怒自威的老者,有气质精干、眼神如鹰隼的情报官员,还有两位穿着白色研究院制服、年纪颇大的学者。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林骁进入的瞬间,聚焦到了他身上。压力无形,却重若千钧。
“林骁同志,请坐。”居中那位老者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骁依言在末尾的空位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会议没有寒暄,直接进入正题。一位情报官员首先用全息投影展示了最新的情报汇总:关于“先驱”pmc在全球异常活动的报告;关于几个古老神秘结社近期资金流动异常的分析;以及,最引人注目的——一组来自不同渠道、经过处理的模糊图像和能量读数,显示在全球数个偏远地区(包括极地、深海、原始雨林)监测到了与“星门”能量特征相似的、极其微弱的空间扰动信号,虽然转瞬即逝,但频率在缓慢增加。
“综合现有情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将军沉声道,“‘哭泣峡谷’和‘萨赫兰’事件绝非孤立。一个由跨国犯罪集团、神秘组织、以及可能存在的非国家技术实体构成的、意图不明的阴影网络正在全球活跃。他们的目标,极可能与所谓的‘星门’及‘钥匙’所代表的超前科技有关。其潜在威胁等级,已超越传统安全范畴。”
王主任接过话:“为此,最高统帅部决定,正式启动‘夜鹰’计划。‘夜鹰’小组,直属最高统帅部指挥,享有最高优先级情报和资源调配权限,任务是调查、评估、并在必要时消除一切与‘超常现象’及‘星门’技术相关的威胁,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稳定。”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林骁。
将军看着林骁,目光如炬:“林骁少尉,鉴于你在前期任务中的卓越表现、面对超常情况的冷静处置、以及……与关键物品(指‘钥匙’)的特殊契合度,经组织慎重研究决定,正式征召你加入‘夜鹰’小组,授衔上尉,担任突击分队队长。你,是否接受这项使命?”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任命正式下达时,林骁的心脏依旧剧烈地跳动起来。上尉!突击队长!直接对最高层负责!这意味着巨大的荣誉,也意味着无法想象的危险和责任。
他没有丝毫犹豫,站起身,挺直胸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清晰而坚定:“坚决服从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将军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从今天起,你的代号就是——‘锋刃’。”
锋刃!利刃之锋!这个名字,仿佛是一种宿命的延续,也是一种更高的期许。
“你的队员,将从全军顶尖的特战精英中选拔,赵二柱同志(代号‘墓碑’)也将编入你的分队。”周铁军补充道,“你们的第一阶段任务,是完成为期四周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强化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对未知能量场环境作战、识别与对抗精神影响、使用非制式高科技装备、以及……学习必要的超常现象学基础理论。”
理论?林骁微微一怔。
李教授适时开口,语气严肃:“林骁上尉,你们未来面对的敌人和现象,可能完全颠覆现有的物理认知和作战模式。了解你的对手,是战胜它的第一步。‘夜鹰’不仅需要最锋利的刀,也需要最清醒的头脑。”
会议又持续了一个小时,详细阐述了“夜鹰”小组的组织架构、行动准则、保密条例以及初步的训练大纲。林骁认真地听着,将每一个细节刻入脑海。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彻底改变。他不再只是一名普通的特种兵,而是即将踏入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崭新战场的“夜鹰”。
当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周铁军最后拍了拍林骁的肩膀,低声道:“小子,路是自己选的,也是时代推着你走的。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守住本心,你的背后,是国家。”
林骁重重点头。
走出简报室,看着通道尽头那扇需要多重验证的厚重合金门,林骁深吸了一口气。门后,是一个他完全陌生却又必须去征服的世界。
代号“夜鹰”,利刃“锋刃”。新的征途,开始了。